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推广机械化采茶 促进茶产业发展

推广机械化采茶 促进茶产业发展

来源:尚车旅游网
科技论坛 汉中科技 2010年第5期 推广机械化采茶促进茶产业发展 张星 ,刘懿 f1.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陕西汉中 723000;2.南郑县蚕茶果技术指导站,陕西南郑7230OO) 摘要:针对汉中市茶叶“采摘难”已成为制约全市茶产业发展的瓶颈,论述了推广机械化采茶的 必要性,机械化采茶是茶产业发展方向,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功效,减轻劳力缺口对企业效益的影 响,解决茶叶采摘难问题。提出了推广机械化采茶的对策和措施: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转变茶叶消费 观念,做好茶厂优化改造,搞好茶叶深加工开发。 关键词:机械化采茶;“采摘难”问题;必要性;对策措施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否,不仅影响到茶农收入 茶计算,每天需鲜叶9000公斤,需3台采茶机械同 和茶叶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茶产业的兴 时采茶,如果换做人工,需300多个采茶工同时采 衰。近年来,汉中茶叶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态 茶。利用机械化采茶,一公斤鲜叶的采摘费用不到 势,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截止20O9年底,全市 0.2元,机采工的一天收入也高达8(I—loo元;而如果 茶园面积已发展到4.146万公顷,总产量达1.25万 换作人工,一公斤采摘费用至少要1元。 吨,总产值近l2亿元。全市有1333公顷以上的基地 1.2农村劳动力缺口日益增大,企业效益受到影响 乡镇3个,660—1300公顷的基地乡镇20个。按照汉 近些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二、三产业 中市4万公顷高产密植生态茶园发展要求,到 转移,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尤为紧缺,出现两 2012年,全市高产密植生态茶园面积达到4万公 极分化,采茶工老弱病残和青少年儿童居多。由于 顷,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1.3万公顷,丰产茶园达到 茶叶的采摘季节性很强,连续采摘的时间不长,加 2.6万公顷。随着采摘园面积的扩大,茶叶“采摘 之我市夏秋茶开发利用不够,其采摘期就更短。尽 难”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制约我市茶产业发展 管采摘的日工资不低,但采工一个茶季的总收入并 的瓶颈。汉中茶叶加工从手工生产到目前的机械化 不多。因此,采茶对外出务工者并无多大吸引力, 制作,机制率已达N9o%以上,有3个茶厂已实现 造成茶区采工紧缺,企业只好增加采摘工资来吸引 清洁连续化生产,但茶叶的机械化采摘还是空白。 采工。按照2009年南郑采摘中档名优茶的高峰期 如此大的生产规模,单靠手工采摘显然是不行的。 看,鲜叶采摘成本就达ls一2O元每公斤,生产一公 因此,笔者认为茶叶的机械化采摘应当提到我市茶 斤干茶的采摘费90—110元。如果实现机械化采茶, 产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工一公斤干茶采摘费不到lO元,相当于手工采茶 1推广机械采茶的必要性 成本的10%,利润空间极大。 1.1推广机械化采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功效 1.3采摘难问题对茶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 我市茶叶生产一直沿用手工采摘。正确的手工 .茶叶采摘难问题已成为汉中乃至全国首要生产 采摘,不仅能保证鲜叶质量,还可以达到采养兼顾 难题,在一定程度上己经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的目的,但手工采摘存在劳动强度大,采摘功效低 出了挑战,并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大量新茶园 等问题。据调查,与传统手工采摘相比,机械化采 的投产而日益加剧,解决茶叶采摘难问题已成为当 茶可提高工效25-3of ̄左右,降低采茶成本70%以 前茶产业发展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劳力和成 上,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一台采茶机每天可采大 本等因素,我市大部分企业只生产春茶,70%左右 宗茶鲜叶3-4吨,相当于90—120个采茶工一天的工 的夏秋茶被老在树上,茶农直接经济损失达4.2亿 作量。中等规模的茶叶加工厂,按照日加工2吨干 (下转第l0页) 作者简介:张星显(1963-),男,汉中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从事全市茶产业发展与管理工作。 科技论坛 汉中科技 2010年第5期 农机作业服务的领域仍局限在粮食作物的机械 列入}义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农机专业合作 化生产上,有待向其它农作物生产扩展。农机应用 社发展规划,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对农机化 主要集中在小麦、水稻的机耕、机I{殳等环节,且大 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形成齐抓共促的良好局面。 多数农机户只能开展单项作业服务。 4.2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3.3运营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县财政要配套资金,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 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队伍中的从业人员整体素 社和农机大户的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在农民亟 质不高,培洲力度不够,真正懂经营,有技术、会 需的没施农业机械方面,提高补贴比例。二是要开 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管 展农民购机小额贷款、贴息等业务,帮助农机专业 理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低,经营效益不高。 合作社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三是要在农机专业合作 4对策建议 社建没用地上给予支持。 4.1 切实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的组织领导 4.3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 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促进农业机 要制定作业标准,加大技术培洲力度,促进农 械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依标作业、健康发展。 (上接第l页) 化、方便、卫生,要淡化细嫩和外形等这些片面的 元。茶园的经济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当一部 认识观念。据研究分析,茶树鲜叶中的有效成分并 分茶农只把茶叶作为一项副业来抓。 不是越细嫩的芽叶中含量越丰富,而是以一芽一叶 1.4机械化采摘符合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 到一芽二叶初展为优。因此,鲜叶的采摘应该适当 茶叶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度,手 采大一点为好。茶叶审评也应该按照“轻外形,重 采向机采过度是当前茶叶发展的主流。机械采摘除 内质”的要求进行。鲜叶嫩度相同,应以品质好的 了降低成本、提高功效、缓解劳力紧张等问题外, 为优;品质相同,应以鲜叶嫩度低的为优。要重点 还可以把握住最佳采摘时问,保证鲜叶新鲜度、嫩 以成本、产量、经济效益去衡量。 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茶叶整体质量,从而提高 2.3做好茶厂优化改造 经济效益。通过机械采摘的茶园,茶树采摘面平 目前我市大多数茶厂都是些小型的初制茶厂, 整,叶芽生长整齐,对只能通过手工采摘的名茶也 加工没备比较单一,性能较差。推广机械化采茶, 能极大地提高采摘功效。长期通过机采的茶园,病 必须要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机械,尤其是要有一整套 虫害发生较少。目前国内外各产茶区都在积极推广 性能较好的茶叶初精致加工没备。这就对加工厂规 机械化采茶。 模、加工环境、力lJ工机械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完善 2推广机械采茶的对策和措施 的加工工艺和加工设备,机械化采茶才能达到事半 2.1 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 功倍的效果。 无性系良种具有品质优良、发芽一致、芽叶整 2.4搞好茶叶深加工开发 齐等优点,十分适宜机械化采摘。在茶园建没上一 茶叶深力JJ工是指以茶鲜叶、半成品、成品茶或副 定要选择土壤深厚、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的地 产品为原料,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及力IⅡl工艺,实现多学 块。在茶苗定植上一定要规范,尽可能做到拉绳定 科、跨领域、集成化、系统化的开发7JlI工;按照预定目 距.品种要纯,不能混杂。栽后做好定型修剪和管 的和技术路线,对材料、能量、信 进 苎r造、变换、 理,培育良好的树型和采摘面,为机采奠定良好的 力I132,使现代工程装备与制茶工程理论实现高度紧密的 基础。 融合、协同,集成型 、营养学、卫生学、,姓物 2.2转变茶叶消费观念 学、酶工程学以及机械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工程 等学 有人说大宗茶可以实现机采,名优茶恐怕不 科的新技术,形成茶叶深1JlI工的机械化、连续化、自动 行。其实,这是对名优茶认识不够。什么是名优 化的技术工程模式。茶叶深加工的产品开发已突破农产 茶?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但有 品范畴,而向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农化等 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名优茶是由特殊的自然环境条 领域广泛延伸与拓展。茶叶深加工可充分利用茶叶资 件、茶树的品种、采制工艺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共同 源,解决大量中低档茶、剐产品等滞销品的市场出路, 作用所形成的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色香味形俱 丰富茶产品的种类和档次,实现茶产品的形态与功能多 佳、市场声誉好的茶叶珍品。我们要打破“嫩茶就 样化。由于对原料要求不高,是带动机械采茶的有效措 是名茶”, “价格高的就是名茶”的这种观念 名 施,不仅可以实现茶农增收,还可以降低生产J亩 卒:,提 优茶的定位应侧重于内质、风味、营养、历史、文 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一l 0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