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加快,建筑行业在飞速发展。城市建设中建筑物日益向高层发展。如何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恐怕这是每一个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而在建筑施工中,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生命根基,只有做好基础工程的施工,才能完成高品质的工程。所以本文简要解析一下建筑浅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建筑;浅基础;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一般把地基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直接利用天然土层的称为天然地基。当工程所需地质天然地基土质不能满足时,需要经过人工经过加固等方法处理后才能修筑基础,这就被称为人工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不同,施工所采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基础结构也不尽相同。当基础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宽度或小于 5 米,称为浅基础,下面将简要谈一谈浅基础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方法。 常见刚性浅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解析 (一)毛石基础
利用未经风化等侵蚀,强度较高的毛坯石石砌筑基础称为毛石基础。具有强度较高、抗冻、耐水耐侵蚀和经济等特点。毛石基础的断面一般阶梯形,常作砖基础的底层与砖基共用。每一阶梯最好使用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其宽度及台阶高度都不应小于 400mm。
1.毛石基础施工流程如下:
验槽→选材(毛石、毛料石)→定位、放线→组砌毛石→清理。 2.毛石基础施工要点:
(1)毛石基础砌筑要采用饱满的砂浆用铺浆法砌筑铺浆法,砂浆饱和度要大于 80%。
(2)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皮石块要坐浆,将石块的大面向下,毛石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要采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3)毛石基础要分皮卧砌,各皮石块间要经敲打修整使能与先砌毛石基本吻合、搭砌紧密;毛石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要采用先砌外面侧立毛石,后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中间不得有尖石倾斜向外的石块、尖石向下的石块和仅在两端搭砌的石块。 (4)毛石基础石块间不要有相互接触现象,灰缝厚度为 20~30mm,。石块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石块嵌实,不可以采用先摆碎石块后塞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方法。
(5)毛石基础的扩大部分,如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石块的 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对于基础临时间断处,应留阶梯形斜槎,其高度不要超过 1.2m。 (6)毛石基础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均匀分布,毛石基础同皮内每隔 2m 左右设置一块。拉结石长度应与基础宽度相等;如基础宽度大于400mm,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拉结石长度不小于基础宽度的 2/3。 (二)砖基础
砖基因其就地取材、价格低、施工简便的特点,在温暖干燥的地区被广泛应用。
1.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选砖→砖浇水→校核放线尺寸→选择砌筑方法→设置皮数杆→砌筑→清理。
2.砖基础施工要点如下:
(1)砖基础大放脚、基础墙。大放脚有等高式和问隔式,即等高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两边各收进1/4 砖长(60mm);间隔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及一皮砖,两边各收进 1/4 砖长(60mm),但最下面应为两皮砖,如图 -1 示:
(2)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即一皮顺砖与一皮丁砖相间、上下皮竖向灰缝相互错开 60mm。砖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
(3)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宜为 l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80%。
(4)砖基础底面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 (三)混凝土与毛石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坚固,耐用,防水,刚性角较大时,可随意改变形状的特点,常用于地下水位高,冰冻的影响建设中。加强混凝土基础方面比1:1-1:1.5,实际使用基地基础截面梯形或阶梯。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为了节约混凝土用量,在浇筑混凝土时,
加入粒径不超过300毫米的毛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20%30%,这种基础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投料时应注意毛石周围应包有足够的混凝土,以保证毛石混凝土的强度。 二、常见柔性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上载者200毫米,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毫米警笆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100毫米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5mm可以调节,以保护受力钢筋不锈蚀。 (一)独立柱基础
常见独立柱基础形式有矩形、阶梯形、锥形等,如图 -2 示: 1.独立柱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即清理→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独立柱基础的施工要点如下:
(1)清理和缓冲浇注,除去表面的灰尘和干扰的表面:完成的基础槽开创性的,不得积水垫层混凝土施工,应进行立即的垫层砼振动致密,表面光滑,不干燥的土壤。
(2)钢筋绑扎完成后的垫层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线后的表面的弹性线钢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泄漏扣柱插入筋钩45°绑扎必须与背板连接点的一部分从背板都必须绑在最后的顶部均达到50mm带箍带先马镫的基础50mm处排骨,高程控制的肌腱和定位筋,柱钢筋上再次抨击定位腱,向上和向下的马镫和定位完成后,柱箍
筋绑扎钢筋调整到位“井”绞刑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的箍筋保证柱钢筋不变形没有偏差,这两个定位筋基础混凝土后倾,必须进行更换。增强绑扎好搁置底部和侧面的塑料垫片的保护层,焊盘间距不得大于1000mm(可根据确定的设计钢筋直径),以防止露筋的质量缺陷。注意在同一时间完成钢筋的保护,不得任意碰撞钢筋,钢筋移位。
(3)成立模板:紧接完成后的钢条带和专业建设模板安装,模板使用小钢或木模架管或木加固。
(4)清理: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
(5)浇筑混凝土连续浇注混凝土层,并要求不破以上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加强了正确的位置,以确保第一个厚厚的混凝土浇筑一层50l00mm固定钢筋。步骤类型的基础上,订购一个高度整体浇筑每浇注完成一个步骤暂停半小时将它沉入水中,然后浇上层;层状材料,每一层的厚度振动器有效振动的长度,以防止在材料太厚,振动器不实或漏振。避免碰撞振动器预埋件,预埋地螺栓,防止预埋件的移位。
(7)模板拆除:侧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在拆卸,拆模板被损坏由专人检查混凝土拆模前,从侧面的顺序拆除撬棍和删除,且不得用大锤击中或撬棍不分青红皂白撬,避免混凝土角落破坏。
(二)条形基础
1.条形基础的施工过程中,清理→混凝土垫层→清钢筋绑扎管理→→支设模板→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混凝土配合比混合→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2.条形基础的施工要点如下:
(1)当基座高度为900mm或更小,插入肋延伸到该底座上的底部的钢筋的在线,并在最后的直的钩;当高度的基础上,位于列四个角更大简单地延伸,应该伸到基底部,而其余的锚固长度的插入筋可以加强。插入肌腱伸出的长短来决定的基础部分,应强制柱和钢筋的规格。
(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长期通过设置方向的t形,l形,十字路口沿的重要力来增强。
(3)浇筑混凝土,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预留孔,管道有无不走动的情况,已发现有变形,走路或移位立即停止浇筑,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继续浇筑。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建筑工程浅基础工程的施工的工作,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流程进行,此外也要求技术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施工技能,这样才能为更好的从事施工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建国主编,建筑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