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法规定了哪些节假日为法定节假日?

来源:尚车旅游网

法定节假日主要用于加班费的计算,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应发3倍工资,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如妇女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纪念日,按规定放假半天或一天。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应在工作日补假,而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则不补假。

法律分析

法定节假日主要用于加班费的计算:

1、全体公民放假节日为:

(一)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为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劳动节放假1天(为每年的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为每年的农历端午节当日);

(六)中秋节;中秋节放假1天(为农历的中秋节当日);

(七)国庆节;国庆节放假3天(为每年的10月1日、2日、3日)。

2、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妇女节为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则不补假。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安排工作的应发3倍工资。

拓展延伸

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及其权益保障

劳动法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是指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休息和放假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这些法定节假日的设立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使劳动者能够得到合理的休息和放松。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劳动者享有休假权利,雇主不得强制劳动者工作。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法定节假日工资的支付标准,雇主需要按照规定给予劳动者相应的节假日加班工资或休息工资。这样的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的经济权益,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

结语

法定节假日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而设立的,根据劳动法规定,全体公民放假期间应享有休假权利。如果假期适逢星期六、星期天,应在工作日补假。全体公民放假期间,工资应按照规定发放3倍。此外,劳动法还明确规定了法定节假日的支付标准,雇主需要给予劳动者相应的加班工资或休息工资。这样的规定旨在维护劳动者的经济权益,促进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