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耕地土壤肥力及后续作物产量的影响

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耕地土壤肥力及后续作物产量的影响

来源:尚车旅游网
云南农业斟技 8 Yunnan Nongye Keji 2014年第3期 蓝花子不同翻压B寸期对薪地土壤肥力及后续作物产量的影嫡 付云章 ,肖钦濒 ,郭云周 ,杜红统 (1.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文山663000;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3.广南县土壤肥料工作站,云南广南663300) 摘要:为了明确蓝花子作为耕地绿肥利用的最佳翻压时期,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蓝花子不同翻压 时期配合常规施肥对耕地土壤肥力、玉米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盛花期翻 压蓝花子,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提高12.5%、 5.7%、1.6%,玉米产量达到11 304 kg/hm ,比常规施肥、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蓝花子分别提高 10.42%、2.1%、1.28%。盛花期是翻压蓝花子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蓝花子;翻压时期;土壤有机质;玉米产量 蓝花子,又名马芽花、茹莱、满园花、肥田萝b 等,是一种十字花科冬季绿肥,在文山州有着悠久的 栽培历史。它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耐酸、不耐湿 肥面积的20%左右,一般产鲜草约25 t/hm ,是文山 州历年来主要的十字花科绿肥作物。蓝花子能熟化、 改良土壤,可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翻人 土壤的茎叶经分解、转化所形成的腐殖质参与土壤团 粒结构的构建,从而增强保水、保肥和通透能力,培 肥土壤,提高肥力。种植利用蓝花子对于开辟有机肥 等特性,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广『l ̄ 。文山州旱 地种植蓝花子并翻压作绿肥利用,占全州常年种植绿 收稿日期:2014—02—13 基金项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助。 源、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促进农牧结合、保持 生态平衡,显示出巨大成效 引。 前人对蓝花子的栽培及利用技术研究很多,主要 集中于蓝花子的播种量、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及翻 作者简介:付云章(1970一),男,壮族,云南富宁人,高 级农艺师,长期从事耕地土壤改良培肥、田间肥料肥效试验研 究及示范推广工作。 桥2镇实施油菜高产创建项目5 713.2 hm ,平均单产 2 986.5 kg/hm ,增产361.5 kg/hm ,新增纯收益700.84 万元,推广成效率46.83%,农民得益率1:15.06,取得 明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3)综合技术示范样板实施效果明显,旱地油菜 集成技术的示范应用,提升了罗平油菜生产水平。在 2010年遭受百年大旱的情况下,集成示范的70 hm 植密度过大,基本苗过多,油菜倒伏现象突出,高温 逼熟现象明显,油菜病虫害防治困难等。 建议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支持力度,进 一步加大抗旱耐寒和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的选 育工作,加速抗旱耐寒品种示范推广应用步伐,加快 抗灾保产品种和配套生产技术研究。尽快出台在油菜 生产自然灾害保险的政策措施或实施油菜生产自然灾 油菜综合示范样板,采取旱地油菜节本增效技术,测 产验收平均单产达2 092.5 kg/hmz。其中6.7 hmz(百 亩)核心样板平均单产2 172.0 kg/hm ,与非样板区平 均产量1 840.5 kg/hm 比较,增产331.5 kg/hm ,增幅 害补贴,油菜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的直接补助,提高农 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大力推广旱地油菜“跟牛点 播”等轻简化栽培技术,积极推进油菜机械化生产, 充分利用冬闲田,增加油菜总产量。 18.0%;66.7 hm。(千亩)示范区增产252.0 kg/hm , 增幅14.0%。 参考文献: [11符明联,]原小燕,汪铭,等.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 肥用法用量研究【J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4)罗平油菜种植存在以下问题:自然灾害对单 产造成严重影响,选育筛选抗旱耐寒品种难度大,种 2014年第3期 舌南农业斟技 Yunnan Nongye Keji 9 压还田I5-61,而对于蓝花子作为绿肥利用的合理翻压 时期肥效研究很少。笔者通过不同翻压时期及当地常 规施肥间相互比较,研究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耕地 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明确蓝花子的最佳 翻压时期,为绿肥蓝花子在改良土壤、地力培肥及玉 米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品种:蓝花子、玉米(兴黄单89—2)。 供试肥料:尿素(N 46%),过磷酸钙(PzO l6%),氯化钾(K20 60%)。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珠琳镇珠琳村。 该区海拔1 406 m,年平均气温l6.2℃,年降水量 950~l 140 mm,无霜期336 d,地势平坦,代表性强, 适合种植玉米、烤烟、辣椒、花生等农作物。供试土 壤为泥质岩类山地红壤,土种为山红泥土,耕层土壤 有机质23.6 g/k 碱解氮92.4 m#kg、有效磷6.42 m kg、速效钾94.2 m kg,土壤容重1.224 gem ,土 壤pH值5.9。 1.3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2年进行。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 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0 m 。试验处理包括 处理1(CK):当地常规施肥;处理2:盛花期前l0 d 翻压并配合当地常规施肥;处理3:盛花期翻压并配 合当地常规施肥;处理4:盛花期后10 d翻压并配合 当地常规施肥。蓝花子盛花期为4月20日,当地常 规施肥量为N 225 k#hm 、P205 112.5 kg/hm 、K20 105 kg/hm 。蓝花子异地移入翻压, (鲜草量)翻压 量为30 tamz。当地常规施肥中的磷钾肥作底肥一次 性施用,氮肥20%作苗肥、60%于大喇叭口期作追 施、20%于抽雄期作穗肥。玉米种植采用宽窄行种植, 宽行1 m,窄行0.4 m,株距0.2 m,种植密度6.255 万株Am 。试验每小区定点2O株调查并作考种测定。 1.4试验方法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玉米收获后采集0~20 cm耕 层土壤样品,风干,样品均为不同处理3次重复的混 合样。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 测定分别采用重铬酸钾稀释热法、碱解扩散法、钼锑 抗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pH值采用电位法,容重 采用环刀法【7]。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测定分析:成熟期每个处理取 具有代表性的3O株烤种分析,测定株高、穗位高、 穗行数、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各小区实收实测, 测定玉米产量。 数据统计应用DPS 6.50,多重比较采用LSD法【8]。 2结果与分析 2.1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 性状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 表1可见,耕地翻压蓝花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显著 高于当地常规施肥(CK),盛花期(处理3)翻压土 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CK)、盛 花期前(处理2)和盛花期后(处理4)翻压蓝花子 提升2.5 g/kg、0.7 g&g、0.2 g/kg。 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极 显著低于翻压蓝花子的3个处理(表1),表明翻压蓝 花子能为土壤提供较多的氮素养分,盛花期(处理3) 和盛花期后10 d(处理4)翻压蓝花子土壤碱解氮养 分含量显著高于盛花期前10 d翻压蓝花子(处理2)。 盛花期翻压蓝花子(处理3)耕层土壤碱解氮含量最 高,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1)、盛花期前(处理 2)和盛花期后(处理4)翻压蓝花子高10.89%、 4.77%、0.94%。其原因可能与蓝花子茎、叶的氮素养 分含量高,翻压相同鲜草量情况下盛花期蓝花子茎、 叶的氮素养分含量更多有关【9J。 在盛花期(处理3)翻压蓝花子,耕层土壤有效 磷含量最高,其次是盛花期后10 d翻压蓝花子(处理 4),第3是盛花期前10 d翻压蓝花子(处理2),当 地常规施肥处理(CK)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最低。各 处理间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蓝花子 茎、叶磷素养分含量较低的缘故有关【9l。 翻压蓝花子的3个处理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极显 著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表明翻压蓝花子能 为耕层土壤提供丰富的钾素养分。盛花期翻压蓝花子 (处理3)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当地常规施肥 (CK)、盛花期前(处理2)和盛花期后(处理4)翻 压蓝花子,分别高17.15%、7.O%、5.85%。 耕地翻压蓝花子能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土壤保 水、保肥和通透能力增强。盛花期翻压蓝花子(处理 3)耕地土壤容重最低,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CK)、 盛花期前(处理2)和盛花期后(处理4)翻压蓝花子 降低0.176#cm。、0.016#cm 、0.013 g/era。。 蓝花子翻压还田能明显调节土壤pH值,盛花期 翻压蓝花子(处理3)对改变土壤pH值的作用最明 显。盛花期翻压蓝花子(处理3)耕层土壤pH值分 云南农业斟技 10 Yunnan Nongye Keji 2014年第3期 别比当地常规施肥(CK)、盛花期前(处理2)和盛花 期后(处理4)翻压蓝花子升高0.52、0.06、0.09,耕 地翻压蓝花子有助于土壤酸化治理。 表1 蓝花子不同翻压期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理化性状的影响 势较好、茎秆粗壮、叶片深绿而挺拔,成熟期绿叶片 数多于常规施肥,这与云南省文山县1992年实施的 旱地翻压肥田萝卜后茬作物肥效试验研究结果一致, 即耕地翻压蓝花子有利于玉米生长,促进了玉米籽粒 的形成和果穗性状的改善。 从表2可见,翻压蓝花子的3个处理玉米株高、 有效株明显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以盛花期 翻压蓝花子(处理3)处理株高最高、有效株数最多, 说明玉米翻压蓝花子能有利玉米出苗,明显促进玉米 的营养生长,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为玉米的高产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5%水平差异显著;不同大写 打下了良好的营养基础。但4个处理间玉米的双包 字母表示1%水平差异极显著。下同。 率、穗行数差别不明显。 翻压蓝花子的3个处理玉米、穗长、穗粒数、百 粒重均高于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K)。3个处理表现 出的农艺性状规律与产量规律一致。翻压蓝花子有利 于改善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 2.2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 影响 田间定点调查玉米长势及玉米成熟时取样测定。 结果表明,耕地翻压蓝花子,玉米田间出苗整齐、长 表2蓝花子不同翻压时期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间玉米产量差异达极显著(表2)。翻压 蓝花子的3个处理玉米产量极显著高于当地常规施肥 处理(CK)。以盛花期翻压蓝花子(处理3)玉米产 量最高,为11 304 kg/hm ,分别比当地常规施肥 (CK)、盛花期前10 d翻压蓝花子(处理2)、盛花期 后10 d翻压蓝花子(处理4)增产10.42%、2.1%、 1.28%,从玉米增产的施肥措施考虑,在当地常规施 肥的情况下,翻压蓝花子能极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尤 其以盛花期翻压蓝花子(处理3)效果最明显。 量营养元素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盛花期是翻压蓝花 子的最佳时期。 参考文献: [1]周严.肥田萝b的应用及其栽培[JJ.江西农业科技,1979 (10):3—5. [2】毛光玉.蓝花子栽培技术试验简报….云南农业科技,1981 (4):27—28. [3]吴建华.蓝花子的综合开发利用【JJ_云南农业科技,1994(2): 10--11. 3结论 蓝花子在盛花期以30 t/hm 翻压还田并配合当地 [4】刘和刚.蓝花子及春子作肥种植的推广应用[J].云南农业, 2003(6):l3. 【5】郭云周,刘建香.云南绿肥生产利用回顾与展望[M].昆明:云 南科技出版社,2011. 【6】杜东英,王劲松,郭云周,等.蓝花子种植及还田技术【J】_云南 农业科技,2011(1):45—47. 常规施肥,比盛花期前和盛花期后翻压相同量蓝花子 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 养分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土壤pH值略有提升, 盛花期翻压蓝花子更有利于耕地土壤的改良及养分补 给。盛花期翻压蓝花子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多的 [7】鲁如坤.土壤农化分析方法(2版)【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2000. 【8】荣廷昭,朱孝达,唐福玉,等.农业试验与统计分析【M】.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9车驷,9]刘友林,祝华欣,等.云南省有机肥料[M].昆明:云南科 技出版社,1988. 养分,为玉米高产打下良好的营养基础,盛花期翻压 蓝花子提高了玉米的有效株数和穗粒数,玉米产量高 于盛花期前、后翻压蓝花子。因此,种植蓝花子并翻 压还田是改良滇东南山地红壤,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