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备战高考的日子

来源:尚车旅游网
《备战高考的日子》

《备战高考的日子》,看了之后真的是不能平静,自己也刚刚带完毕业班,虽然不是班主任,可是对照那位班主任刘碧源老师自己对于能否称得上毕业班的老师有点犹豫了?难道就仅仅因为他是班主任吗?他对学生的爱可以说是全身心的,为了自己的学生,甚至自己的儿子因为他只想着班里的学生而煤气中毒差一点留下后遗症。我曾经因为报道为了学生忽略自己家庭的某些老师而对他们有所看不起,我认为作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学生,更要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也曾经对学生对同事讲过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我会选择家庭,如今我依然会很坦然的作出这样选择,可是对于书中的刘碧源老师我由衷得佩服,准确得说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驾驭是如此的游刃有余,他的学生和我们的学生一样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可是他能把“孙悟空”似的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身边,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把他作为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这怎么能不是个优秀的老师?面对今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刘老师能够面对素质教育而高考不败,里面提到的主旨不错:无论怎样来进行素质教育,高考考核几乎一刀切对于学校和老师依然不会消褪,它依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不是吗,素质教育改了多少年了,对学生减负了多少年了,甚至如今连高考状元也不再公布,高考成绩越来越进行保密,可是高考好的的学校不是依然受领导重视,家长景仰吗?诚然书中的这个学校是个省级重点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基本上都不错,可是我们这样的学校是“瘸子里面拔将军”,他们里面也会有水平不高的学生呀,而且书中

1

也说为了照顾各方面的关系学生也人参差不齐,更何况他们是省级的重点中学,还不是趋之若鹜?可是高三刚开始他们的目标就已经定下了,高考上线百分百,而他们的百分百还不曾算专科?我叹言!我们什么时间会有如此地豪迈?可是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学生,刘老师几乎做到了。只所以说几乎,是因为他班还有一个学生放弃了高考,因为那位学生压力太大,差一点自杀,没有生命危险就是万事大吉了。说起来可笑,他的这位学生叫林雄,林雄的母亲是刘碧源老师儿子(正在读初中)的班主任,那位母亲为了儿子的成材不惜一切,从初中就给儿子灌输成绩决定一切,儿子也挺听话,十分用功,以至于到了高三睡眠时间少得可怜,早读的时候都是站着读书,不然就会睡着,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过问,母亲为了能在高考中给儿子加分,所以利用自己是儿子班主任的儿子的班主任的这种关系让读高三的儿子当个劳动委员,刘碧源心里很清楚,这个劳动委员到了高三是个非常清闲的官职,可这样也会有机会有名分地到时争取优秀班干部好高考加十分。刘老师本意不想给他这个职位,可是儿子在她手下,何况妻子念叨个不停?再说他想可能有了这个职位林雄的心里压力就会有所降低,所以就答应了,哎!什么时候都会有交易?真的是没办法!或许这个时候老师才会有点作用吧!可是即使这样也没有解救了林雄同学,因为他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看到同位成绩进步的幅度大,自己就坐不住要求老师给自己调位。再加上自己的母亲不对自己的学习时间的不放松,以至于后来到了崩溃的地步。虽然刘老师作了许多努力,也曾对林雄的母亲提过不少建议,可是面对这个结果他还是心

2

里有种苦涩之感,哎!如果有这样的学生哪位老师能够释然呢?

看着书中的林雄,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带复读班时候的一位学生,可巧的是他也姓林,不同的是他没有了父亲,母亲远走高飞了,留下了他和哥哥跟着奶奶生活,而哥哥又去遥远的外地去打工,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养成了他那怪异的性格,虽然一个班人数比较多甚至达到了百人,可是两三节课之后我就认识了他并且认识了他的怪异。我上课总想让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可是这几节课下来他几乎不曾看一眼黑板,何况他就坐在教室第一排的角落里,更何况我虽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好的优秀老师,可也对自己有那么一种自信,自信自己的学生听了自己的课会比较愉悦地增长知识,而这位同学竟然是这种态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态度,我恐怕这种情况长期下来他的复读生活又会浪费一年,老师的板书毕竟重要呀,如果他的自学成功的话那么他来学校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一次下课之后我单独找了他,可是当我只说了句你上课为什么不看黑板?还没有再说别的时候,他就一脸冷冰冰地申辩说:“老师,别说你,就是清华北大的老师来讲课,我想听的就听,不想听的就不听”,我真的无话可说走了。后来找班主任了解了一下,本相一起商讨对策,可是听到班主任(经验丰富)的介绍,曾经因为想调宿舍而要挟领导,我无语了。或许我真的无能为力,所以除了对他小心翼翼地关注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他和林雄差不多,心里只有自己,就像满身长满了刺的小刺猬一样,不能和人相处,其他同学稍不注意就会让他大动干戈,后来也没有考上吧?如今想想,如果他遇到了刘碧源老师会不会比较好些呢?

3

这是刘碧源老师上班会课时内容:

提出了四字要求:狠抓一个“紧”字。要求抓紧课内课外学习时间,把自习课时间的利用当成考试来进行,谁都知道,在考题面前没有人会懈怠。突出一个“勤”字。勤练、勤问,主动自觉地进行薄弱科目的补缺。强化一个“忍”字,给自己设防火墙,自觉绝缘于与学习无关的刊物、棋牌和电子游戏。落实一个“静”字,自习课安静,内宿生在规定的休息时间里保持安静,保证睡眠。

常言道:百人闻道,十人悟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闻道不去悟道的是常人。闻道又能悟道的是非常人。悟道又能行道的是超常人。今天起,人人都做闻道后能悟道又能行道的超常人。放弃当前的亚洲足球十强赛,放弃明年的世界杯。

这是书中刘老师找了两位同学对于学习作出的总结:

第一个是进步幅度比较大的同学张环环经验介绍:我的“坐功”主要是“心坐”,第二是屁股坐。“心坐”是坚持远离课外书,家里的休闲书籍全部打包封存,也坚持不再搞音乐伴奏看书。MP3时储存的歌曲全部删除,存入英文课文。把精力百分之百地集中到学习上来。把每节自习课时间都当作考试时间来抓紧。坚持每节自习课前给自己定学习任务和指标。改变过去自习课顺其自然,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愚蠢做法。学会给自己定量,学习才有紧张有节奏有效率。这样,我达到了老师的要求:“坐得下来,钻得进去”,使自己真正地在课桌前坐稳了。我的“吸星大法”是吸时间、吸知识,就是生活简单化,学习行动军事化。抓紧一切闲散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找

4

问题问老师问同学。通过解题、问题到最后更正答案三个步骤,把知识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争取在高考考场上,我能做到拳开路,腿得分,摔得胜。

第二个是成绩一直比较优异的学习委员骆平安,他一下讲台讲的就是: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中对“独孤九剑”是这样描述的:“独孤九剑”共九式剑法,剑法均为攻招,有进无退,有攻无守。其剑法精妙,料敌先机,攻敌要害,又无式可寻,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势。于是自然不败。向金庸先生学习,我也有“平安九剑”,剑法第一招:学科平衡。人体平衡要摔跟斗,内分泌失调会长青春痘。学习也一样。对付各个学科的学习,一定要讲究平衡。因为高考总分中,没有哪一科的成绩可以替代其中另一科的得分。水桶短了一块木板,蓄水量就上不去。要学科平衡,不能在时间和精力上搞平均投入,要偏重于薄弱科目和自己不太感兴趣的科目。因为这些科目有更大的提高空间。把它们拉上来,总分提高更快。剑法第二招:深挖洞,广积粮,欲称霸。注意知识积累,特别是语文英语,不搞突击不搞会战。语文英语我是学习抓紧天天见。剑法第三招:抓紧练好基本功。抓紧抓好基础题的练习。高考竞争,解题的切入点往往是从基础知识入手,然后进入题干的核心,以至最后破题解题。没有基础,能力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基础就没有尖端的攻克。抓基础就是内力修炼。有雄厚的内力才能应付万变的考题,稳中求胜。所以,我从来不敢对基础题不屑一顾。剑法第四招:端正做题在态度。做题不要只求速度、数量。应该不挑肥拣瘦不放小抓大。争取做一道题能真正解决一道题。一些题目的完

5

成过程最好写下简要的解题分析,这样做,虽然解题速度慢了,但是能在解题的进程中获得能力。剑法第五招:考试以后认真追究错误原因。不要用简单地“看错了”为自己开脱。要检查自己的基础知识是否已牢固掌握,能不能熟练运用。对老师的错题解析认真做笔记。查查自己平时的训练是不是已经坚持严谨。严谨的态度能减少失误,熟练运用知识能赢得时间。剑法第六招:随时反思总结。学习网易老总丁磊,学习他“哪怕摔跤了也要抓一把沙子”的做法。这就是总结,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总结提高。剑法第七招: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所以要像品茶那样省题,细细地读出题目的“弦外之音”。特别要杜绝对似曾相识的题目一见钟情而迷失解题的方向。剑法第八招:永远充满激情。备战高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长期的拼搏中遇到困难很正常,绝不轻言放弃。剑法第九招: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坚持抓紧学习也抓紧休息,对休闲放松的机会绝不放过。从休息中得到清醒的头脑,要休闲放松中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清醒的头脑加上良好的学习状态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了这九招剑法,于是做到,我心不败,我亦不败!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