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玄武)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玄武)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醋的酿造

B.冰雪融化

C.汽油挥发

D.玻璃破碎 D.元素

2.“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A.倾倒 A.镁条

B.滴加 B.铁丝

C.读数 C.白磷

D.加热 D.硫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5.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

B.48

C.70

D.26

6.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A.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C.使用节水器具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B.原子

C.单质

3.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气味 B.密度、硬度 C.熔点、沸点 D.可燃性、氧化性

8.下列化学用语,数字“3”表示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3Cu ②Fe3+ ③SO3 ④3P2O5 A.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① C.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

B.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②

D.表示1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③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1页

9.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

A.粒子的大小:分子>原子 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Si>O

C.一定条件下,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氧气>液氧 D.在相同条件下,物质的沸点:氮气>氧气 10.主持测定铟、铱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

B.屠呦呦

C.张青莲

混合物 物质 转化b 纯净物 D.邓稼先

11.如图是某学生总结的有关物 质的分类及转化关系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转化a 单质 铁等 B.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属于转化 a C.铁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转化 c 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转化c 化合物 氯化钠等

12.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使用的一种免洗洗手消毒液里含有三氯羟基二苯醚(简称

三氯生,化学式为C12H7O2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氯生由碳、氢、氧、氯元素组成 B.一个三氯生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三氯生中氧元素的含氧量为9% D.三氯生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7:2

1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丙中

无明显现象的是 选项 A B C D

甲 浓氨水 过氧化氢溶液 稀盐酸 过氧化氢溶液

乙 棉花 二氧化锰 大理石 红砖粉末

沾有无色酚酞溶液的棉花

木 炭 澄清石灰水 带火星的小木块

14.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纸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所以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2页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刻度纸所示(例如:c的质量为3g)。

a b c d

0 5 10 15 20 25 30 35 36

反应前

a b c d

0 5 10 15 20 25 30 35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反应后

B.反应结束后c的质量为14g D.a、b变化的质量比一定为3:17

C.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1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16.(7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化学兴趣小组收集了一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实验,其实验流程

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浑浊 河水 加明矾 静 置 液体B 试剂C操作2 液体D 氯气 操作3 净化水 操作1 固体A ①向浑浊的河水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操作1的名称是 ▲ 。 ②操作2主要除去液体B中一些异味和色素,可选用的试剂C是 ▲ 。 ③操作3是消毒杀菌。该过程一般是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所得水是否为硬水的常用的试剂是 ▲ 。

(2)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关闭活塞并

接通电源,开始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处于10mL时、B管和中间漏斗液面变化情况是 ▲ (填序号)。

① B管液面处于10mL,漏斗内液面下降 ② B管液面处于5mL,漏斗内液面上升 ③ B管液面处于20mL,漏斗内液面不变

④ B管液面处于20mL,漏斗内液面上升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3页

17.(14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仪器②的名称: ▲ 。

(2)实验室中,用A和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装置能收集O2

的原因是 ▲ ,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容积为400mL)体积分数为80%的氧气,预先应用量筒量取 ▲ mL的水加入该集气瓶中(不考虑水蒸气的影响)。 (3)实验室里收集氢气可以选择的装置是 ▲ (填字母)。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需

要检验气体的纯度,请你设计实验检验某试管中氢气的纯度。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②

(4)水热分解可得氢气和氧气,高温下水分解体系中微粒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微粒的含量=

某种微粒的个数 微粒的总数

B对应的微粒依次是 ▲ 图中曲线A、(填符号),在3500℃时,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 (5)在不同的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同的铁的氧

化物,58g四氧化三铁与多少 ▲ g氧化铁(Fe2O3)中所含铁元素质量相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8.(6分)下图是镁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5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

答下列问题:

12 Mg 镁 24.31 17 Cl 氯 35.45 A B C D E

(1)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氯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计算结果取整数)。

(2)在A、B、C、D四种微粒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填字母,下同),粒子的化

学性质相似的是 ▲ 。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4页

(3)下表是氢元素的三种原子的信息,根据信息你可得出的结论是(任写二点) ▲ 。

原子种类 氕 氘 氚 质子数 1 1 1 中子数 0 1 2 核外电子数 1 1 1 19.(6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1)利用空气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

价最低的物质: ▲ 。

②写出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 。

(2)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 ▲ (填序号)。

A.及时清理和妥善处置工业、生活和建筑废渣,减少地面扬尘 B.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D.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单质甲 N2 空气 O2 一定条件 Ⅰ O2 O2 NH3 催化剂高温 Ⅱ NO Ⅲ H2O NO2 Ⅳ HNO3 ①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化合价。单质甲: ▲ ,上图中氮元素化合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0.(6分)图中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E为氧化物,D、F、G为

三种不同状态的单质。A中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C为红色粉末,B、E组成元素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 ▲ 。 (2)写出化学方程式:F C ▲ 。

该反应属于 ▲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G和D反应: ▲ 。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 (11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用蜡烛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5页

D EC F G A B C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某除氧剂,利用除氧剂和氧气反应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

(2)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

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

(3)实验2中测得氧气体积分数偏小,其原因是 ▲ 。

【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又查阅了资料。

资料1:二氧化碳因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资料2:蜡烛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氧气浓度不断变小的同时,会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常温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交流与讨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有同学提议实验2中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就能成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但小华觉得不可行,其主要原因是 ▲ 。 (4)【实验拓展】将测定氧气含量的数字传感器插入集气瓶后再次实验,测得实验1、实验

2、实验3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4、图5、图6所示。依据图4、图5、图6信息, ▲ (填“实验1”、“实验2”或“实验3”)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 ▲ 。

(5)若实验3能顺利进行,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该除氧剂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两方面应满足

的条件是:反应物方面: ▲ ,生成物方面: ▲ 。

九年级化学期中质量监测卷 共 6 页 第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