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不会被判刑。但如果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单位资金借贷给他人,涉嫌挪用资金罪,可能被判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2条,挪用数额较大且未归还超过三个月,或者进行营利活动、非法活动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挪用巨大数额或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和委派到非国有单位工作人员有类似行为的,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法律分析
民间借贷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不会被判刑,符合以下条件,可能会被判刑: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借贷给他人的,涉嫌挪用资金罪,移交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经侦查确实属于涉嫌挪用资金罪的,交由检察院,由检察院提起公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拓展延伸
民间借贷逾期未归还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逾期未归还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借贷逾期未归还属于民事纠纷范畴,需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但若借贷行为涉及欺诈、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判定是否构成犯罪需考虑借贷合同是否存在,逾期时间、金额大小、借贷目的等因素。同时,法律也规定了相关法定刑和量刑标准。因此,对于借贷逾期未归还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具体情况,建议当事人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处理建议。
结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逾期未归还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借贷逾期未归还属于民事纠纷,需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若涉及欺诈、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需考虑借贷合同、逾期时间、金额和借贷目的等因素。建议当事人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和处理建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民间借贷纠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