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技术与应用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2019年第12期
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唐 琛
(通号(长沙)轨道交通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摘 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和性能,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若出现问题,势必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近年来,“四电”设备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以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为例,探讨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中长期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的解决方式,优化工程施工技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关键词:“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1;TU745文献标志码:A当前,在我国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迅猛发展的大前提下,“四电”设备房屋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在快速增长,对结构物质量及外观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区别于公路、桥梁、市政建筑等工程项目,“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具有工点分布广、施工环境极复杂、受地势地形影响严重、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等特点,因而对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提出了更为灵活的要求。鉴于此,文章分析“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与要点,探讨重要环节施工技术难点,以促进建筑行业延伸性发展。
1 项目概况
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湖南西段东起怀化市溆浦县南部至湘黔界,正线长度80.528km,设有溆浦南、怀化南、芷江北、新晃西4座车站;桥梁31.167km,隧道37.339km,桥隧比83.47%。
本线路所经区域为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较高,水网密布,沟谷发育,地表破碎。区域环境敏感点多,地形、地质复杂,岩溶、地下暗河发育,滑坡、矿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控制线路因素多,建筑施工环境极具复杂。
工程内容主要包含牵引变电所2座,10kV配电所2座,AT所4座,信号中继站4座,区间基站14座,通信直放站55座,“四电”设备房屋以及相应配套构筑物等。
主要施工工艺要求方面,地基与基础部分非填方地段房屋采用柱下钢筋砼独立基础,高填方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和回填土的情况采用换填、复合地基等处理措施。主体结构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部分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 施工技术重点问题探讨
该项目的技术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混凝土工作性及施工质量控制、软弱地基及高填方地基处理、隧道房屋内壁涂料施工质量控制。以此作为技术探讨方向,进行重点分析。
2.1 混凝土工作性及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作为“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在该类工程建筑物中显得尤为重要。
(1)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是其主要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个
作者简介:唐琛(1987—),男,房建工程师,研究方向:铁路及轨道交通“四电”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共性问题解决。
文章编号:2096-2789(2019)12-0028-02
方面的技术要求,直接决定了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质量。针对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环境中雨水多、湿度高、昼夜温差大、风力强的特点,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在不改变水胶比的条件下,适当增加水泥浆的用量;根据季节性调整合理砂率,改善砂、石料的级配,一般情况下采用连续级配,夏季高温环境施工时适当加大骨料粒径,提高混凝土流动性,冬季低温环境施工时适当减小骨料粒径,提高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根据环境条件的不同掺加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尽可能减少新拌混凝土在运输中的时间损耗,若受条件限制,适当掺加缓凝剂,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2)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在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采取以下方式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优化:对于部分运输条件恶劣不可避免使用现场自拌混凝土的情况,强化自拌操作人员技术交底,提供规范固定的量具,以保证混凝土级配质量;在合理成本控制的基础上减少模板使用周转率,严控脱模剂质量,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外观质量;在养护方面,对于关键建筑柱、基础适当采用薄膜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2.2 软弱地基及高填方地基处理
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地势变化大,地形、地质情况复杂,且地下水系丰富,“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多遇软弱地基、高填方地基,一般采取砂夹石换填、CFG桩加固处理等地基处理形式。
(1)砂夹石换填地基处理。砂夹石换填是将基础底面下要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砂与石,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在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地基砂夹石换填处理中,施工技术关键控制点:先基槽(坑)验槽,清除松土,不少于2遍底夯,做到基底平整干净,对于积水、淤泥,应先晾干,若有局部软弱土层或孔洞,及时挖除后用砂夹石分层回填夯实;砂夹石配合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配比,采用人工翻拌,不少于3遍,做到拌和均匀;夯筑分段、分层,注重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和夯实时加水量以及夯压次数等,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采用蛙式夯机进行夯实,夯实后为100~150mm;每层施工结束后逐层用贯入仪检查地基压实系数,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为合格,施工结束后,及时检验地基承载力,以保证地基处理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2)CFG桩加固地基处理。CFG桩是由碎石、石
2019年第12期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工程技术与应用 |
·29·
屑、砂、粉煤灰掺水泥与水拌和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属于高粘结强度桩复合地基,常用于高填方地基处理。在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地基CFG桩加固处理中,施工技术关键控制点:钻机就位后,检查钻杆位置,使其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采用垂球对照法,在钻架上标识好明显的对照位置线,开钻前安排专人检查,确保垂直度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钻孔开始时,钻头阀门保持关闭,将钻杆移动下降至钻头触及地面,由慢至快钻进,注意观察钻孔偏差,发现后应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关注钻机电流表,正常情况表显数值应交替升降,如出现持续高电流且钻杆摇晃或难以钻入时立即放慢进尺,防止桩孔偏斜、位移及钻杆、钻具损坏;高填方地基地质松散,对清孔、灌注时间、移机时间严格控制,以防坍孔;混合料灌注时,确保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采用静止提拔、连续提拔的方式,拔管速度控制在2~3m/min,保证钻头在混凝土面下20~30cm,同时保证钻杆内管及输送管内混合料连续,以防断桩;为防止混合料灌注时出现堵管现象,混合料从出站到灌注,将时间控制在30min内,尽量减少铺设泵管的弯头,加固泵管支撑,在夏季高温环境施工时,在泵管上覆盖湿麻布并浇水降温,以降低混合料初凝时间;施工中经常检查排气阀的工作状态,发现堵管及时清洗,以免成桩空心;浇筑桩顶高出设计标高50cm,以确保桩身有效桩长的强度,桩顶破除采用人工用钢钎对称截除,禁止重型机械在成桩上调头,急转通行,以防破坏桩身;灌注成桩完成后,对桩顶盖土封顶予以保护。2.3 隧道内房屋内壁涂料施工质量控制
隧道内房屋内壁涂料在喷涂施工时,常处在低温高湿环境,涂层没有足够的粘结强度,极易造成涂料粘结力不牢,引起空鼓脱落。在长昆客专湖南西段隧道内四电设备房屋内壁涂料施工中,采取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措施:基底处理方面,施工前充分清理干净内壁,对于表面光滑的内壁先用水泥浆拉毛后再进行涂料喷涂;对于施工缝错台采用凿平或角磨机打磨平整;对于内壁表面残留的混凝土块用小铲铲掉后,再用粗砂纸或角磨机磨平,内壁粘有小块油污,用粗砂纸清除;对于基底过湿无法喷涂的情况,采用对人体无害的高吸水性高分子树脂粉末(SAP)对内壁进行喷覆,待将内壁表层水基本吸收后将聚合块扫除,以避免影响涂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涂料配制方面,涂料按照厂家推荐配合比采用低速搅拌机搅拌均匀成稠浆状,搅拌时间一般为10~20min,稠度控制在10s左右,先静止10min,再进行搅拌后方可施工喷涂;涂料随用随配,配成浆料存放时间不超过2h,避免造成涂层的粘结力下降而影响施
工质量。喷涂方面,分层喷涂,严格控制喷涂厚度,单层一般控制在4~8mm,待前一次喷涂基本干透(一般时间间隔不少于24h)后,继续喷涂第二层,循环直至喷涂至设计厚度,避免单层喷涂太厚造成内外含水率差异引起空鼓脱落。
3 施工其他重点问题探讨
在长昆客专湖南西段“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中,与“四电”专业接口技术也是同样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四电”房建施工与“四电”专业的接口主要是配合施工,如为信号机械室地面设置静电地板,为“四电”专业预留进房屋槽道、房屋内部槽道或管洞、预留管线以及派人配合电缆沟、设备基础的施工等,给“四电”专业进入房屋进行设备安装创造先决条件。在接口施工技术关键控制点:选派专人专职负责与各专业的接口处理工作,建立联络网,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及时组织双方专业工程师共同审阅施工图纸,互相了解各专业施工进度计划、工艺要求、注意事项等,以制定完整的接口施工进度计划及实施方案;在施工设备基础及电缆沟时提前对接“四电”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施工技术质量;施工至各专业预埋管线位置时,提前通知相关专业工程师,尽早做好相应配合工作,并要求相关专业及时进行本专业施工,对存在交叉干扰的施工,采取及时调整工期计划或施工工作面等方法,减少交叉施工的影响,以保证施工进度。
4 结束语
“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是铁路和轨道交通建设施工中的“首发”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在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行业的关注。为提高“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项目必须重视“四电”设备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积极探索相关技术的创新突破,严格按照标准施工,促进建筑行业的延伸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颖超.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安全和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53-254.[2]颜伟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2018(1):76-77.[3]张晓东.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邢台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8(5):109-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