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查
-—以亳州市为例
一.研究意义
(一)文献回顾
国外相关研究
刘易斯的理论模型、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和康纳德等人的“推—拉”理论模型等主要用于解释劳动力外流现象的理论同样可以用来解释农民工回流现象。这是因为对于回流者来说,他们同样必须考虑流动的成本和收益,只有当他们认为回到农村获得的收益大于他们现在在城市所获得的收益时,他们才会做出回流的决定。20世纪80年代后,国外关于农民工回流的理论又被重新提出。他们大多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有所创新。通过对瑞士、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农民工回流现象的分析,构建了一个个体谋求福利最大化的长期模型。他认为农民工之所以回流是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家乡和城市的相对价格之比,二是基于迁移者本人的主观偏好,三是在城市积累的能在农村发挥显著作用的人力资本.斯塔克和泰勒通过对墨西哥和美国移民之间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产生回流的重要原因在于降低相对的贫困感。他把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城市期间积累的同样的人力资本和储蓄在流入地的收益要比流出地高,二是在城市没有找到很好的工作,三是在流入地的生活成本要比流出地高.
国内学者研究成果
白南生、何宇鹏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在决定是否回流时的考虑往往不是单因素的,而是多重原因的共同作用。因此,张斐(20认为,农民工外出流动或返回家乡都是农村推力和拉力、城市推力和拉力这四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博弈的结果。如果(农村推力—农村拉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0,农村人口就会从农村流向城市;反过来,如果(农村推力-农村拉力+城市拉力—城市推力)<0,与外出相反的返乡回流现象就会发生。高强,贾海明指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回流正是对“推—拉”理论一个很好的例证。
归纳起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因失业而返乡,这一原因占第一位;第二,因家庭和个人原因而返乡,包括照顾老人、婚育、生育、健康状况、年龄等;第三,“推拉”效应、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歧视制度、国家实施惠农政策原因;第四,因创业而返乡
(二)研究内容
创业现状:1.回乡的创业者具备技能情况
2。回乡的创业者创业规模
3。创业者创业集中地点
4。创业方式及创业力量
创业条件:1。政府支持
2。资金来源
3.创业环境
(三)项目意义
1. 农民工返乡创业符合新农村建设目标
2. 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小了城市就业压力
3. 农民工返乡创业缩小了城乡差距
二.研究方案
(一)基本概念
农民工:指进城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
返乡创业:返回家乡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现状:即当前的状况
调查:进行了解,考察
(二)主要维度子维度
创业现状 掌握技能情况
创业地点
规模
创业方式
创业条件 金融支持
创业力量
政策
政府项目
创业教育
创业培训
基础设施
商业环境
创业态度
创业愿景
创业素质
打工经历的促进
回乡前的工作条件工资状况
职业身份
单位运行状况
工作环境
工作松紧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