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脱硫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 二、脱硫石灰石供浆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3 三、脱硫滤液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6 四、脱硫石膏排出泵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8 五、脱硫工艺水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0 六、脱硫地坑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2 七、脱硫事故浆液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4 八、更换阀门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6 九、增压风机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6 十、真空皮带脱水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19 十一、石膏、石灰石旋流器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21 十二、吸收塔搅拌器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23 十三、衬胶管道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25 十四、湿式球磨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27 十五、渣浆泵更换填料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29 十六、称重给料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30 十七、吸收塔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31 十八、吸收塔搅拌器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一、脱硫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号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1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状态不佳 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灰渣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有起吊物件,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行车撑一定落物伤人 的力,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5)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6)要正确使用拆装泵体的专用工具; 7)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8)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加热轴承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隔热手套,并配备消防器材,离开现场时,必须消除火种; 3 4 5 烫伤 2)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3)严禁用割把照明; 4)不准用松动剂作为引火材料。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钢丝绳、倒链在使用前检查,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范围; 3)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6 设备损坏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5)叶轮回装前检查流道内有无杂物; 6)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7)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8)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严禁在室外大风情况下动火; 2)严禁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动火; 3)动火过程中,配备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7 着火 4)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5)煮轴承时,油温控制在120度以下; 6)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8 人身触电 3)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4)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5)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1)回装时,认真检查流道内无遗留异物; 9 异物遗留在设备内 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器具; 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0 有毒气体伤害 滑倒 爆炸 1)作业前,测试二氧化硫浓度。 2)戴专用防毒面具。 3)二氧化硫浓度超标时,应在泵壳处加装堵板。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11 12 二、石灰石供浆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冲灰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3 4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5 落物伤人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5)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6 烫伤 1)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2)严禁用割把照明。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7 设备损坏 3)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 5)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6)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8 着火 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9 人身触电 3)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4)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5)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1)回装时,认真检查泵体内无遗留异物; 10 异物遗留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1 滑倒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在设备内 器具;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2 爆炸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三、滤液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轴封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3 4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5 落物伤人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5)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6 烫伤 1)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2)严禁用割把照明。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7 设备损坏 3)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 5)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6)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8 着火 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9 人身触电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3)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4)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5)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1)回装时,认真检查泵体内无遗留异物; 10 异物遗留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1 12 滑倒 爆炸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在设备内 器具; 四、灰渣泵入口门更换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确认该泵已切断电机电源,并挂警告牌; 2)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安装阀门的螺丝时,应用撬棍校正螺丝孔,不准用手指伸入螺丝孔内触摸; 5)使用磨光机时要戴防护眼镜,防止铁屑伤人。 1)开工前,首先检查吊链的可靠性,并做好防止滑链的措施; 2)起吊阀门时,设专人指挥、监护; 3)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3 4 机械伤人 5 落物伤人 4)拆除阀门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吊链撑一定的力,防止坠落伤人; 5)严禁阀门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6)禁止在运行的管道上悬吊阀门。 6 烫伤 1)使用割把必须戴焊工手套; 2)严禁用割把照明。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7 设备损坏 2)检查吊链的可靠性,并做好防止滑链的措施; 3)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4)入口阀门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并对螺栓孔进行重锥丝扣。 8 着火 严禁用割把照明。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9 人身触电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3)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4)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5)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10 异物遗留 更换时认真检查工具以及其它物件不要遗留在管道内。 11 12 滑倒 爆炸 1)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灰、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检查倒链,是否有脱链、滑链现象,否则禁止使用; 4)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禁止斜拉、斜吊。 1)开工前,严格检查负米排污设施,保证良好备用; 2)在灰渣潜池内该泵入口堵水; 14 水淹泵房 3)封堵潜池隔离墙联络孔; 4)随时联系运行启动其它设备,保证潜池水位; 5)灰渣潜池接潜水泵,随时将该泵入口所在潜池的积水排除。 五、(一、二期)灰渣泵出口门更换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误动其 它设备 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查工器具的合格情况; 2)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3)锤头安装牢固,锤柄光滑无裂纹; 4)安装阀门的螺丝时,应用撬棍校正螺丝孔,不准用手指伸入螺丝孔内触摸; 6)使用磨光机时,要戴防护眼镜,应使火星向下,防止铁屑伤人。 1)开工前,首先检查吊链的可靠性,并做好防止滑链的措施; 2)起吊阀门时,设专人指挥、监护; 3)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4)阀门,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吊链撑一定的力,防止坠落伤人; 5)严禁阀门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检查吊链的可靠性,并做好防止滑链的措施; 3)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4)阀门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并对螺栓孔进行重锥丝扣。 使用割把必须戴焊工手套。 严禁用割把照明。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3 4 机械伤人 5 落物伤人 6 设备损坏 7 8 烫伤 着火 9 人身触电 3)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4)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5)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10 11 12 异物遗留在设备内 滑倒 爆炸 随时清点、检查工具以及其它物件,防止遗留在管道内。 1)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灰、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试验合格,不合格严禁使用; 3)起吊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设专人指挥; 4)要检查倒链,是否有脱链、滑链现象,否则禁止使用; 4)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5)在使用行车时,禁止斜拉、斜吊。 13 起重伤害 六、二期灰渣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误动其 它设备 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灰渣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3 4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有起吊物件,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行车撑一定的落物伤人 力,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5)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6)要正确使用拆装泵体的专用工具; 7)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8)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煮轴承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隔热手套,并配备消防器材,离开现场时,必须消除火种; 5 烫伤 2)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3)严禁用割把照明; 4)不准用松动剂作为引火材料。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钢丝绳、倒链在使用前检查,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范围; 3)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6 设备损坏 5)叶轮回装前检查流道内有无杂物; 6)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7)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8)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严禁在室外大风情况下动火; 2)严禁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动火; 3)动火过程中,配备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7 着火 4)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5)煮轴承时,油温控制在120度以下; 6)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8 人身触电 3)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4)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5)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1)回装时,认真检查流道内无遗留异物; 9 异物遗留在设备内 高摔 滑倒 爆炸 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器具; 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0 11 12 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七、高低压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误动其 它设备 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灰渣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3 4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有起吊物件,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行车撑一定的落物伤人 力,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5)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6)要正确使用拆装泵体的专用工具; 7)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8)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煮轴承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隔热手套,并配备消防器材,离开现场时,必须消除火种; 5 烫伤 2)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3)严禁用割把照明; 4)不准用松动剂作为引火材料。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钢丝绳、倒链在使用前检查,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范围; 3)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6 设备损坏 5)叶轮回装前检查流道内有无杂物; 6)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7)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8)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严禁在室外大风情况下动火; 2)严禁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动火; 3)动火过程中,配备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7 着火 4)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5)煮轴承时,油温控制在120度以下; 6)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8 人身触电 3)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4)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5)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1)回装时,认真检查流道内无遗留异物; 9 异物遗留在设备内 高摔 滑倒 爆炸 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器具; 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0 11 12 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八、更换盘根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人员精神 状态不佳 误动其 它设备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3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切断电机电源,挂警告牌; 4 5 6 7
2 机械伤人 2)灰渣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3)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落物伤人 设备损坏 滑倒 作好防止压兰掉落砸伤的措施。 不准用扳手敲击压兰。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九、捞渣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控制措施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查检修区域上方无高空落物的危险; 2)炉膛内部焦块清理完毕; 3)确认炉膛上部无人工作; 3. 4. 落物伤人 4)确认炉膛停止通风; 5)渣井上部铺设架板、蓬布; 6)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7)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1)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5. 烫伤 2)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3)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严禁用割把照明。 1)起重机械要经检查合格,吊索荷重适当,并正确使用工器具; 2)更换大链要注意方向,防止装反,对所有的刮板固定螺栓、销钉重6. 设备损坏 新补焊; 3)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1)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7. 着火 棉纱等易燃物; 2)严禁用气焊工具照明; 3)工作中随时清理现场遗留火种,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8. 人身触电 3)各种用电导线完好无损,避免挤压和接触高温物品; 4)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5)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6)焊工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9. 异物遗留在箱体内 工作结束后,认真检查捞渣机内无遗留异物和工器具。 1)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并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10. 高摔 低挂高用; 2)禁止上下投掷工具、材料。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油污等;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2)认真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3)任何人不准在起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固定倒链部位必须可靠,可承担被起吊重量; 5)禁止起重物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6)起吊过程中,设专人指挥、监护。 11. 12. 滑倒 爆炸 13. 起重伤害 十、碎渣机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3 误动其 它设备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4 机械伤人 1)切断电机电源,挂警告牌; 2)正确使用工器具,戴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3)三爪拿必须承力均匀,并作好防止爪钩脱出的措施。 5 落物伤人 1)检查检修区域上方和周围无高空落物的危险; 2)禁止转子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3)固定倒链部位必须结实、牢固,可承担被起吊的重物; 4)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6 烫伤 1)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2)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3)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严禁用割把照明。 7 设备损坏 起重机械要经检查合格,吊索荷重适当,正确使用工器具。 8 着火 1)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 2)严禁用气焊工具照明; 3)工作中随时清理现场遗留火种,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 9 人身触电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使用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3)各种用电导线完好无损,避免挤压和接触高温物品; 4)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5)焊工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0 异物遗留在箱体内 工作结束后,认真检查碎渣机内无遗留异物和工器具。 11 12 13 高摔 滑倒 爆炸 1)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2)安全带系在牢固的物体上,禁止低挂高用。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油污等;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4 起重伤害 1)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2)认真检查钢丝绳外观情况,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固定倒链部位必须结实、牢固,可承担被起吊重量; 5)严禁倒链超重起吊重物; 5)被起吊物固定结实、牢固后,方可松开倒链; 6)起吊过程中专人指挥。 十一、渣浆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1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2)渣浆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检修完毕后,对轮防护罩及时恢复; 5)试转时,人员要站在转机的轴向位置。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3 4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4)所有起吊物件,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行车撑一定落物伤人 的力,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5)工作人员严禁上下投掷材料或工具; 6)要正确使用拆装泵体的专用工具; 7)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8)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煮轴承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隔热手套,并配备消防器材,离开现场时,必须消除火种; 5 烫伤 2)烤对轮时,工作人员要远离割具,防止烫伤; 3)严禁用割把照明; 4)不准用松动剂作为引火材料。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6 设备损坏 2)钢丝绳、倒链在使用前检查,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范围; 3)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4)轴承安装时,严禁敲打轴承外圈强行回装; 5)叶轮回装前检查流道内有无杂物; 6)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7)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8)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严禁在室外大风情况下动火; 2)严禁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动火; 3)动火过程中,配备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7 着火 4)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5)煮轴承时,油温控制在120度以下; 6)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 8 人身触电 3)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4)使用电器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器; 5)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1)回装时,认真检查流道内无遗留异物; 9 异物遗留在设备内 高摔 滑倒 爆炸 2)泵体回装时,要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内的措施,检修完毕清点工器具; 3)安装轴承时,严禁将杂物带入轴承箱内。 10 11 12 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使用行车前必须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 13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5)吊装部件时,要设专人指挥,禁止斜拉、斜吊。 十二、回收泵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回收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2)正确使用工器具、防护用品,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机械伤人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禁止利用滤网做支承; 5)泵体各段检修时,必须水平放置,并垫衬枕木; 6)卸对轮过程中,三爪拿必须承力均匀,并作好防爪钩脱出的措施。 3 4 1)开工前,首先检查起重行车的可靠性; 2)起吊物件时,设专人指挥; 3)严禁有人在起吊物件下方行走或坐立; 落物伤人 4)所有起吊物件,在拆除前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并用行车撑一定的力,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5)所使用的工器具不准放在起吊物件上; 6)严禁泵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2)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3)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严禁用割把照明。 1)检查行车机动灵活可靠,各种限位器齐全,钓钩完好; 2)钢丝绳、倒链在使用前检查,所受荷重不准超过规定范围; 3)拆装泵体必须有专人指挥; 4)叶轮回装前检查流道内有无杂物; 5)要正确使用敲打工器具(如:榔头、铜棒等); 6)严禁转子在悬吊状态下进行检修; 5 烫伤 6 设备损坏 7)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严禁在室外大风情况下动火; 2)严禁在建筑物内或建筑物附近动火; 7 着火 3)动火煮轴套时,配备好消防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4)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品; 5)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临时电源线路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 8 人身触电 2)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露电线,使用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3)湿手禁止触摸电动工具; 4)焊工要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5)电焊线绝缘良好,不得有裸露现象。 9 10 11 12 异物遗留 在设备内 高摔 滑倒 爆炸 1)回装时,认真检查流道内无遗留异物; 2)泵体回装时,应随时清点工器具,做好防止工器具落在泵体内的措施。 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认真检查钢丝绳外观情况,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2)行车必须检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3 起重伤害 3)设专人员进行起吊工作,并由专人指挥; 4)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5)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6)起吊部件时必须绑牢,钓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禁止斜拉、斜吊。 十三、灰管道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状态不佳 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查工器具合格; 2)千斤顶支撑重物时,地面必须垫衬重板; 3)重物必须与千斤垂直,不得顶偏; 4)禁止利用千斤超负荷支撑重物。 1)三脚架三个支点,垫防滑衬板; 2)三脚架悬吊重物,必须保持垂直,不得偏吊、斜吊; 3)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4)禁止在起重下行走或坐立; 5)禁止随时拆除管道支架或吊架; 6)禁止管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2)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3)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严禁用割把照明。 3 4 机械伤人 5 落物伤人 6 烫伤 7 设备损坏 严禁用大锤敲击哈佛接头及子口圈。 8 着火 离开现场时,必须检查有无火种留下。 1)临时电源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严禁使用花线; 9 人身触电 2)禁止电线、焊线浸泡水中; 3)使用电气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1)人员站在空中管道上工作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10 高摔 2)禁止工作人员在管道上行走; 3)工作人员站在梯子上工作时,梯子必须固定,系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 1)打磨坡口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使火星向下; 11 铁屑伤人 2)磨光机片磨损三分子一后,禁止使用; 3)当被割的管段快脱落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侧面,避开被割管段弹射伤人。 12 爆炸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认真检查钢丝绳外观情况,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13 起重伤害 2)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禁止斜拉、斜吊。 十四、回收水管道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人员精神 状态不佳 误动其 它设备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3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检查工器具合格; 4 机械伤人 2)千斤顶支撑重物时,地面必须垫衬重板; 3)重物必须与千斤垂直,不得顶偏; 4)禁止利用千斤超负荷支撑重物。 1)三脚架三个支点,垫防滑衬板; 5 落物伤人 2)三脚架悬吊重物,必须保持垂直,不得偏吊、斜吊; 3)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4)禁止管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1)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6 烫伤 2)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3)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严禁用割把照明。 7 8 9 10 设备损坏 将损坏的保温,检修后及时恢复。 着火 离开现场时,必须检查有无火种留下。 1)临时电源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严禁使用花线; 人身触电 2)禁止电线、焊线浸泡水中; 3)使用电气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塌方 检修地埋管时,要做好防止塌方的措施。 1)打磨坡口时,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使火星向下; 11 铁屑伤人 2)磨光机片磨损三分子一后,禁止使用; 3)当被割的管段快脱落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侧面,避开被割管段弹射伤人。 12 爆炸 1)乙炔瓶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认真检查钢丝绳外观情况,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13 起重伤害 2)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禁止斜拉、斜吊。 十五、渣浆泵更换填料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状态不佳 班、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切断电机电源,挂警告牌; 3 4 5 6 7
机械伤人 2)灰渣泵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准开工; 3)检修前必须检查工器具是否合格。 落物伤人 作好防止压兰掉落砸伤的措施。 设备损坏 不准用扳手敲击压兰。 滑倒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的积油、积水; 2)穿合适的工作鞋。
十六、电除尘器电气部分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误动其 它设备 误入带 电间隔 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做安全措施时,在工作部位悬挂“在此工作”标示牌,带电部位装设围栏,悬挂“内有高压,禁止入内”标示牌 1)工作开工前,必须先验电,确认设备不带电后,方可开始工作; 2)临时电源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 3 4 5 人身触电 3)测电场绝缘时,与机械检修人员做好联系工作,待电除尘内部工作人员全部撤出,工作票压回后,方可开始试验工作; 4)使用电气工具必须使用有漏电保护的电源。 6
感应电 伤人 在工作地点做好临时接地工作。 十七、电除尘器检修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序危险因素 号 1 人员思想 状况不稳 控制措施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对言行、情绪表现非正常状况的成员进行沟通、谈心,帮助消除或平息思想上的不正常波动,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否则不能进入生产现场参加检修作业。 2 人员精神 工作班(组)长或工作负责人要观察、了解成员精神状态,对酒后上班、状态不佳 睡眠不足、过度劳累、健康欠佳等成员严禁进入工作现场。 1)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后,待全体人员到达工作地点,对照工作票认真核误动其 它设备 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确认无误后,工作负责人向全体成员交待安全措施、注意事项及周围工作环境; 2)雇佣临时工时,必须在监护下工作。 1)确认引、送风机停运,关闭挡板; 2)正确使用工器具、防护用品,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3)抡大锤不准戴手套,禁止单手抡大锤; 4)使用磨光机时,火星向下,要戴防护眼镜。 1)检查检修区域上方无高空落物危险; 2)拆下的钢板、瓦楞板、保温材料必须放在指定地点,并固定良好; 3)起吊钢板、瓦楞板、保温材料时,加装围栏,设专人监护、指挥; 4)禁止工作人员上下投掷工具、材料; 5)禁止在同一通道、同一电场交叉作业; 6)更换阴极丝,调整阳极板,必须使用工具袋传递工具。 5)焊工工作时,必须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 6)配合焊工工作时必须戴隔热手套; 7)使用割具时,杜绝火焰对准工作人员; 4)开工前,打开电除尘人孔进行通风,本体内部温度降至40度以下,方可进入; 5)严禁用割把照明。 1)起重机械要经检查合格,吊索荷重适当; 2)正确使用工器具; 3)禁止长时间悬吊阴极大框架; 4)所有零部件必须做到三不落地。 1)清洗部件要用煤油和清洗剂; 3 4 机械伤害 5 落物伤人 6 烫伤 7 设备损坏 8 着火 2)清洗时要远离火源,及时清理使用后的棉纱等易燃物; 3)离开现场时,必须清除火种; 1)确认电除尘停电,合地刀高压放电; 2)临时电源摆放要规范,不能私拉乱接; 3)作电气试验时,检修人员要撤离现场; 9 人身触电 4)电器工具绝缘合格,无裸漏电线,使用时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电除尘器内部检修,必须使用不超过12V电压的行灯变,行灯变必须放在本体外部,并可靠接地; 5)电焊线必须绝缘良好; 6)各种用电导线完好无损,避免挤压或接触热体。 10 异物遗留1)封人孔前,认真检查本体内的遗留物,清点人员及所用工具; 1)超过1.5米以上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或防坠器; 2)工作人员不应有恐高症等疾病; 11 高摔 3)安全带应挂在大框架或固定的主框架上; 4)更换绝缘子时,应铺设架板,并可靠固定; 5)禁止上下投掷工具、材料; 6)检查顶板、框架腐蚀情况时,必须设专人监护。 1)要及时清理检修现场油污、积水; 12 滑倒 2)更换气流均布板,所使用梯子必须可靠固定; 3)穿合适的工作鞋。 13 爆炸 1)使用火焊时,乙炔和氧气瓶要保持8m的安全距离; 2)乙炔瓶和氧气瓶的表、带要认真检查,不得有漏气现象。 1)倒链、千斤顶使用前,必须检查、校验,不合格不准使用; 2)认真检查钢丝绳绳套完整,无断股,打弯现象; 14 起重伤害 3)任何人不准在吊物下停留或行走; 4)固定倒链部位必须可靠,达到承担被起吊重量; 5)框架起吊后必须固定良好,禁止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在本体内 2)进入本体,一律使用工具袋(包括焊工的焊条头,全部入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