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Engineering·65·HeterogeneousFeedbackResearchon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SystemtoNewMomentumofEconomicGrowth产业结构升级系统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异质性反馈研究李昊淤LIHao曰范德成于FANDe-cheng(淤天津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222;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淤SchoolofManagementScienceandEngineering,TianjinUniversityofEconomicsandFinance,Tianjin300222,China;于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arbinEngineering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摘要院本文首先运用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对产业结构升级系统对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出六个全要素生产率、高新技术人才比重和研发支出调控变量的调控因果链;之后,以我国经济四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以上调控因果链进行相关分析。结论表明:由于制度安排的不完善和资本生产率较低,仅东北区域的技术进步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中部区域由于省际交流不足,西部区域由于产业生态环境不佳,技术进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西部区域能够依托“一带一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Abstract:Firstly,thispaperusedfeedbackloopstructureanalysismethodtosimulatethefeedbackof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systemtothenewmomentumofeconomicgrowth.Wesummarizesixregulationcausalitychainsrelatedtothetotalfactorproductivity,theproportionofhigh-techtalentsandresearchanddevelopmentexpenditure.Then,takingtheChina'sfourmajoreconomicregionsastheresearchobjects,weanalyzethecorrelationoftheregulationcausalitychainsabove.Theconclusionshowsthat,becauseofimperfectprovincialexchangesinthecentralregionandthepoorindustri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ewesternregion.Westernregioncanpromotethedevelopmentofnewandhightechnologyindustryandthe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relyingonthe\"onebeltandoneroad\".关键词院产业结构升级系统;反馈环结构;调控因果链;异质性;相关分析institutionalarrangementsandlowcapitalproductivity,onlytechnologicalprogressinthenortheastregioncanpromote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laborproductivity.Thepromotionoftechnologicalprogressonhigh-techindustriesisnotobvious,duetoinsufficientinter-Keywords:industrialstructureupgradingsystem;feedbackloopstructureanalysismethod;regulatingcausalchains;heterogeneity;correlationanalysis中图分类号院F062.9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20)05-0065-060引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当前我国经济正处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讲,从以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和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为新动能的产生奠定基础。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中一项管理对策实施后,通常会出现反直观的后果,这是建立在静态的还原论基础上的分析方法所不能解释的。因此要了解社会经济系统行为的负载型,找到政策作用的杠杆点,在分析过程中,首先必须认清系统内部的反馈环结构。因此,本文运用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对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下产业结构升级对新动能的反馈展开研究。1文献综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刘淑春[2]提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实现双轮驱动,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提升数字技术对三大产业的融合度与渗透力;同时,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动力,已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动能,而且根据王蕴和阙澄宇等人[3][4]的研究,近年来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阶段,全要素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持续提高。经济增长新动能,包括持续对外开放[5],信息经济和智能经济的发展[6],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等等[7]。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吴梓境和张波[8]等人指出,“产业升级”基金项目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业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和“土地财政”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产业升级可以减弱政空间互动演化关系:直接溢出和反馈效应”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赵昌文[9]指出高技术制造业和(71703016)。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成为产作者简介院李昊(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财经大学,博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主要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优化;范德成(1964-),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因此,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本文男,山东德州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包括对外开放、接下来也着重对这几点进行分析。研究方向为管理系统工程。·66·价值工程关于系统方面的研究,王慧敏和洪俊等人[10],在研究对复杂系统进行反馈环结构分析,以揭示系统及其发首先要解决问题是该系统结构中共含多资源系统时,运用“压力原状态原响应”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生与发展的原因,计算系型,刻画信息流、物质流、政策流等在四个子系统之间传递少反馈环。本文应用树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算法,与互动的过程;胡玉玺和吴晓磊等人[11],在研究湿地生统结构所含的全部反馈环。计算系统的树枝向量行列式: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时,运用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耦合问题。因此,针对系统问题的研究,系统动力学仍是最佳的选择,本文也将选择系统动力学中的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与各新动能之间的关系。综上,本文基于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其中[12],a12=(R1,+A12,+A121,L2),a13=(R1,+A12,+A121,+结构升级动力系统,构建反馈环结构流图,通过子系统反A1211,L3),a14=a14’+a14’’=(R1,+A11,+A111,+A1111,L4)+(R1,+馈环结构分析,确定个反馈环的关键变量、调控变量及调A12,+A111,+A1111,L4),a21=(R2,+A21,+A211,+A2111,L1),a23=(R2,控因果变量,找到政策作用的杠杆点,为生成促进我国产+,L3),a24=(R2,+A21,+A11,+A111,+A1111,L4),a31=a31’+a31’’=业结构升级动力系统发展的有效对策提供依据。(R3,+A31,+A311,+A1131,+A21,+A211,+A2111,L1)+(R3,+A32,+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结构流图的构建A321,+A1121,+A21,+A211,+A2111,L1),a32=a32’+a32’’=(R3,+A31,+2.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结构流图的反馈环结构A311,+A1131,+A21,+A12,+A121,L2)+(R3,+A32,+A321,+A1121,+A21,2.1.1系统流位流率的确定+A12,+A121,L2),a34=a34’+a34’’=(R3,+A31,+A311,+A1131,+A2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三次产业产A,+A1111,L4)+(R3,+A32,+A321,+A1121,+A21,+A11,+A111,11+A111,值是系统的核心,资源、劳动力和资本是系统的供给,投+A,),a45=(R4,+A52,L5),a51=a51’+a51’’=(R5,+A51,+A511,1111L4资、消费和出口是系统的需求,高新技术和研发投入是产+A,+A211,+A2111,L1)+(R5,+A52,+A51,+A511,+A5111,+5111+A21,业结构升级的新动能。因此,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确定我A,+A2111,L1),a52=a52’+a52’’=(R5,+A51,+A511,+A5111,+21+A211,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基本结构的五组流位、流率对,如表A,+A121,L2)+(R5,+A52,+A51,+A511,+A5111,+A21,+A12,+21+A12,1所示。A121,L2),a53=a53’+a53’’=(R5,+A51,+A511,+A5111,+A21,+A12,+表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流位流率系A121,+A1211,L3)+(R5,+A52,+A51,+A511,+A5111,+A21,+A12,+A121,+A1211,L3),a54=a54’+a54’’=(R5,+A51,+A511,+A1111,L4)+(R5,+描述流位变量对应流率变量A52,+A51,+A511,+A1111,L4)。土地剩余农用地L1农用地的减少量R1(t)(t)计算此行列式,得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结构包劳动力L2劳动力的增加量R21(t)(t)劳动力含:二阶反馈环7个,三阶反馈环14个,四阶反馈环26专科及以上劳动力比重L3(t)专科及以上劳动力比重的增加量R3()t个,五阶反馈环28个。货币供给量L4货币供给量的变增加量R4(t)(t)资本3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外汇储备L5外汇储备的增加量R5(t)(t)反馈环作用是系统发生动态负载变化最终的作用,随2.1.2通过逐枝建立各流率基本入树构建流图模型时间变化,促进反馈环和制约反馈环同时相互作用是系统根据系统实际,引入中间变量逐一建立表1所给流发生动态复杂变化。本文研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动力系率变量为树根的五棵流率基本入树:剩余农用地基本入统,分析反馈环构成的核心结构,由于回路有类似,因此以树T、劳动力基本入树T、专科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基下仅对部分二、(1t)(2t)三阶反馈环结构进行分析。本入树T、货币供给量基本入树T、外汇储备基本入树(4t)(5t)3.1农用地和劳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二阶反馈环结T,得到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如图1所示。构分析(6t)2.2反馈环结构的行列式计算图2中描述农用地和劳动力之间相互作用的负反馈(a)剩余农用地基本入树T1(t)ValueEngineering·67·(b)劳动力基本入树T2(t)(c)专科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基本入树T3(t)(d)货币供给量基本入树T4(t)图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e)外汇储备基本入树T5(t)·68·价值工程图2农用地和劳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负反馈环结构环结构,此负反馈环结构共有一个负反馈环、10个因果链,其中有1个负因果链,反映了农用地和劳动力之间相互的负作用。剩余农用地通过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第一产业产值来影响劳动力,这一环节存在关键变量A2111农(t)业劳动生产率和调控变量A3111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存在(t)一个调控因果链。劳动力通过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来影响第二产业产值进而作用于剩余农用地,这一环节存在关键变量A1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调控变量A1121高新技(t)(t)术人才比重、A3111全要素生产率、A13人为因素,同时存(t)(t)在三个调控因果链。3.2货币供给量和外汇储备之间相互作用的二阶反馈环结构分析此反馈环结构中共有11个因果链,全部是正因果链。货币供给量通过影响进口额和进出口差额,带动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从而影响外汇储备,这一环节中存在关键变量A1111进出口差额、A51国际收支差额,调控变量A5211(t)(t)(t)出口额,存在一个调控因果链。假设当外汇储备增加的时候,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增加,人民币汇率提升,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图3)3.3农用地、货币供给量与外汇储备之间相互作用的三阶反馈环结构分析此反馈环结构中共有17个因果链,其中有1个负因果链。其中包括三个环节:剩余农用地对外汇储备的作用、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作用、货币供给对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剩余农用地通过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引起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这一环节中存在关键变量A2111(t)农业劳动生产率、A5111(t)出口额、A51(t)国际收支差额,调控变量A3111(t)全要素生产率、A3112(t)R&D支出,存在两个调控因果链。货币供给量通过影响进口额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来影响第二、三产业产值,从而引起农用地的变动。这一环节中存在关键变量A111(t)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和调控变量A3112(t)R&D支出,同时存在一个调控因果链。(图4)4反馈环结构调控变量及其调控因果链的综合分析以上反馈环结构分析揭示,系统的对策总是与相对少量的几个关键变量联系着,调控变量通过调控因果链影响着反馈环关键变量,从而调整着系统的动态结构与相应的动态行为。以上分析得出的控制变量有A3111(t)全要素生产率、A1121(t)高新技术人才比重、A312(t)教育制度、A5211(t)进出口额、A3112(t)R&D支出,其与相应关键变量构成的调控因果链共有10个。表2中列出了经济增长新动能反馈的6条调控因果链。之后,将对这些关系进行异质性相关分析。4.1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反馈分析首先,根据DEA-Malmquist指数法估计31个省市2001年~2017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别从四大经济区域入手,分析其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局分地区年度数据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中可见,仅东北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劳图3货币供给量外汇储备之间相互作用的正反馈结构ValueEngineering·69·图4农用地尧货币供给量和外汇储备之间相互作用的负反馈结构表2反馈环结构调控变量及其调控因果链调控变量A3111全要素生(t)产率A1121高新技术(t)人才比重调控因果链A3111全要素生产率寅+A2111农业劳动生产率(t)(t)A3111全要素生产率寅+A1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t)(t)A1121高新技术人才比重寅+A1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t)(t)A3112R&D支出寅+A1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t)(t)A3112R&D支出寅+A111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t)(t)A3112R&D支出寅A5211进出口额(t)(t)A3112R&D支出(t)动生产率具有相关性;其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根据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东部区域仅海南省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关性,其余省市相关性均不显著;西部区域仅广西省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关性,其余省市相关性均不显著。根据相关的研究,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土地生产率和制度安排相关[13]。因此,东部区域、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存在一定的制度安排局限性,使得农业监督成本较高,导致部分地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受到了阻碍。同时,通过异质性相关分析,发现在四大区域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均具有相关性,因此,资本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会共同作用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东部区域和东北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具有相关性,且东北区域的相关性更强,而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全要素生产率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相关性不显著。中部区域仅河南省全要素生产率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具有相关性;西部区域仅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具有相关性,其余省市相关性均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好,导致人才聚集,同时政府在落实对高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上比较积极,这样该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东北区域内,由于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东北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4],且技术进步的产业化进程良好;中部区域内,省际之间交流的局限性和管理水平的限制[15],使得技术水平的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西部区域内,由于生态环境和政府行为的局限性,以及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转型的特殊时期限制[16],技术水平的提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4.2高新技术人才比重的异质性反馈分析对高新技术人才比重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中可见,在四大经济区域高新技术人才比重表3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农业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东部区域-0.14666350.2553378**中部区域0.13491170.1196031东北区域0.3659841*0.555906***西部区域0.158136*0.02488287表4高新技术人才比重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东部区域Spearman相关系数0.8010619***中部区域0.7538403***东北区域0.5579976**西部区域0.8742271***·70·价值工程表5研发支出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进出口额和进出口额的Spearman相关系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进出口额Spearman相关系数0.8448965***0.7040624***0.8577193***东部区域0.8320089***0.727202***0.8856904***中部区域0.8064516***0.7476636***0.6714572***东北区域0.8085819***0.6229953***0.8748803***西部区域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都存在相关性,且东北区域相关系数相比较低。由此可见,东北区域高新技术人才劳动生产率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的影响最为明显[17],而东北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较弱,这制约了东北区域高新技术人才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4.3研发支出的异质性反馈分析分别对研发支出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进口额和出口额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中变量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统计局分地区年度数据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由表5可见,在经济四大区域内,研发支出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均存在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相近。研发支出状况会影响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而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运用科学知识创造科技成果并加以转化的过程。因此研发支出会带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变动。西部地区的部分公司由于自身原因和社会市场环境,存在严重的债务负担,这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额的增长。在四大区域内,研发支出与进出口额均存在相关性,且东北区域相关系数较低。东北地区由于地域限制,对外贸易程度较低,产业化程度不够。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带一路”的发展。5结论与对策5.1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与对策首先,东部区域、中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农业制度亟待调整:农业科技推广要形成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民间组织等多元的供给主体,同时,推行土地规模经营,这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还是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其次,提高各个地区的资本生产率,技术进步可以促进资本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改进,提高管理水平,还有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再次,加强中部地区的省际交流,注重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水平;最后,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生态环境,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管理,提高有关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5.2针对高新技术人才比重的对策东北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亟需增强,培育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加强高水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支撑体系,同时加强聚群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协作,以及企业与聚群外环境的沟通学习,进而提高高新技术人才的劳动生产率。5.3针对研发支出的对策首先,继续加强研发支出的投入力度,注重大城市辐射、大产业引领、大平台集聚、大企业带动、大项目支撑效应,积极推进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联合、深度合作;其次,优化西部地区产业生态环境,构建战略新兴产业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培育新兴产业,加速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再次,完善东北区域产业化法制体系,提高产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推进经营方式创新;最后,西部地区应持续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速进出口贸易。参考文献2019-07-02[1]东艳.院[J].经济学家,[2]刘淑春(携手推进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001).[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与政策供给(06):济管理,[3]王蕴,姜雪,盛雯雯52-61..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比较[J].宏观经化与资本账户开放?——[4]阙澄宇,2019(05李金凯,):5-11.—程立燕来自.高质量发展下如何推进汇率市场134个经济体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9,45(05):4-15,经济管理,[5]宁吉2019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汇聚共同发展新动能43.[J].宏观经济、[6]新动能培育的视角姜江.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01):5-6.[J].宏观经济研究,机理、思路、2018(对策———基于新高质量发展解析[7]师博,张冰瑶[J].上海经济研究,.新时代、新动能、11):54-63.2018新经济——(05)—当前中国经济地财政[8]吴梓境,张波,朱琳.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如何影响土:25-33.动态,[9][J].赵昌文财经科学,2019(04):94-105.色发展政策仿真研究[10]2018王慧敏,:5..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A].IMI研究洪俊,刘钢“水.-能源-粮食”耦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实证分析——[11]胡玉玺,吴晓磊,[J].中国人口马世昌,·郭啸,资源与环境,纽带关系下区域绿刘新儒.2019湿地(06):74-84.[J].经济地理,[12]贾仁安,2018沈小龙,38(07—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三生”空间.)系统运行全部反馈环关键因果链分析:173-180.2014法———,34以转型期火力发电系统实践为例(10):2675-2687.[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径[J].[13]魏巍,李万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路阳、大连[14]农业经济问题,[J].辽宁省发展改革委2012,10中国战略新兴产业,.:辽宁:28-35.2018(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沈41)际差异研究——[15]赵利民,2017,[16]35(李海波,06)—刘帅:80-81.:70-73.基于三阶段面板.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效率评估及省DEA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及路径———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舒小林.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J].贵州社会科学,201802):究———[17]126-132.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王鹏,王伟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5):83-9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