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双方无争议时,可自行协商损害赔偿;有争议时应迅速报警。交通警察可适用简易程序处理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可共同请求调解。交通警察应告知违法行为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并当场交付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双方已协商解决且通知交警队,可不再到现场处理。
法律分析
1.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应当及时赶赴现场,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交通警察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处理,并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3.交通警察按照简易程序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应当告知当事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
4.在交通警察没有到来之前当事人双方已经协商解决的,应当及时通知交通警察,告知双方车辆结果,通知他们不必再到现场处理。警察到现场了当时没有现场处理,通知双方到交警队处理的,以后双方又私人协商处理的,也可以通知公安机关,事故已经处理完毕就可以。
拓展延伸
交通事故报案后,交警如何调查和处理?
交通事故报案后,交警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展开调查和处理工作。首先,他们会到达现场,确保安全,并进行勘察。随后,交警会收集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车辆损坏情况、目击证人的陈述等。他们还会核实驾驶员的证件和保险信息。在调查过程中,交警可能会与相关当事人进行询问和记录口供。根据调查结果,交警会判断责任,并根据法律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如开具罚单、吊销驾驶证等。如果涉及严重伤害或死亡,交警还会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查。总之,交警的调查和处理旨在维护交通秩序和保障公共安全。
结语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通常包括现场勘察、证据收集和责任判断等环节。交警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查,并依法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积极配合交警的工作,并在事实无争议的情况下,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如果有争议,应及时报警寻求交警的调解和处理。交警的工作旨在保障交通安全,确保公正处理交通事故,并维护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询问案件侦办情况的,除依法不应当公开的内容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并做好记录。
第四十八条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已经为受害人垫付抢救费用或者丧葬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后及时书面告知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交通肇事逃逸驾驶人的有关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