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刊 2013年第2期 .“言之 —日厶 —_▲ , 有物 "到“言之有序” ——论写作教学的“收放”问题 O嵇傲萍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 纵观如今写作教学状况:学生写作兴趣不高,甚至一说到写作就产生惧怕心理。如何改变学生 面对作文题目就言之无物的情况,笔者认为,必须锻炼学生先写“放胆文”,在此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 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本文根据教学实际,总结了多写放胆文的优点,希望对提高写作教学 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写作教学;放胆文;先放后收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02—0144—01 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渐渐地,写作就会不再是教师强加的 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提出一定的 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写作训练当然无可厚非。学生看到 作文题目无话可说,言之无物,又何谈使其“言之有序”呢? 种“任务”,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了。 二、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 《庄子・渔夫》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只 笔者认为,要解决此类问题,使学生言之有物,必须锻炼学生 先写“放胆文”,鼓励学生大胆地写,用双眼、心灵去观察、感 受生活。只有多写,多思考,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在此 基础上,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就是 所谓的写作教学中应“先放后收”。那么,让学生多写放胆文 有何优点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打动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强调写作 教学要“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新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 “写作中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认识的独 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都是强调写出的文章要“辞以情 发”。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所写的都是都是教师规定 的题目。但是,教师和学生毕竟在年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 等方面有很大差异,设定的内容往往生涩难懂。有的作文题 目距离学生的学习、生活非常遥远甚至是学生不曾接触过 、减轻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其有话可说 写作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 的综合表现。写好作文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学生大多不喜欢写作,甚至厌烦、害怕写作。教师在写 作教学中将教学的重心放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上,这种机 的。学生接触到这类的作文往往是瞎编硬凑,应付了事,写 出来的文章大多只能用三个字形容“假、大、空”。写作教学 追求的应该是学生能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文章。学生 械的做法使得写作教学枯燥乏味,加重了学生的抵触情绪。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把 写作视为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言之无物”,感到无话可说。 若想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得让学生放开去写,不进行过多的 约束,只是略加指导,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周围生活中的素材 的情感也应是自然流露,而不是虚伪造作而出。文章只有真 实、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学生写的“放胆文”,是他们 自由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不再受命 题的约束,能够无拘无束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这样写出的作 进行写作。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要“鼓励学生 自主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能不拘一格写出见闻、感受和想 文不再空洞乏味,而是有血有肉的了。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象”。学生写自己所想,无所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 自己亲身经历的,书中看到的,想到一个话题就可以进行写 作。有话可说,多写多练才能有所提高。学生只有首先不害 怕写作,愿意讲自己的观点、意思表达出来,不论完整通顺与 否,才能踏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而以学生日常生活为蓝 本,鼓励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写 写作是一项创造力极强的思维活动。要想写好作文,需 要具有正确的思想、发散性的思维和开阔的思路。然而如今 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将写作的题材、范围定 死了。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无话可说,让写作变得枯燥乏 味。 (下转第15o页) [作者简介]嵇傲萍,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读研究生。 --———144--・—— 教学经纬 这个步骤进行完,再引导学生认识中丹田和上丹田。并 能找到它们的具体位置。两胸中间有一个檀中穴位,这个位 置称为唱歌的中丹田。这个位置需要把它撑开,形成一个唱 歌稳定的支点,撑开的同时形成稳定的空间。可以解决学生 唱歌时耸肩、抠胸、声音发挤的问题。 怎样帮助学生让声音唱到上丹田眉心的位置呢?首先 是向上向前提太阳穴的位置,其次是提颧骨,提着两个位置 的时候,同时吸气,打开喉咙,找到吸开的感觉。然后声音向 眉心处集中,拢着声音向上送出,这样声音就可以上到上丹 刘雪松/谈中职幼师专业声乐基本训练模式 重自然咬字,清晰吐词,字正腔圆。即运用唇、齿、牙、舌、喉 等部位,正确使用声母、韵母,安放好字头、字腹和字尾。 5.歌唱中情感的挖掘。对于中职幼师的学生来说,教师 对学生演唱技巧的要求不是很高,不要求学生有多么多么高 的音域,演唱多么多么难的歌曲,但是对于歌曲情感的挖掘 一定要细致,多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合情合理的表现歌曲要 6.歌曲的演唱。对于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将 表达的情感。 来毕业后面对的是儿童,而不是成人。把成人的训练方法用 在孩子们身上,是不行的。所以在声乐课上还要介绍一些关 于儿童声乐教学的一些理论知识。3—6周岁的孩子属于幼 田的位置了。把三个丹田的位置统一起来,形成唱歌自下至 中间又通到头上的整体通道。 3.第三个声乐技巧是歌唱的发声训练。对于发声训练 把它放在第三个环节开始训练,是让学生在前两个训练环节 儿时期,他们的声带很稚嫩,稍有不慎,就会把孩子的声带损 坏,如果让孩子多欣赏和学唱一些儿歌的话,对培养孩子们 的乐感是很好的,这就要求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在这个环节 中多学习一些儿歌和儿童歌曲,学生毕业后能达到熟练演唱 的基础上尽快地体验到气推声、整体发声、头声共鸣的感觉, 利用这种感觉把它应用到歌唱中。首先利用喊“u”这个音 让学生找到感觉,之后发哼鸣音,然后是发U母音和Yi母 音,练习曲的选择由简到繁,音符由少到多,练习曲的节奏由 慢到快,音域由低到高。在这个环节的训练中要注意练声的 强度和力度不能过大,并且练声的时间不能太长,一般掌握 在十分钟之内就可以了。 4.发声后利用小型歌曲进行歌唱中吐字和咬字的训练。 这就开始进入到第四个声乐技巧的训练中了,在这个环节 中,对于歌曲的选择,我一般选择旋律优美,篇幅短小的歌曲 100首儿童歌曲的目标。儿童歌曲在选择的时候注意从小一 中一大班的顺序开始学习,也可以选择《全国少儿歌唱考级》 作品集作为教材,一边学唱,一边把唱过的歌曲曲目进行整 理,制作成自己的儿歌歌曲集,为幼儿园音乐课的教学工作 做提前准备。除了在课上学唱幼儿歌曲之外,我还引导学生 在课上对一些歌曲进行情境、动作、律动的设计,并大胆的表 演出来,让声乐课的教学和幼师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这样 做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声乐是很有用的,他们才能更好地配合 教师的教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如:《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洪湖水浪打浪》、《珊瑚 颂》、《高天上流云》、《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歌曲进行练声。 学生在学习和演唱这些歌曲的过程中,教师的演唱示范是非 常重要的,现场演唱的水准一定要高一些,所以教师在课下 【参考文献】 [1]邹本初.歌唱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要勤练伴奏,勤练声,把课上要教的歌曲练熟,练精,练完整, 演唱要细致,只有自己做到高水准,才能给学生做更好的演 唱指导。教师要自觉地以一种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准的 态度来对待这份工作。在吐字咬字的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 [2]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o・I_l◆I ●- .¨..II (上接第l44页)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发散性 思维的培养。文章无定法,写作教学必须首先打开学生的思 路,鼓励学生进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自己“打开”,再 和要求。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国文科写作教学的目的在养 成学生两种习惯:(一)有所积蓄,须尽量用文字发表;(二) 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著名的语文特级 教师于漪也说过:“学习写作的人在认识上常常会进入这一 的误区:只有掌握写的技能技巧。作文一定高质量高水平。 其实不然。学习写作,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莫 过于写作的热情,写作的冲动感。没有想写,要写的强烈愿 由教师启发“打开”。这样,写作教学才能事半功倍。鼓励学 生自由地写作,多写“放胆文”,他们所写的内容、体裁不受限 制。天文地理、鸟兽虫鱼、古往今来、天南地北都可以作为写 作的素材。学长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如此,学生的 思路就会逐渐打开,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布置的写作内容。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思维开阔了,思想活跃了,作文 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 望,没有飞写不可,飞写不好的迫切性、责任感,再好的技能 技巧也难以掌握,更不必说下笔千言,感人肺腑了。”因此,必 需要指出的是,鼓励学生多写“放胆文”,并不是否定传 授写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经验、知 识储备的不足,考虑问题难免不周全,这就需要教师对其作 文适当地加以指导,让她察觉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因 须要使学生先“言之有物”,有可下笔所写的内容,提高了写 作的兴趣,进而再教之以“规矩”,提高其写作的技能技巧,使 学生“言之有序”。总而言之,写作教学需要“先放后收”,学 生才能写出情真意切、文从字顺的文章。 此,作文教学中知道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当然要有一定的规矩 一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