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取保候审的释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取保候审的释放时间是什么时候?

来源:尚车旅游网

取保候审无具体天数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最长不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超过6个月。期间不得中断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者应及时解除,并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要几天放人,法律没有具体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在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后,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后,就可以放人。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释放时间如何确定?

取保候审的释放时间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首先,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具体释放时间会根据案件的复杂性、证据的收集和审查、法庭的安排等因素来决定。此外,法官还会考虑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逃跑风险以及对案件调查的影响等因素。如果案件进展顺利,相关证据充分,且被告人未构成逃跑风险或社会危险性较低,释放时间可能会提前。然而,如果案件复杂,证据不足或被告人存在逃跑风险,释放时间可能会延长。最终的释放决定由法庭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时间有一定限制。一般情况下,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具体的释放时间会受到案件复杂性、证据收集和审查、法庭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法庭还会考虑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和逃跑风险等因素。最终的释放决定将由法庭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具体情况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二节 取保候审 第八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