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歌声》教学设计及说课

《歌声》教学设计及说课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材依据:

  《歌声》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设计思想:

  《歌声》记叙了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触礁沉没,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挣扎。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海里一边挣扎一边唱歌,她的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也引来了救生船,最终救人又救己的感人故事。这篇课文含义深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考虑到孩子心理感悟能力不足的特点,我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是在上节课读文识字的基础上,从关键句子入手,从关键字词入手,利用多媒体,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品读,并于读中悟情、悟中表情,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解小姑娘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联系实际、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小女孩的英雄品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诵读体会,感受小姑娘用歌声给大家带来的勇气和力量以及获救者们对小姑娘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1、用多种形式理解词语,积累句子。

  2、通过朗读,感悟小姑娘遇险时的坚强和用歌声传递力量的巧妙办法。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感受歌声给人们带来的求生力量,坚持到底的意志,对求生的勇气。

  教学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

  2、教学课件

  视频片段:诺曼底号遇难记

  ppt幻灯片

  配乐:海浪声    钢琴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

  师:为什么呢?

  2、学生谈听歌的感受。(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给学生表达的信心。)

  过渡:歌声的作用可真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歌声》这个感人的故事,一起感受歌声的魅力。

  3、板书课题:歌声(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过渡:同学们,那是1920年的一个夜晚,黑暗中,海风呼啸,一艘巨大的游轮在大海中行驶着,船舱里人们在尽情欢笑。突然,船身剧烈摇晃起来,船渐渐下沉,落水的人在冰冷刺骨的海面上拼命挣扎。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危急的时刻,仔细看,认真听,用心想,假如你也坐在这艘轮船上,你会怎样呢?(视屏播放海难)

  2、学生说观看后的真切感受。(无论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话,只要表达得准确都可以,都要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深入理解、用心体会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船上的马金纳叔叔当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ppt课件展示)

  1、自由朗读,用心体会。

  2、教师引领学生说马金纳叔叔的表现。

  马金纳叔叔当时       (教师做使劲游泳的动作提示学生),他已经        (教师手指ppt课件上马金纳叔叔双眼紧闭的神情提示学生)。

  3、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拼命挣扎   筋疲力尽   绝望

  a、同学们,你们什么时候拼命挣扎过呢?(勾起学生对生活实际的回忆,理解“拼命挣扎”。)

  b、你们有过筋疲力尽的感受吗?(对说得好的同学掌声鼓励。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加以引导。)

  c、教师引领学生理解“绝望”

  师:正因为这样,马金纳叔叔绝望了,他认为没有活下来的    了。(引领学生说出希望,从而理解绝望。)

  4、指导朗读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出马金纳叔叔的绝望,好吗?(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激励性评价。)

  5、体会小姑娘的表现

  过渡:此时此刻,所有的遇难者都面临着这些困难,大多数人都像马金纳一样开始绝望了。然而有一位不满十岁的小姑娘却没有绝望,她乐观地面对茫茫大海、面对黑暗、面对寒冷、面对一切困难,她在干什么呢?(唱歌)

  a、她是怎样地唱歌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同桌互相读一读。

  b、读中感悟(ppt课件展示)

  同学们和老师找的一样吗?谁能伴着这海浪声把这句话读得抑扬顿挫?(播放配乐《海浪声》)

  (先请一位积极举手的同学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对既指出优点又能指出缺点的同学郑重地提出表扬,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并让该同学克服掉第一个同学的缺点来读这句话,再让学生评价,指导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c、现在老师要做个采访活动,谁有精神,老师就采访他。(适时组织教学)

  你游泳时被水呛了是什么感觉?(为理解小姑娘要做到“一次又一次、冒、抹一抹、又唱”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做好铺垫。)

  d、那么,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被海水呛着,她却坚持唱歌,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6、马金纳叔叔听到这断断续续的歌声后,有什么变化呢?(ppt课件展示)

  a、齐读重点句。

  b、你觉得还有哪个词可以代替“顿时”呢?(用近义词替换的方式理解“顿时”。)

  四、想象说话,感悟歌声

  过渡:同学们,当时很多落难的人像马金纳叔叔一样,听到歌声后朝着小姑娘聚拢过来了。想一想,落难的人们听到歌声会想些什么?四人一个小组讨论,记住,认真听别人的意见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开始吧!

  1、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代表发言。(对说得好的组给予掌声鼓励。)

  3、由此可见,小姑娘的歌声带给落难的人们是什么呢?(板书勇气、力量)

  4、小姑娘顽强地唱着,后来她的歌声也给人们带来了          ,人们因此得救了。大家从内心感谢小姑娘,是她,是她的歌声救了大家。

  五、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过渡:如果没有歌声,这些落难的人就会被大海无情地吞没,他们将失去宝贵的生命。也就是说,是小姑娘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此时此刻,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1、学生慷慨陈词。(教师板书小英雄)

  过渡:同学们的嘴巴真巧,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伴着这优美的歌声,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好吗?(播放配乐《钢琴曲》)

  2、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3、你还知道哪些小英雄呢?

  4、同学们,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瞧,这些小英雄!(ppt课件展示小英雄图片及简介)

  5、全课总结

  看着同学们惊讶、羡慕、钦佩的神情,老师想说:聪明、勇敢、热情的你们也会成为受人崇拜的小英雄的,老师相信你们!

  六、作业(ppt课件展示)

  希望同学们在故事中学英雄,在学习生活中做英雄。好了,今天我们就学到这,乐到这。

  教学反思: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所以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互动交往的形式,促进教学相长,促进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我在教学《歌声》这一课时,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从许多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设了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课前谈话时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又一次来到多媒体教室和大家分享学习的快乐,高兴吗?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基调。

  二、巧妙地引导点拨,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想说、有话可说、说得得体。比如,当看完海难,学生说出了:害怕、恐怖、可怕、紧张、惊恐等感受;还说出了我会抓住漂浮的物体,我会拼命游等办法。我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拼命挣扎”、“筋疲力尽”时,我问:“你们什么时候拼命挣扎过?”学生举手很积极,有个学生说:“有一次,叔叔抓住我不放,我拼命挣扎,最后终于挣脱了。”有个学生说:“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坏蛋被叔叔抓住时,他拼命挣扎想逃跑。”我问: “你们有过筋疲力尽的感受吗?”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我跑了很长的路时感到筋疲力尽。”有的说:“我干了很多事后会筋疲力尽。”还有一个写字慢的学生说:“我写完作业时感觉筋疲力尽。”等等。学生语言生动,表达准确。还有,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小姑娘在海浪的冲击中,坚强的忍受痛苦而唱歌,设计了问题:你游泳时,被水呛了是什么感觉?学生说出了:会咳嗽、鼻子很酸、很难受等。在感受了小姑娘的英雄形象,体会了小姑娘的优秀品质后,我提问:你想对小姑娘说些什么?学生情绪激昂,用丰富的语言赞美了小姑娘,并表示要向小姑娘学习,都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小英雄。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在其中已经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三、重视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我认为肯定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能给学生以充足的自信与鼓舞。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出采发言,我会用不同的语言称赞他们。比如说:你很聪明、你的知识真丰富、你很会想问题、你看的书真多、老师和你的想法一样、呀,你还知道孤立无援这个词,真了不起等等。尤其对于不常发言或者学习有进步的学生,我会郑重其事地表扬,并让全班同学给予他掌声鼓励。

  四、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海难对于咱们北方的孩子来说相当陌生,学生很难想像落难人的危险处境。课上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海难,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了教学难点。在理解重点句时,课件展示句子,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深了记忆。在拓展延伸时,我利用课件展示小英雄图片,让学生和小英雄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给学生印象深刻,很好的深化了主题。

  当然,课堂中可能还有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变成孩子们的笑脸,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