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及相关规定:医疗事故必须满足合法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存在主观过失、导致患者人身损害、与医疗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等条件。鉴定材料包括病历资料、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或患者承担,具体支付方根据是否属于医疗事故而定,费用标准由相关部门规定。
法律分析
一、进行医疗事故鉴定需要哪些条件
认定医疗事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
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
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法律规定的医疗事故鉴定材料有什么
医疗事故的鉴定材料如下:
1.住院患者的病程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2.住院患者的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病历资料原件;
3.抢救急危患者,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的病历资料原件;
4.封存保留的输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药物等实物,或者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对这些物品、实物作出的检验报告;
5.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的其他材料。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谁承担
医疗事故鉴定费由医疗机构或者患者承担。根据法律规定,事故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四条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收取鉴定费用。经鉴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处理申请的一方支付。鉴定费用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结语
医疗事故鉴定的条件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性、违反法律法规和规范、存在主观过失、患者人身损害后果以及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鉴定材料包括病历资料、医学影像检查资料、手术记录等。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或患者承担,根据法律规定,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不属于的由提出申请的一方支付。具体鉴定费用标准由相关部门规定。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章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九条 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