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词两首

词两首

来源:尚车旅游网

  学生视角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词与诗不同,但又韵味无穷,一定会引入去诵读、探究。

  难点   

  对于词中所描述的美景难以想象与描述。

  教师思考   

  《忆江南》是白居易怀念旧游的代表作。这首词开篇就感叹“江南好”,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渔歌子》描述了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学习这两首词,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同时,要用各种形式朗读,在诵读成背的基础上:多看画片、图像,给学生以想象的依据和空间,才能真正地领略词中的旖旎风光。

  重点   

  了解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设计特色

  自读自悟,想象创新。   

  信息资料

  师生查阅的有关白居易、张志和的资料以及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词。

  [教学要求]

  1。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对于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赞美、怀念之情。

  2。想象词中描写的意境,理解词的内容。    ·

  3.朗渎课文。背诵《忆江南》。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诗人对江南春日胜景的赞美,领悟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2.读诗词,想画面,丰富自己的想像力。

  3.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流程:

  一、背唐诗,初识词

  1.以赛诗会的形式,在3分钟之内背唐诗。

  2.再出示这首词,说说以往我们学过的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从形式上初步了解词,体会长短句与诗的不同。既带领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意境,又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词的兴趣。)

  3.介绍词和词牌。

  (1)先是由学生介绍“词”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2)教师给予补充。

  (激起学生对“词”学习的向往,感受“词”的魅力。尤其是宋词,引导学生进行诵读与学习。)

  二、初读《忆江南》

  1.出示这首词,教师范读。

  (教师用范读引导学生进入意境,打好感情基调。)

  2.学生读,对于学生的读法采取自由,可以加手势,加头的动作,可以背着手站起来读,更要大声地读。

  3.学生展示读。

  4.再读时要努力想象,眼前会是一幅怎样的画卷?

  (要求学生用现代汉语把古代艺术讲出来,讲时尽量强调,有感情地把浮现眼前的景色讲出来。)

  5.出示图像。

  展示江南水乡的风景,观看苏、杭的秀丽风景;让学生饱览江南春日胜景,充实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语言。

  三、再读《忆江南》

  1.带着情感朗读这首词,结合自己对江南春日胜景的想象,读出自己对江南的喜爱。   

  2.我们如此地看待心目中的江南,那么白居易出生在北方,曾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又怎能不回忆这美好的风景呢?想象自己;就是白居易,正在窗前回忆自己曾经依      恋的地方,回忆那江花和春水,大胆地体会着读。   

  (换位思考,会更形象,更直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展示读这首词。   

  4.尝试着背这首词。   

  四、借鉴《忆江南》   

  1.小组同学议一议,这首诗哪个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学生的回答要有个性,只要是自己的意见,直接说出来就要给予适度的评价。学生的想法只要是值得肯定,教师一定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发现。)   

  借鉴的地方很多:开篇就感叹“江南好”,好在何处,一言难尽。于是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抓住典型事物的特点,短短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这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所以水道渠成地反问结尾。   

  2.学生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3.总结。  

  五、课堂练习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背诵一首白.居易的诗。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  

  1.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诗人对西塞山边的景色热爱之情以及诗人自己的人生志趣。

  2.读诗词,想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词。

  教学流程 :    .

  一、导人新课

  背诵《忆江南》,引入古诗词意境。

  2.  出示《渔歌子》,介绍张志和。

  (对于本首词的作者要详细了解,更能体会诗的内在深意,继而为体会诗人的人生志趣铺垫。

  先给学生交流作者生评的时间,然后教师补充。这样才会使学生查找资料的愿望长久保持下去。)

  3.请学生板书课题,;

  (尽快导入  新课,激起学生读词的欲望。)

  二、学习新词

  1.准愿意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边看,边小声地读,把生字的读音读准。

  (这首词出现的生字较多,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准备,会增加展示读的信心。)

  2.读这首词。边读边思.这首词都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写的景物,为想象画面做准备。)

  3.白骘、桃花、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是一幅多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

  (发展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的之一,借助这些词汇所展示的画面,边想象边组织语言,用生动的现代语言描述西塞山边的美丽,既接受古代汉语的熏陶,又发展现代语言,一举两得。)

  4.有感情地读自己创作的小散文

  5.出示图像。   

  观看图像,结合自己的想象,引起共鸣。

  6.再次有感情地朗渎这首词。

  。  三、体会情感

  1.齐读《渔歌子》,说说如何理解“不须归”。

  指导学生理解不归哪儿,体会作者不回家,弃官隐居,一去不远的原因。指导学生结合张志和自称为“烟波钓徒”来理解。

  2.带着体会到的、作者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的情感,有感住地朗读这首词,能背下来更好。

  3.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背诵——首描写春天的诗词。

  五、  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张志和、白居易,请同学们查找白居易、张志和的诗词,并有感情地诵读,开一个古诗文朗读会,从朗读中赏析古诗词。

  板书    .   

  词  两  首

  江花   胜火

  >让人魂牵梦绕

  江水   如蓝

  白鹭  桃花  流水

  >让人流连忘返

  鳜鱼  斜风  细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