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如何追回欠款,包括预防措施、设定抵押或担保、合同约定仲裁和诉讼追债等方式。其中,预防措施是在借钱给别人之前预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设定抵押或担保可以增加保障;合同约定仲裁可以缩短追讨时间。在追债时可以当面追债,也可以书面通知,再不行可以诉讼追债。
法律分析
如果我们想要追回别人欠我们的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借钱给别人之前,要预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设定抵押或担保来增加我们的保障;在合同中约定发生纠纷时适用仲裁,以缩短追讨时间。在追债时可以当面追债,也可以书面通知,再不行可以诉讼追债。
一、防患于未然是最高境界
进入诉讼程序、用法律武器追债,是企业和个人不得已的选择,能够防患于未然才是规避追债风险的最高境界。首先是要对商业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实现对对方的执行能力进行调查。法官说。
发生经济联系前,了解对方企业的资信是最基本的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先调查对方的工商登记资料。在查工商登记资料时,有些工商局不仅提供简单的注册资料,有时还会提供该企业详细的年审及企业变更资料,这些资料是了解企业资信的重要渠道,只有结合这些资料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资信。
二、李代桃僵催款兵法——设定抵押与担保
李代桃僵催款兵法的巧妙即在于用债务人的担保或抵押财产来解决债务,抵押追债是债权人藉以催追债务的万全之策。
1、设定抵押权在实践中,设定抵押权的方式情形大致如下:
(1)在有关经济合同的主文中直接订有抵押条款。
(2)债权人与债务人或者第三人订立书机抵押合同或协议
(3)无需另订抵押协议或合同,而是将抵押的有关内容在原债权文书中写明。
(4)既无书面抵押合同或协议,也没将立抵押的情况载于原债权文书,只是在客观上形成了某种抵押事实。
2、行使对抵押物的占有权及其例外情形。
(1)根据抵押合同,由抵押权人行使对抵押物的占有权。
(2)根据抵押合同,抵押物由抵押人占有。
3、实现抵押权李代桃僵,在发生借贷关系时,事先设置担保或者用抵押物品代替债务,是追债公司应该采用的安全防范措施。俗话说,无商不奸。商场中尔虞我诈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皮包公司,绣花枕头外面光这一类的公司、企业也不在少数。因此,设置担保,预先留一手还是完全必要的。
三、缩减追债的时间——合同约定仲裁节约时间
立完案,法院查封对方财产后,企业应充分准备材料,积极应诉,使判决能尽可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只有证据充足,法院才能支持债权人的诉讼请求。诉讼阶段,按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一审一般是6个月,二审是3个月,两审终审。利用审限转移资产、拖延时间是债务人逃避债务的惯常手法。这对一些急于要钱的当事人来说是比较难受的。
面对法院时效上的问题,一些对现金流动要求比较高的当事人也可在最初签合同时与对方约定发生问题时通过仲裁解决,明确约定仲裁地点及仲裁庭,仲裁一裁生效便可以申请执行,不需要经过二审,如此,可满足时间快捷的要求。
四、普通追债方式
1、直接了解,当面追债
很多债务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问,导致对方也赖皮一样不还的。追债的第一步当然是要直接了解的问清楚,当面提出。这样一来可以让对方明确所欠债务,二来也表达自己的意向。
2、书面通知,避免姑息养奸
进入市场经济,发生经济纠纷在所难免,但一旦发生,就要果断出击。如果是因为欠债发生纠纷,必须态度坚决地采取法律行动解决,不要因为数额少,对方口头承诺而一拖再拖,中了对方的缓兵之计,等对方转移资产,再采取法律行动已是无济于事。很多货款纠纷案件,最终无法追回货款都是由于当事人姑息养奸造成的。
3、发律师函震慑债务人
到法院起诉前,向对方发律师函,给对方法律的震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法。
4、诉讼追债,起诉前申请冻结对方资产
到法院起诉,诉讼费由败诉一方承担,但原告要先垫付。法院判决胜诉后,有时由于欠债人没有可执行财产,可能会出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起诉时,就先采取诉前保全措施,申请法院快速查封、冻结欠债人的资产,也可以把这一点理解为将胜诉款项最终执行到位第一步。同时需注意的是,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必须在申请诉前保全15日内提起诉讼,否则诉前保全将无效。
5、注意执行时效
诉讼双方中有一方是个人的,在判决胜诉后的一年时间内申请强制执行是有效的,双方都是法人的,在判决胜诉后的半年时间内申请执行才是有效的。如果超过法定期限不申请执行,就丧失了强制执行申请权。两位法官都认为,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问题必须引起申请执行人的重视。记者了解到,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一律师在代理一经济纠纷案件胜诉后,从法院领回判决书,由于事情较多,忘了告诉当事人,也没有申请执行,等发现时已过了执行时效,无法申请执行,40多万的胜诉款无法追回。当事人一怒之下就把该律师告上法院。虽然这样的事不多,但作为教训也很值得债权人吸取。
6、注意事项
关于证据及财产线索的收集可以委托专业律师进行。
拓展延伸
诉讼时效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消灭的时间限制。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当事人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诉讼,将失去胜诉权。因此,为了避免诉讼时效,当事人应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以确保在时效期限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当事人还应该注意执行时效,确保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影响诉讼结果。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诉讼时效:
1. 在诉讼时效期限内提出诉讼,并及时申请强制执行。
2. 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强制执行,确保程序符合要求。
3. 如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存在过错,可以在起诉前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以防止对方当事人滥用诉讼时效。
总之,诉讼时效是当事人维护权益的重要期限。只有及时申请强制执行,注意执行时效,才能在诉讼时效期限内获得胜诉。
结语
追回欠款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在借钱给别人之前,我们需要预见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措施,如设定抵押或担保来增加我们的保障。在合同中约定发生纠纷时适用仲裁,可以缩短追讨时间。当面追债、书面通知和诉讼追债都是可以考虑的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了解对方企业的资信情况,以便更好地追回欠款。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