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西部探矿工程 2013年第6期 水泥一粉煤灰浆液试验及其在采空区注浆中的应用 曹晓毅 ,刘小平,武博强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7) 摘要:结合贵州黔桂天能煤焦化扩建项目采空区治理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对施工中所用水泥粉煤灰 浆液性能做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固比,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浆液的粘度、初终凝时间、结石率及结石体 强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施工合理的注浆浆液配比,为采空区注浆充填治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泥一粉煤灰浆液;采空区;注浆 中图分类号:TV53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O4—5716(2O13)O6一。004一O4 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为 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 工业废渣之一。据统计,1995年粉煤灰排放量达 l-25×10 t,2000年约为l_5×10 t,到2009年达到 3.75×10。t。因此,粉煤灰的充分再利用非常重要[1]。 黔桂天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130×10 t/a循环经 济型煤焦化扩建项目采空区治理工程,拟采用充填注浆 进行治理,通过注浆泵将浆液送至钻孔中,注入采空区 冒落带,利用水泥粉煤灰之间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形 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石体,阻止采空区变形。 本工程注浆量约为1.0×10 rn3。为了在施工中大 量利用黔桂发电责任公司电厂产生的粉煤灰,减少水泥 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满足设计文件中浆液可灌性、 结石率、初凝、终凝时间、抗压强度等要求,取得较好的 处治效果,对水泥一粉煤灰浆液进行了试验研究,所得 数据及规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1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品质性能 (1)粉煤灰。粉煤灰来自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 司电厂,试验中采用的是三级灰。相关参数如表1和表 2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粉煤灰细度略大于三级 灰标准(45 ),但由于此工程为充填注浆,对细度要求 较低,因此,电厂生产的三级灰可满足本工程需要。 表1粉煤灰的化学成分 表2粉煤灰的物理性能 表3水泥的物理性能 (2)水泥。水泥采用贵州黔桂三合水泥有限责任公 司生产的P.C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其物理力学性能 见表3。 浆液,固体材料中,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分别为1:9、 2:8、3:7、4:6、5:5。每一种配比下浆液配置过程均 2试验方案 2.1浆液配置 为先将粉煤的灰中注水,充分搅拌均匀,再投入水泥,边 投边搅,使水泥颗粒充分分散,粘裹在粉煤灰上,加速水 分别配置水固比1:1、1:1.1、1:1.2、1:l_3的 *收稿日期:2012-11—27修回日期:2012—12—03 第一作者简介:曹晓毅(1985一),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研究工作。 2013年第6期 西部探矿工程 5 化反应。试验中,采用NJ一160A小型搅拌机连续搅拌 不同水灰比、不同粉煤灰掺入量下浆液的试验结果 如表4所示。 3试验数据分析 3 ̄5min,直至浆液趋于胶体状态。 2.2试验数据 表4不同配合比下浆液物理力学性能 3.1粘度 水固比增大,初终凝时间延长。 3.3结石率 试验中,采用YT821漏斗式粘度计测试浆液粘度。 粘度反映了浆液的流动性,是采空区注浆中重要指标, 试验中,将一定配比浆液灌入1000mL量筒中,待 浆液沉淀稳定后,测得浆液结石率。结石率指标反映了 采空区的充填效果E 。从表3和图3可以看出,水固比 关系到施工的难易程度[2],决定着注浆压力及流量等参 数。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随 着粉煤灰掺人量的加大,粘度降低;粉煤灰掺人量相同 时,随着水固比增大,浆液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同 时,试验过程中发现,浆液的粘度随时间发生变化,随着 时间延长,浆液粘度增大明显。 3.2初终凝时间 浆液初终凝时间参考GB/T1346—2001水泥凝结 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粉煤灰掺人量的加大,结石率变大; 粉煤灰掺人量相同时,随着水固比增大,结石率增大。 3.4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 将浆液装入70.7mmX 70.7mm×70.7mm的试模 中,试件成型2d后脱模,置于标准养护室中养护,采用 压力机测试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从表3和图4可 以看出,水固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粉煤灰掺人量的加 时间,采用维卡仪测定浆液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施 工中,浆液既不能凝结太快也不能凝结太慢。凝结太 快,浆液的扩散半径无法保证;凝结太慢,浆液存在被地 下水或后续浆液冲开的危险,影响灌浆质量。从表3和 图2可以看出,水固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粉煤灰掺人 量的加大,初终凝时间延长;粉煤灰掺入量相同时,随着 大,抗压强度降低;粉煤灰掺人量相同时,随着水固比增 大,抗压强度降低。比较表3中相同水灰比相同粉煤灰 掺量下的7d和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以看出,粉煤灰 掺量大于8O9/6后,随着龄期增大,抗压强度增长较缓 慢,粉煤灰含量7O 之内,抗压强度增长明显。水泥一 6 西部探矿工程 2013年第6期 粉煤灰浆液的强度,早期由水泥硬化产生,后期主要是 火山灰中的SiO2 Al2 o3与水泥水化产生的Ca(OH)2 进行反应,而且随着时间增长,火山灰反应消耗掉多余 的水,浆体强度进一步增长。粉煤灰掺量过大时,水泥 水化作用产生的Ca(OH)z很少,粉煤灰活性得不到充 分发挥,所以后期抗压强度增长较小 引。 图1粘度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70%糊煤灰掺入量 8O%粉煤灰掺入量 90%粉煤灰掺入蚩 6o%粉煤灰掺入量 5o%粉爆灰掺人世 图2初凝时间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I】 一50%粉煤灰掺入量 2 一O一60%粉煤从撂入量 厘 曾 一0—70%粉煤灰掺入量 一瑚 O--8oo/ ̄灰掺入量 -D一9∞ 煤灰掺入量 图3终凝时间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4工程应用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粉煤灰掺量大于7O 时,结石体7d抗压强度均小于0.8MPa,粉煤灰掺量大 于8O 后,结石体抗压强度只有0.4MPa左右。同时, 结石体28d抗压强度在7O 9/6粉煤灰掺量下增长较快, 因此施工过程中,选择70 的粉煤灰掺人量。采空区 施工设计文件要求初凝时间不小于12h,终凝时间不大 图4结石率时间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图5抗压强度(7d)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图6抗压强度(7d)与水灰比、固相比的关系 于36h,从表4可以看出,7O 的粉煤灰掺量下的浆液 基本满足要求。根据以往实践经验,浆液在较大水灰比 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粘度在25~35s之间较利于施 工[ 。 基于上述,黔桂采空区治理工程施工中,选择1:1 和1:1_2两种配比浆液。施工现场设置两级搅拌池, 每池搅拌量大于4.5m。,单池搅拌时问3 ̄5min,注浆 泵排量200I /m。,注浆压力1.5~2MPa,当泵量小于 501 /min稳定1O~15min,注浆结束。注浆开始前,采 用清水洗孔约lOmin,先注入1:1的稀浆,注入量约为 单孔注浆量的30 9/5,之后注入1:ll 2的浆液直至终 孑L。 5结论 2013年第6期 西部探矿工程 7 在黔桂采空区治理工程中,大量掺入粉煤灰,在解 决了该企业电厂多余的三级灰的同时,降低了治理工程 I-4]《地基处理手册》编写委员会.地基处理手册I-M].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93. 造价,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对室内试验 分析,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以下结论: (1)浆液密度、初终凝时间、粘度及结石体强度均与 浆液配合比有关,为了保证治理效果、节约工程造价、提 r-s]雷风.水泥一粉煤灰浆液的实验及其应用[J].煤炭科学技 术,2001,29(9):12—13. [6]钟维昭,陈阳.水泥一粉煤灰浆液试验及其在隧洞回填灌 浆中的应用-J].建井技术,2O03,24(6). 111e Test of Cement Fly Ash Grou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oaf Grouting 高施工效率,应在工程注浆前进行试验,确定合理的配 合比。 (2)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I:1和l:1_2两种 配合比浆液,粉煤灰掺人量7O ,完全可行且满足设计 要求。 (3)由于水泥一粉煤灰浆液早期抗压强度较低,特 CAO Xiao—yi,LIU Xiao-Ping,WU Bo-qiang (Xi an RP5 口rc^Institute of China Coal Technology&Engi— neering Group Corp,Xi'an Shanxi 710077,China) 别是大掺量粉煤灰的情况下,在特殊要求的注浆工程 中,应进行掺人外加剂的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goal treatment engineering of Qian— Gui Tianneng coat coking expansion project in Guizhou Province, w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cement fly ash grout used in con— struction by experiments,and analyzed the water-solid ratio and the changing rules of serous viscosity,initial—final setting time, [1]程骁,等.土建注浆施工与效果检测EM].上海:同济大学 出版社,1998. stone rate and consolidation strength under different mixed quan— tities of fly ash.At last we determined the reasonable grout ratio and provided a basis for goal grouting filling management. [2]张志沛.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地基注浆加固治理技术[J]. 中国公路工程,1996(1). [3]罗永忠.水泥一粉煤灰浆液试验及工程应用_J].公路交通 技术,2005(2). Key words:cement fly ash grout;geof;grouting (上接第3页) [29]秦四清.非线性工程地质学导引I-M"].成都:西南交通大 学出版社,1993. [39] 王家鼎,张倬元.地震诱发高速黄土滑坡的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6):670—674. [4O] 李忠生.地震危险区黄土滑坡稳定性研究I-M].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4. [3o]Whitney H.On Singularities of Eulidean Space.IMappings of the Plane into the Plane[-J].Ann of Mathm,1955,62 (3):374-410. [41] 麦德维捷夫.地震小区划rM].黄秀铭,译.北京:地震出 版社,1981. ,13 1]Thom R Stabitite Structurelle et Morphogenese[M"].New York:Benjamin W A,Inc 1972. -J].西北地震学 ,142] 张振中,段汝文.黄土震陷研究与震害t报,1987,9(增刊):14-18. [32]Revilla J.,Castillo E.The Calculus of Variations Applied E43] Prakash,S,Puri,V.IC.Liquefaction of Loessial Soils to Statibility of Slopesi,J"].Geotech,1977,27(1):l一11. [C]//Proc.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ismic Microzonation,Seattle,USA,1982,2:1101-1107. E33]苗天德,方南山.滑坡发育的突变模型[J].兰州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1998,24(4):45—50. Quefaction of Low Plas— ,144] Prakash,S,Sandoval,J.八.LiE34"]龙辉,秦四清,万志清.降雨触发滑坡的尖点突变模型 I-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4):502—508. ticity SiltsfJ].Journal of Soil Dynamics and Eathquake Engineering,1992,71(7):373—397. E35]房营光.土质边坡失稳的突变性分析fJ-].力学与实践, 2000,26(4):24-27. E45] 白铭学,张苏民.高烈度地震时黄土地层的液化移动[J]. 工程勘察,1990,17(6):1-5. [36]姜永东,鲜学福,易俊.边坡失稳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 E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30(1):40—43. 龚晓南.黄土显微结构特征与湿陷性的研究现状 E46-] 陈东佐,及发展[J].地基处理,1994,5(2):55—62. 刘悦.高速黄土滑坡蠕、滑动液化机理的进一步 [47-] 王家鼎,,137]毛彦龙,胡广韬,赵法锁,毛新虎.地震动触发滑坡体滑动 的机理_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8,20(4):45—52. [38]黄雅虹.地震作用下黄土斜坡的稳定性分析预测_J].西 北地震学报,1998,20(3):52—58. 研究E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9(1):79—81. [48] 王兰民,刘红枚,李兰,孙崇绍.饱和黄土液化机理与特性 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0,22(1):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