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3年4月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Apr.2013 V01.27 No.2 Sum No.92 第27卷第2期总92期 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焦婧,刘东,李亚文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网络中心,北京 100101) [摘 要] 网络教学在我国已成为现阶段重点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web 2.0技术的出现促进 了网络教学效果的提升。但是,最终影响网上学习者学习效果和行为的并非技术,而是网上学习 的直接体验,即网上学习的用户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研究网络教学的改进方法,这种方法 是在用户体验蜂窝图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教学的特点,构建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补 充图,基于该补充图详细阐述了网上学习的用户体验构成要素,以及它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和价值。 [关键词]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蜂窝图;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0310(2013)02—0027.04 A Research on Users’Experience in Honeycomb in E-learning JIAO Jing,LIU Dong,LI Ya—wen (Center of Network,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ring 100101,China) Abstract:E-learning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learning style nowadays in China.Web 2.0 has made e— learning more effective.However,it is not technology but learners’experience that will directly affect e-learning in the end.Ways to improve e—learning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sers’experience.On the basis of users’experience using Honeycomb,internet technology and e—learning’S characteristics,a supplemental diagram of users’experience with honeycomb is constructed.According to the supplemental diagram,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s,its values and application methods in e—learning on the Honeycomb model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 Key words:User experience;User experience Honeycomb;E—learning 今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的远程教育相比,网络教学 U 引舌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 高校中得到普及应用,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式教学方 式也应运而生。其中,网络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已成 为影响教育改革的性因素,在我国已成为现阶 段重点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的优势体现在:提供社会化的学习环境,支持灵活 的单独学习,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降低交互的成 本…。当前互联网正处于web 2.0时代,很多研究 成果已经证明,web 2.0对教学方式产生了深远影 响,并且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另一 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学习者将越来越少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教学是远程教育发展至 地关注技术细节和实现方式,最终影响他们学习效 [收稿日期]2013一o3—04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DJBll177)。 [作者简介] 焦婧(1981一),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刘东(1958一),女,辽宁省沈 阳市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李亚文(1967一),女,北京市人,北京联合大学高级工 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8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年4月 果和行为的将是网上学习的直接体验,即网上学习 的用户体验。目前在教育研究领域,已开始有学者 据web信息架构的三圈图发展出来的。当时web 2.0概念刚刚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用户体验蜂窝模 关注用户体验,比如衷克定 等曾使用用户体验要 素模型对网络课程进行了用户体验优化设计的实 践,效果良好。因此,我们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 发,尝试通过分析构建web 2.0时代的用户体验模 型,并研究其在改进网络教学方面的应用。 型更准确地表达了web 1.0时代网络产品的用户 体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改进,当前web 2.0 技术应用已经十分普遍,web 3.0概念也随之提出, 因此,构成网络用户体验的要素也应该有所发展, 所以在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互联网不 同技术时期的特点,对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构成要 1用户体验的理论基础 用户体验被定义为一种纯主观的在用户使用 产品(服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用户体 验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和工业设计 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提出并推广。 用户体验的理论与方法最早起源并应用于人 机交互设计中,如今在互联网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 应用。目前在用户体验相关描述模型中比较著名 的有Jesse James Garrett总结的web设计5层要素 模型和Krug的可用性定律,这些理论都用于指导 web界面设计实践。其中最著名的是Peter Morville 总结的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也 是目前最受认可的用户体验概念模型。其他还有 如Sascha Mahlke 提出的基本用户体验过程及研 究框架;Tullis和Albert总结了多种用于揭示用户 体验的可用性度量方法等等。 图1用户体验蜂窝模型 Fig.1 User experience honeycomb model 2网络体验模型的构建 用户体验蜂窝模型揭示了用户超越可用性需 求的更多体验需求,它以价值实现为核心,由有用 性、可用性、满意度、可寻性、可接近性以及可靠性6 个因素构成。图1是Peter Morville 在2004年根 素进行了补充。 2.1互联网发展与时代特点 互联网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web 1.0和web 2.0两个重要时代,且正逐步迈人web 3.0时代。 首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网络以一种轻 松散播秩序及从事各种电子商务的方式为人类及 社会带来重大改变,这类网络泛称为web 1.0,这一 时期出现了HTML等技术,其主要特征是以编辑和 产出网页为主,用户获取的是网站管理者提供的固 定内容,这是一个单向过程。典型的应用代表是门 户类网站,如新浪、搜狐和网易等。 web 2.0的概念是Time O’Reilly于2003年首 次提出的,随后web 2.0技术不断发展并推动网络 集群协作功能的不断完善,形成了web 2.0时代互 联网的主要特征,主要表现在交互性网站使用户的 角色发生了转变,即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浏览和使用 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者,实现了网站与 用户间的双向交流,总体来说,web 2.0与web 1.0 的最大差异之处在于它的交互性,其典型的应用代 表有博客和SNS社区等。 web 3.0目前还处于概念阶段,它包含了web 1.0和web 2.0的所有特征,其技术更加成熟,理念 更加先进,解决了web 2.0时代信息过量、重复和 低效率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这是一个实现人机 和谐会话的智能网络时代,其本质是深度参与、生 命体验以及体现网民参与的价值 。因此认为 web 3.0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智能性,这使用 户搜索和选择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是一个更加高 效的互联网,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创造性 思维的发展。 2.2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补充图 基于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并综合对web时代特 点的分析,构建了一个由这3个互联网时代组成的 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补充图。如图2所示。我们 在web 2.0时代的用户体验中增加了交互性,在 web 3.0时代的用户体验中增加了智能性。由于当 30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3年4月 身所在的位置,不至于迷航。对于网络教学而言, 可寻性指网络课程设计应当思路清晰,使学生在网 上学习的过程中随时知悉学习进度和学习任务。 能力,可以应用于网络教学课程设计或网上学习过 程用户体验调查研究等具体工作。 也就是说,网络教学体验的可寻性主要包括学习地 图和教学任务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可以在网络教学 效果改进中得以应用,特别用于关注网络教学的学 习体验,主要应用价值如下: 1)基于用户体验蜂窝模型进行网络教学研究 有利于直接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用户体验,从提 升教学效果的角度来说,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更 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基于用户体验蜂窝模型进行网络教学研究 有利于对学生群体进行分组研究,深入研究网络教 学的学科特点。 3)基于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网络教学体验描 述框架可以作为网上学习的用户体验调查问卷设 计框架。 4)用户体验蜂窝模型可以作为网络课程的设 计框架,用以提高网络课程的用户体验。 可获得性,原指要求网站信息应当能被所有用 户获得,这个是专门针对残疾人而言的。对于网络 教学而言,即要求网络教学平台或资源能被所有学 生获得,一方面包括正常学生和残疾学生,另一方 面也包括在校学生和不在校的学生。也就是说,网 络教学体验的可获得性应该包括无障碍学习和异 地学习两方面内容。 交互性,则是根据web 2.0的特征,在网络体 验模型中新增的用户体验要素。在网络教学中,主 要包括与网上学习相关的交互模式(同步、异步)、 交互形式(视频、音频、文本)和交互工具(微薄、QQ 等)三方面内容。 基于用户体验蜂窝模型的网络教学体验描述 框架构建过程综合了web 2.0时代的技术特征和 网络教学的特点,具备了全面描述网络教学体验的 [参考文献] [1] 欧阳荣华.教育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2] 衷克定,吴迪.网络课程用户体验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索[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11,3(215):63—68. [3] 邓胜利.国外用户体验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8(3):45—44. [4] 孙立会.互联网的过去(Web1.0)、现在(Web2.0)、未来(Web3.0)对改善学习方式的影响[J].现代教育技术,2009 (19):7—8. [5] 黄荣怀,张进宝,董艳.论网络教学过程的四个关键环节[J].中国电化教育,2003(192):61—64. (责任编辑柴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