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庭暴力现象的特点

家庭暴力现象的特点

来源:尚车旅游网

家庭暴力的特征:隐蔽性、复杂性、持久性和故意性。施暴者和受害者有亲属关系,受害人往往不敢外扬,导致隐蔽性。原因、手段、危害程度各异,造成复杂性。受害者无力反抗、缺乏法律意识,使施暴者得以长时间施暴,具有持久性。一些施暴者出于财产占有或离婚目的,有意对另一方实施暴力,具有故意性。

法律分析

家庭暴力的特征是:

1、具有隐蔽性。从主体来看,家庭暴力行为发生在具有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施暴者和受害者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加之大多数受害人存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陈旧观念,导致了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2、具有复杂性。由于当今家庭状况不同,产生家庭暴力的原因、实施的手段、造成的危害程度及产生的后果也各不相同。因此,家庭暴力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3、具有持久性。往往受害者无力反抗或基于“面子”不想让他人知道或受陈旧观念的束缚或缺少法律意识不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无形中纵恿了家庭暴力的行为实施者更加为所欲为,对受害者长时间地施暴。

4、具有故意性。当前男性施暴者为强占财产或有第三者插足对对方实施暴力,逼其先提出离婚;有的双方或一方为下岗或无业人员,家庭生活拮据,男方难以承受生活上的压力,经常处于苦闷之中,稍有不顺便张嘴就骂,举手即打对方,发泄心中的苦闷,给对方的身心造成伤害。

拓展延伸

家庭暴力:揭示背后的恶劣行为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揭示了背后隐藏的恶劣行为。家庭暴力的特点包括身体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等。身体虐待是指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身体上的伤害,如打、踢、拳打脚踢等。心理虐待则是指施暴者通过言语、威胁、恐吓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精神上的伤害,如辱骂、恐吓、控制等。性虐待则是指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性侵犯或性虐待的行为。这些恶劣行为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伤害,导致他们长期处于恐惧、绝望和无助的状态中。揭示家庭暴力背后的恶劣行为,有助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家庭和谐与安全。

结语

家庭暴力的特征复杂而隐蔽,常由具有亲属关系的成员之间发生。受害者往往因陈旧观念而不愿曝光。家庭暴力的原因、手段、危害和后果各异,呈现出持久性。受害者无力反抗或缺乏法律意识,使施暴者肆意妄为。有些施暴者出于财产或第三者插足的目的,有些则因生活压力而发泄苦闷。家庭暴力需引起足够重视,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章家庭暴力的预防第九条各级应当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家庭关系指导、家庭暴力预防知识教育等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六章附则第三十本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