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堂
宿迁市泗洪县龙集中学 朱晓清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在校时间逐渐缩短,教育质量也有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农村中学,随着生源的逐步减少学校的业绩也严重下滑。现如今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到减负不减质,我们就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打造有魅力的、高效的课堂,充分展示教师的魅力、学生的魅力、课堂的魅力。让学生向课堂要效率,让学生主动学习寻找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的每个四十五分钟都过得充实。
【关键词】魅力课堂 效率 农村中学 思想品德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学生的负担也在不断减轻,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质疑。现如今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到减负不减质,我们就要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因此打造有魅力的、高效的课堂势在必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的走进课堂,从而提高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效率。在不少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仍然被认为是一门文副科,殊不知思想品德课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农村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家庭的教育,思想品德课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方面起着基础作用。打造魅力的高效课堂,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提升教师个人的魅力
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提升个人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或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师的个人魅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老师有
1
良好的修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善良与慈爱等。如果一名老师有独特的育人能力和渊博的学识,那么他将是学生心目中的神。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生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人的力量。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 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所以教师不只是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作为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培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修养及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机构机智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有些方面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良好的形象及人格魅力,是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能够营造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的课堂。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应重视自己的人格魅力的培养,懂得怎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记得在教学中,我就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老师是有哪些优点?没想到学生张口而出:最喜欢你这样的……我就找到班级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张某问一究竟,他回答得很干脆:你从不挖苦我们,平时上课不拖堂,而且又能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励志小故事,我们当然喜欢!听到这样的回答,我十分感动:今后一定时刻检查自己的言行,始终让学生满意!
(二)个人的知识魅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有理论魅力,首先取决于教师对理论研究的程度和所达到的水平。我国近代思想家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所以,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思想品德课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
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尊师重教,从而充分彰显知识的魅力。
二、彰显学生个性的魅力
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改变以往“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努力唤醒、激励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打造学生应有的个性魅力。我们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论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辩论得出结论。在我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地鼓励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努力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尽可能地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找到自己的魅力所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时期,活跃,好动,渴望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魅力,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引人注意。同时存在自律性较差,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注意力容易被吸引而转移等等问题。而且在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被诸多规则和要求严格约束住。被高压控制下的学生一旦有机会名正言顺的展示自我,很有可能会如久蓄的水库崩堤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一堂课的好坏,收也是相当重要的。在我的课堂上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一个人思想品质的外在表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指导。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所以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的良好习惯。比如课堂上学生的坐姿、站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手势、
3
眼神,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仪、吃相等,这都是我们在养成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开始可能有点“累”,但用不了多久,就习惯了,就会成为生活中很自然的事情。在我的课堂上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我会要求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时要求学生要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就要立即做好让老师明白你们已经讨论完毕的信号。
其次,全盘抓住学生不离主题。初中学生刚接触思想品德这一新课程,他们对思想品德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他们对身边自然现象会有许许多多奇怪的想法,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观点,那么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多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诚恳的话语来引导他们。
“成功管理课堂的目的,并不在于限制学生享受自由的机会,而是通过帮助他们,更充分的享受彼此合作、相互尊重带来的利益,来增加他们享受自由的契机”。在思想品德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有一只无形而有力的手,不留痕迹的牵引学生主动学习,有条不紊的去实现教学目标,把握好课堂控制和课堂学生自由发挥之间的平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能力。
三、导入的魅力不能忽视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精彩的导入既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吸引力,使学生进入主动参与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佳状态,又能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在我的课上常用的导入方式有:温故知新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热点导入、漫画导入等。作为一名农村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师,我的导入设计大多要根据教材和农村中学学的实际状况来设计我的新课导入。如:在《生活处处有合作》一课中我用的是漫画导入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参与进来,我首先个大家看的时两幅漫画,《赛龙舟》和《打水》让学生思考:这两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
4
然后再让学生看学生在校合作的四幅图,从而最终让学生得出结论:生活处处有合作。
四、营造有活力的高效课堂
一个哲人所说:“老是弯着的弓易断,而如果及时松弦弓将会如你所愿”。一个人的意识过于紧张,过分细心,就会延缓思维的速度。因此张弛有度、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进行质疑、探究和合作交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良好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中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而在我们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现象:上课铃响后,老师怒气冲冲地走进课堂,生气地将作业本扔到讲台上,开始训斥:“作业还没交的,都给我站起来……你们为何不交作业?”学生小声回答说:“作业太多了,有好多我不会做。”“我没见过像你这么笨、这么懒的学生, ……”可以想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是如何熬过这节课的。若是相反教师给已经交作业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没交作业的学生予以鼓励希望下次大家都能把作业交齐。这样课堂气氛就不一样了,学生也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同时学生的激情也被调动了。
让课堂焕发活力,让鲜活成为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应该成为思品老师的追求。初中思想政治课本身除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以外,大多数知识都是可以和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也就是说理论联系实践。在学习《师爱助我成长》这一课时,我们讨论发生在自己课堂上的事例更能说明问题,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第2排那个讲话的男生可以像旁边那个看漫画的女生那么安静的话,他后面睡觉的同学也就不会被吵醒了……”你看在这个事例中有多少个同学的行为不规范?你有没有?你怎么看待这些同学?这样从反面来讨论总结尊敬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既真实又有说服力。再比如学习正确处理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时,我把发生在上一节某老师数学课上的事情拿来组织讨论:小飞的数学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这是班里师生都知道的“秘密”。第三单元单元考试中,小飞的数学一下子考了96分,不仅是班级而且是年级前几名的。讲评课上,老师不点名地说有的同学的成绩不真实,
5
同学们的眼光一下子全转向她。小飞自己知道最近努力了不少,考试也没有作弊,可老师和同学的眼光——分析事儿,讨论问题:你认为老师和同学们对小飞投去怀疑的眼光是否应该?为什么?假若你是小飞,你觉得老师应怎样处理才能让你接受?事发后,小飞难过极了,请你帮她出个主意,让老师和同学们尽快地消除对他的怀疑。这个时候同学们觉得有了发言的机会,一定要站起来替自己的好朋友小飞“申冤”,于是踊跃举手,争先恐后,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七嘴八舌“化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学会了怎样处理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魅力课堂”,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轻松和幸福是“魅力课堂”的最大魅力!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