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标准条件试验、未掺外加剂的砼称(基准 )砼 。 2、TB10424-2010标准规定基准混凝土和受检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80±10)mm的用水量为最小用水量;
3、外加剂掺量以外加剂占水泥或胶凝材料质量(百分数表示 )。 4、在砼坍落度基本相同,基准砼和受检砼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砼单位用水量之比称为(减水率 )。
5、TB10424-2010标准规定外加剂任何(新选货源)和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产品达(6 )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要进行全项检验一次。
6、外加剂检验采用( 60 )升单卧轴式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拌合量应不少于( 15 )升,不大于( 45 )升,搅拌( 3 )分钟,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 2-3 )次再进行试验。 7.外加剂取样数量不少于( 0.2 )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量 。
二、单选:
1、GB8076-2008中高效减水剂和泵送剂砼性能指标试验时的用水量,应使砼坍落度达( A )。
A、210±10㎜ B、80±10㎜ C、200±10㎜ 2、GB8076-2008标准规定,检验同一种外加剂的任意项目拌和混凝土的批数为(B ).
A、2批 B、3批 C、 4批 D、1批.
3、TB10424-2010标准规定,检验外加剂的水泥宜为( D )。 A、硅酸盐水泥 B、基准水泥 C、42.5硅酸盐水泥 D、工程用水泥
4、TB10424-2010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检验项目比高效减水剂多一项( A )。
A、甲醛含量 B、凝结时间差 C、收缩率比 D、1h经时变化 5、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粒化矿渣质量系数K( A )。 A、K≮1.2 B、K=1.2 C、K≮2.0 D、K≯1.2 6、用于混凝土的磨细矿渣比表面积不小于( D )。
A、400m2/kg B、500m2/kg C、550m2 /kg D、350cm2/kg 7、矿物外加剂取样应随机取样,保证代表性, 每样总质量不少于( B )。
A、15㎏ B、12㎏ C、6㎏ D、10㎏
8、在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 A )计算。
A.可溶碱量 B.总碱量 C. 可溶碱量的1/2
三、多选
1、引气剂施工检验是按同厂家、同编号,同出厂日期的产品( AB )。 A.每5t为一批 B.不足5t时也按一批计 C. 每50t为一批 D.不足5t不检
2、混凝土外加剂拌和采用符合JG3036要求的公称容量为60L的单卧轴式强制搅拌机。搅拌机的拌合量应 ( AC )
A.不少于20L B.不少于30L C.不宜大于45L。 D.不宜大于50L。
3、为计算混凝土中有害物质含量矿渣粉和粉煤灰全项检验应包括( A B )。
A、Cl—含量 B、碱含量 C、甲醛含量 D、游离CaO 4、混凝土外加剂不适应性主要现象为( ABCD )
A、初始坍落度小 B、坍落度损失快 C、离析、泌水、粘聚性差 D、外加剂用量增加。
5、TB10424-2010标准规定减水剂现场常规抽检项目为( ABC D ) A、减水率 B、含气量 C、压泌水率比 和 压力泌水率比(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 D、抗压强度比 高性能减水剂分为( ABC ) 。
A.早强型 B.标准型 C.缓凝型 D.引气型
四、判断
1、为改善和易性掺外加剂时,可不改变基准砼配合比,掺用外加剂后能提高砼拌和物坍落度,其强度基本不变( √ )。
2、加压至10s时读记泌水量V10,加压至140s读记泌水量V140 (√ )。 3、为节约水泥掺外加剂时,保持坍落度、水胶比、砂率不变,同时减少水和水泥用量,适当增加砂、石料(√ )。
4、外加剂拌和时,采用5~10㎜,10~20㎜两级配比例时,其比例应为60%:40% ( × )。
5、为提高强度掺外加剂时,在基准砼配合比基础上,保持坍落度基本不变减少用水量,保持砂率基本不变,适当增加砂、石料( √ )。 6、外加剂最大使用掺量应在厂家推荐掺量范围内选定(√ )。 7、同一种外加剂的混凝土试件宜在7d内的相同时间完成( × )。 8、铁路混凝土工程外加剂掺量是以外加剂占胶凝材料质量的百分数( √ )。
9、铁路混凝土工程外加剂掺量是以外加剂占水泥质量的百分数( × )
10、冻融环境下,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3%( √ )。
五、简答题
1、如何分析试验室掺外加剂配合比到现场不适用原因?
答: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更取决于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混凝土配合比; 1)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2)水泥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碱含量、进场时间等对外加剂的影响;
3)粉煤灰与外加剂的适应性; 4)气温、风力对外加剂的影响; 5)骨料的影响。
2、解决外加剂与水泥不相适的对策。
答: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是个错踪复杂的问题,应根据情况,以试
验为基础,分析原材料品质变化情况,适度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高外加剂用量。外加剂品种要与季节、条件相适应。
当发现新拌砼异常时,应先检查砂石料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无变化;检查水泥化学成份和矿物掺和料需水量比、烧失量等有无变化。 当怀疑外加剂品质变化时,首先进行水泥净浆或砂浆流动度试验,判断品质变化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