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01.No4. 鲤科知考 面 丽 October 2009 对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研究与思考 潘云娟 (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初中数学新教材实施后使用效果如何,本文通过I-'-]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学生对新教材基 本能够接受,但是新教材的部分内容有待改进、学生的学>7兴趣还有待提高。同时,本文也对新教材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教材问卷调查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09l4—0050—01 2004年9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开始实施,南通地区使 用的是人教版的数学教材,这本教材能否反映课程标准的精神?使 生认为“太难了”,19.7%的学生认为“太容易了”。调查发现,许多学 生不适应教材中习题的难度,主要表现在:①习题与例题不配套; 用效果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在当地的若干学校对1800多名学 生进行了调查,力求反映学生的真实看法,为新课标、新教材的完 ②教材某些知识内容没有相应的习题来巩固;③部分题目的解答 需要运用信息技术丁具,但缺乏相关的设备。 可见,习题的难度还有待调整,基础题、中等题、难题的编排次 序还有待探讨,习题的选编既要贴近实际,又应该从多方面设置. 善提供一点借鉴。本文主要是根据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分 析。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让题目不仅与现在的知识有联系,还与过去或将来的知识有联系。 1.1问卷的设计 从初中新教材对新课标理念的贯彻及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出 发,设置了20个问题,其中4个为开放性问题,其余16个为选择 题。主要包括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信息技术的使用、学习方式、情 感态度的变化、对教材的满意程度等方面。 1.2调查的实施 2_2_3多数学生喜欢“阅读与思考”.认为它对数学学习有帮助 数学已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与思考”能帮助 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对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24.4%的学生表示经常阅读,66.9%的学生 偶尔阅读,8.7%的学生从来不阅读.可见,90%以上的学生都会偶 尔或经常看“阅读材料”。当问及喜欢“ 读材料”的原因时.在被调 查的学生中.认为阅读材料有趣、对数学学习有启发、有助于加深 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等分别占了45.1%、34_3%、40.7%、 68.9%:在数学教材中适当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往往能引起学生更 2005年l1月初至12月底,对南通一些乡镇的初中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 1820份,收回问卷1674份,有效问卷1623份,回收率92.0%,有效 率97.O%。 2 调查的主要结果与分析 大的学习兴趣。当然,在什么地方,穿插什么样的材料还有待我们 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的访谈,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2.1学生对新教材总体上表示认可 2-3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有待进一步丰富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 新教材是教材编者们集体辛勤劳作的结果。教材编写是否符 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学生对新教材的评价如下 除了接受、记忆、模仿、练习等形式外,初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 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调查发现在初中数学 学习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听老师讲解(46.2%1、合 作交流(19.7%)、搞社会渊查(16.2%)、自主学习教材(17.9%)。可见, “听老师讲解”仍然是学生主要的数学学习方式。同时,我们注意到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83.4%的学生表示满意,有16.6%的学生 学生要求自主学习的愿望也是非常强烈的。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 流、社会调查等方式,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从 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为了给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 表示“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可见,虽然新教材总体上是得到学 生的认可,但还有待各方共同努力.使之在实践中不断的修订完 善。 2.2学生对新教材的具体看法 2-2.1学生认为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应用的巨大发展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发展的显著 条件,初中数学新教材在每一章都设立了“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 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调查结果来看,对新教材中安排的 “数学活动”,12.5%的学生表示“很感兴趣,自己积极主动去完成”。 特征之一,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 用过程”。调查发现。18.1%的学生认为新教材在讲解相关知识应用 方面做得“很好”,63.4%的学生认为“一般”,9.6%的学生认为“差”, 8.9%的学生认为“较差”。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重视数学知识 的应用。 6O.1%的学生表示“老师要求才做”,12.O%的学生表示“懒得理,反 正不会考它”,其余部分学生表示有时问才做、选择感兴趣的问题 来做等等。做过“数学活动”的学生认为,探究活动对自己的数学学 习很有帮助.如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 等。而当问及少做或不做“数学活动”的学生时,他们表示主要原因 是没有时间去做、探究活动的结论不明显、老师对探究活动不够重 2.2.2习题题量、难度及与教材的配套等方面有待改善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新教材在习题设置方 视等。 2.4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仍然是数学教材改革的重要问题 跟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变化是:知 面做了不少改进,学生的看法是,关于题量方面:69.7%的学生认为 “题量适中”,14.1%的学生认为“太多了”.16-2%的学生认为“太少 了”;关于习题难度方面:60.8%的学生认为“难度适中”,19.5%的学 ~(下转63页) 50 、 1. N04 艘锻黉聪常 面 II 季 0ctober 2009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而 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但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 还不尽人意,课堂气氛沉闷.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学生的自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嗣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 情学习,积极主动地思考,轻松地获得知识。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 氛,教师的激情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切忌把 不良情绪带人课堂,让不良情绪在师生之间互相感染,严重影响课 堂教学。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运用有声语言外,还恰当运用身 能力差。那么在课堂_匕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呢? 2.1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努力创造民主、 和谐、愉快的氛嗣.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充分自由地得到 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七.愉快地学习。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如提倡“七嘴八舌”和 体语言,如用亲切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来使 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感觉听你的课是极大的享受。最后,教学要 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你的 课堂气氛有声有色,高潮不断。同时教师应有效地驾驭课堂,使课 堂气氛活中有严,严中有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始终处于 积极的思维状态,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之中。 “流水发言”。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激 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导、鼓励和督促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学 困生和潜能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挖苦,不歧视,用真情关 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爱,减少他们 学业成绩 不理想而造成的精神上的沉重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 其建立自信,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师生间的感 情。 2.2让“激情”激活课堂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办法和心理技巧引导和培 养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机,教学 就有成功的希望。在看似平凡的教学工作中,蕴含的艺术宝藏需要 每一位教育T作者去探索和挖掘。 (上接50页) 标准巾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教材中还是可以以某种恰当的形式给 出f如小字的形式,以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介绍某些参考书让 学生自己去查阅等 。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记忆会更深 刻,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 3.2加强教材配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大目标并重。“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数学新教材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 何?调查表明.有37.8%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感兴趣”,28.4%的学生 “一直以来都不感兴趣”.19.6%的学生“以前不感兴趣,现在感兴 趣”,14-2%的学生“以前感兴趣,现在不感兴趣”。可见,新教材在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明显。虽然教材编者 已经努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但离学生 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找参考资料难,找一本能与新教材真正配套的参考资料更 难”,由于新教材是第一次使用,市面上的资料与新教材配套不够 值得指 的是,作为教材自身配的习题,题目难易程度与教材配套 也不尽合理,层次性不够分明,所用知识超越学生的现有水平等。 因而,建议教材编者在编写教材时,对有关的习题要做一下,从学 2.5学生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有待加强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 习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新课标和新教材邵提倡尽可能使用各种 生的角度感知习题的难易程度。这样使得习题的选编、难易顺序的 编排更科学合理。同时也可开发与教材相配套的资源,以更好地促 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希望学生能借助信息技术学习有关数学内容, 探索、研究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调查表明,77.4%的学 生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有用”或者“很有刚”。而从目前的 情况来看,信息技术T具或软件的使用率还不高,例如 形计算器 有88-3%的学生“从来没用过”。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关的设备或者 不熟悉相关的操作。可见,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还 有很长的路要走 3 思考与建议 3-3教学设备应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教材不同程度地注意了信息技术 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教材设有应用信息技术相关的栏目 但从 调查的结果看。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比 较大的差距 部分学校设备不足,也有部分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好学 校的现有资源。建议学校的教学设备应跟上课程改革步伐,想办法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使川数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丁具,以利于对数 学内容深入理解 总而言之 数学教材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教材的实 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这需要数学教育_T作者 共同努力去解决。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材的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rll一项艰巨的任务,也 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针对蒯查发现的问题,下而对初中数学教 材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3.1调整部分教学内容.力求教材更具体、更富操作性 “内容散,不系统”是学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调查发现, 的改进和教学手段的革新。希望大家都来关心与支持新教材的建 设,为提高我同新世纪学生的数学素养贡献力量。 83.5 的学生认为新教材内容比较散,不利于系统学习。因而有必 要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 同时,对现有的部分内容,该充实的还是要充实,i 教材内容 更具体,学生学习起来更方便。例如,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普 遍要求教材能对具体操作步骤更细致些,老师不仪对有关软件作 演示,还应教会学生操作的方法。又如,某些公式、定理,虽然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郑毓信,教材编写与理论研究的密切结合,数学教育学报,2004;4 [3】张63 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