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3篇)

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3篇)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

1.财政的作用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于落实,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

2.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1)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③诚信是企业塑造形象、赢得信誉的保证,可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2)怎样建立和完善

形成以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当前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第1页共10页

(2)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主体必须遵循市场规则。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4.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及手段 ⑴原因:

第一,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第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⑵主要目标:①促进经济增长;②增加就业;③稳定物价;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⑶手段: A经济手段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表现:包括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第2页共10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二)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第3页共10页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第4页共10页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023高三政治知识点总结(三)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 (2)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生产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使生产得以真正地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____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5页共10页

(3)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4)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国有经济的地位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平稳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7.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第6页共10页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运用好兼并、破产和联合等手段,扩大优势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

8.企业兼并的意义:

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以优带劣,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9.就业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是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在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0.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政府: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②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劳动者:①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努力扩大就业。 11.劳动者维权:

第7页共10页

①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维权的基础;

③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但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以合法的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

④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的途径维权。

高三政治必修知识点归纳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区别:

①含义及实质不同。前者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而后者是与之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形成的原因不同。前者有四种类型,需求拉动型、成本推动型、结构型、综合型,其中纸币发行量过多属于需求拉动型。而后者则是由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国外经济危机传导的物价下降等原因造成的。

③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后者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的现象。

④危害不同:前者会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居民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后者引起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

第8页共10页

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和居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解决通货膨胀的主要方法有: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

而要解决通货紧缩,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特别需要靠扩大内需的方针。

联系:

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

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

高三政治必备的知识点归纳 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含义及特点

①消费结构的含义: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②消费结构的特点(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消费结构变化的方向遵循着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的顺序。

(2)恩格尔系数

①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一个系数。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第9页共10页

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