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音乐实践,很难获得直接经验,离开了直接经验,就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一、在节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节奏教学是音乐的灵魂,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被称为音乐的骨骼。任何音乐都有鲜明的节奏,在教学中,教师把日常生活和语言中所体验到的节奏引导到音乐中,通过拍击实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能力。
针对一年级教材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性,选择有趣味性、学生广泛喜爱的游戏,把音乐知识技能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充分自由表现自己的主角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例如:学习《同唱一首歌》一课时,我让每个同学按节奏说出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名字,拍击下来,读给大家听。这样,学生很快的就能准确的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读出名字。之后,我又让四个同学一组,以打花巴掌的形式拍击出本组四个同学的名字节奏,然后根据歌曲中的歌词,自编歌词。以小组擂台赛的形式分组进行表演。同学们的表现欲望都很强烈,每个组都有不拿第一不罢休的气势。这样,全体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活动中不仅学会了歌曲,又能在巩固了节奏的同时,创造出了新的歌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在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这样,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为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在欣赏教学中,采用听、想、视、画、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置身于音乐的美好境界中。音乐的旋律和节奏都体现了一定的流动性,教学中抓住学生好动的特点,把动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去感受、体会和表现乐曲的情绪和内涵。如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让学生随音乐进行表演,当听到马蹄声由远及近欢快的旋律时,模仿蒙古小姑娘做应肩、耸肩、挤奶等的动作。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实践,乐曲的情绪、速度很容易地被学生掌握。
三、在歌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教学是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在歌曲教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打击乐器头饰等,即可以起到辅助伴奏歌曲的作用,又可以在伴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如《理发师》的教学,可加上适当的头饰,沙锤、双响筒,以动作辅助,让学生边唱边演,一切都在愉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培养了乐感美感,而且也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如《牧童》这首歌曲,宛如一幅画,绘声绘色地再现了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在教唱时,我先让同学们读歌词,然后自己拿出画笔,让他们根据内容自己做画。看似较长的歌词,在学
生的画笔下一幕了然。这样生动地表现了歌曲的场面和意境,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歌曲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创造,贵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妙用。总之,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很多,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面向全体学生,探索恰当的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