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对幼儿绘本阅读活动的指导
作者:李忠玲 张茜 林泳海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摘要】绘本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然而,教师对幼儿的绘本阅读活动指导存在许多问题。要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教师有必要根据绘本的主题和绘画特点以及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等,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确定适宜的教育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以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绘本;绘本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12-0010-04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绘本进入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如何保证绘本阅读活动的质量,成为幼儿园教师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绘本的特点分析着手,讨论如何提高绘本阅读活动的效果,供教师参考。 一、绘本的特点
许多学者深入分析过绘本中的图文关系。例如,培利·诺德曼认为,绘本中的图画绝非文字的附属品,而是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阐述主要内容的。松居直认为,绘本的图文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将主题诠释完整。彭懿认为,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称之为图文合奏。在绘本里,图画是绘本的生命,图画和图画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是文字之外的重要表意手段。有些绘本甚至是以图画为主体的,没有文字或者只出现很少的文字。
教师通常会选择故事类绘本组织幼儿开展阅读活动。故事类绘本一般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五部分组成。封面通常会提示整本书的大致内容。环衬通常会用相对简单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与故事相匹配的氛围,从而引导读者未读其书,先入其境。扉页一般呈现书名、作者、译者、绘者、出版社等信息。许多绘本的扉页上还会配上一幅能够反映绘本主要内容的图画。正文由文字和图画组成,图、文彼此呼应,呈现故事的完整内容。封底除了会有标价等信息外,还常常会出现与正文匹配的图画,以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绘本图文结合,大多图大、图多、字少,契合幼儿识字量有限的特点。绘本的图画往往新奇有趣,故事连贯完整,常以叙事的方式阐明深刻的道理,契合幼儿喜欢看图说话的阅读特点,因此成为幼儿阅读或和成人一起阅读的最佳选择。
绘本阅读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解语言的构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康长运认为,除了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之外,绘本阅读还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情绪、逻辑思维、观察力、想象力等的培养有深远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提高绘本阅读活动效果的建议
家庭亲子阅读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以及亲子关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许多家庭的亲子阅读效果不佳,原因可能与家长自身的能力有限、对幼儿的认知特点了解不足、对绘本阅读的指导方式不科学等有关。因此,有许多家长倾向于由教师组织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许多教师也乐于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因此,绘本阅读逐渐成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在指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不知道如何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还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养不高,对绘本阅读活动的价值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教师在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时急于让幼儿认字而忽略了幼儿对绘本内涵的解读,或者只是强调幼儿对绘本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却不注重引导幼儿对绘本图画的观察和想象。不注重对绘本多元价值的探讨,而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等等。也有一些教师由于指导方式不当,削弱了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例如,有的教师热衷于在绘本阅读活动中引入新的活动形式,频繁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抢答等活动,却忽视了幼儿对绘本本身的深入阅读。有的教师则强调让幼儿详尽解说绘本中的每一幅图画,强调字斟句酌、面面俱到,把绘本阅读变成了看图说话,却忽视了幼儿对图画美的欣赏。
绘本阅读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绘本为载体,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欣赏绘本文字和图画的艺术魅力,发掘绘本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借此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这其中,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是提高绘本阅读活动教学效果的关键。 1 选择合适的绘本
以故事类绘本为例。随着儿童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类面向幼儿的故事类绘本与日俱增,但难免质量良莠不齐。绘本能否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是否适应幼儿的阅读能力,绘本能否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均应成为教师选择绘本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选择既能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又能带给幼儿美的体验的绘本
学前儿童正处于读图阶段,阅读绘本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来自阅读图画的乐趣。教师在选择绘本时,除了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外,还要考虑绘本的主题以及图画特点等,为幼儿呈现既符合其兴趣爱好又能为其带来美的体验的绘本。
图画是绘本的精髓之一。现在,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要为幼儿选择主题真、善、美的绘本,却对绘本的绘图技巧关注不足,忽视了绘本中的图画特点及其绘图质量。事实上,绘本中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线条、色彩以及由此形成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画面,能给幼儿带来极大的美的享受,并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丰富素材。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中指出,好的绘本的图文编排应注意连贯、伏笔、呼应、惊奇、线索、对比等。例如,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配表现故事角色的心情。使幼儿可以轻松感受到故事角色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变化,从而越读越有趣。
(2)选择适应幼儿发展水平的绘本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阅读能力也不同。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选择合适的绘本。一般情况下,为托班幼儿提供的绘本要色彩鲜明、背景单纯、图像简单、文字简短且容易分辨,还要注意绘本的开本和纸张质地,以方便幼儿翻阅,如采用对比强烈的颜色、不同触感的纸张等。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有简单故事情节、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有趣、绘本主题与幼儿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语句简短且有规律性重复的绘本,便于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中班幼儿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认知经验也更丰富,教师在为中班幼儿选择绘本时要注意选择图文并茂,故事情节连贯,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促进幼儿想象力和观察力发展的绘本。对于大班幼儿,故事情节可以更长、更复杂,内容涉及面可以更广,以满足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需要。 2 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绘本阅读活动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认知及能力三个方面,目的在于逐步提高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陈世明认为,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是绘本阅读活动的首要教学目标。托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促使幼儿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愿意自己看书;能够通过封面了解不同的绘本;能够关注图画的色彩和人物动态,并意识到字与画的不同等。小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引导幼儿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感受绘本的美;用简单的语句讲述绘本的主要内容;愿意与同伴、成人共同阅读,体验与他人分享的快乐等。中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在引导幼儿学习阅读绘本:能够根据封面或故事的部分情节合理想象,猜想后续故事内容;知道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可以互相转换。尝试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述绘本的故事内容;学习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简单的单幅图画,尝试与同伴、成人一起制作简单的绘本等。大班的教学目标可定位为引导幼儿主动阅读绘本,能不受外界干扰、认真地看完整本绘本;能理清故事情节的逻辑顺序;尝试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转换;能够根据画面内容,大胆进行想象创编;能阅读篇幅较长的绘本,并且初步了解分段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等。绘本阅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组织幼儿阅读绘本,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引导幼儿掌握阅读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实现阅读。
郑博珍指出,绘本的教育价值是多元的,可以借助绘本阅读活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例如,若中班幼儿已经认识钟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阅读绘本《金老爷买钟》,既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也可以借此让幼儿进一步认识绘本中所涉及的时间,分析金老爷的钟走不准的原因。总之,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题材多样化的绘本,在强调绘本语言教育价值的同时,将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等领域的活动整合起来,追求绘本的多元教育价值,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
指导幼儿开展绘本阅读活动的一般流程是:以导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根据图画大胆想象——引导幼儿品味图画故事,指导幼儿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把握绘本主旨。
在组织绘本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依据各年龄段教学目标指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综合运用游戏、讨论、表演等各种教学形式,加强幼儿与绘本的互动,还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创作绘本。例如,在阅读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绘本,表现家人间的温情。创作绘本,既有利于幼儿深化对绘本主题的理解,也能促使幼儿将绘本主题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