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V 1.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技能 B. 科学技术 C. 生产管理 D. 生产工具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3. 庸俗唯物主义在意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是()。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过分强调意识的主观性 D. 抹煞了意识的主观性
4. 承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 必须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 C. 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
D.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
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 A. 动力和源泉 B. 现象和本质 C. 状态和形式 D. 方向和道路
6. 事物的属性是()。 A. 事物质的外在表现 B. 事物量的规定性 C. 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 事物的唯一特性
7. 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本质是一种“虚无”。这种看法的错误在于()。
A. 只承认现象的客观性,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B. 只承认本质的客观性,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 C. 既否认了现象的客观性,又否认了本质的客观性 D. 既肯定了感觉的客观性,又肯定了物的客观性
谋学网www.mouxue.com
8. 质变中量的扩张是指()。 A. 事物质变前的量变
B. 事物质变过程中的量变特征 C. 质变边疆不断地发生 D. 量变过程中局部的质变
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 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10.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 生产方式
B. 人口增长的快慢 C. 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 自然条件的好坏
11. 意识是()。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 B.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 C. 人类独有的现象
D.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
12.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 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 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 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13.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 A. 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
B. 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 C. 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 D. 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
14.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 B. 纯粹是偶然的
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
15.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谋学网www.mouxue.com
A. 物质性 B. 存在性 C. 可知性 D. 运动性
16.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7.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拆衷主义的观点 D. 诡辩论的观点
18.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19. 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20.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质量互变规律
二、多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V 1.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A. 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 B.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C. 产品的分配方式
D.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CD
谋学网www.mouxue.com
2. 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A. 三思而后行 B. 弱肉强食 C. 趋利避害
D.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D
3. 在认识上难免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 A. 客观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B. 人的认识要受主观条件的 C. 世界是不可知的
D.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B
4. 下列各项属于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作用表现的有()。 A.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 B. 由科学技术因素造成的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
C. 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D. 科学技术的作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 BCD
5. 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 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 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 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 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