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Research 辽宁 高 职学报 越 . 第16卷 第6期 Vo1.16, N0.6 HIGHER VOCAT10NAL J0URNAL 0F LIAONING 谈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及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李雅静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盘锦 124000)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中国”梦想得以实现的巨大支撑。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 力。而这当中,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现在的他们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二十年之后,他们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q-流砥柱。所以,对当代大学生 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600(2014)06__0096一o3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pproaches to Education 工J Va-jing (Panjin Vocational and Teclmical College,Panjin 124000,China) Al ̄angt: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great support to realize”beautiful Chma”dream.丁b mlI this it needs joint efforts from the whole society.Among which,the contribution of contemporary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because they are the futur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o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ites,ten or twenty years later,they are mainstays of the country.So,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duc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itcal education,but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to improve comprehensive qualiy of t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cological civilization;ways and approaches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 的生态文明意识,引导他们生态文明行为,需要建立健全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化和常态化机制。 一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参 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 、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繁荣,同时 产生的负面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当代青年人包括大学 生,受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生态文明认 识上和行为上的偏差。 (一)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体”总体布局中,再一 国”梦想实现的凶果 会共同努力。因此,力 教育,“功在当代, 学生生态文明现状特 收稿日期:2014-05—04 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类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形成 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立足眼前,瞻顾长远;既满足 现在生产和生活所需,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应有和充足的 作者简介:李雅静(1966— 2014年第6期 ‘■■■■■■■■■■■■■■■■■一 ■ l寻曩 _ Work Research 第16卷第6期 Vo1.16。 No.6 李雅静:谈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及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目圜圄 资源,使人类永远有质量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是生态文 市场,许多大学生不但是“洋节日”和“洋品牌”的积极 追捧者,而且还养成了与自身、家庭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 重人际交往奢侈消费和攀比消费、进入大学就追求异性的 “恋爱”消费以及为抬高自己身价的炫耀消费等等,都可 以看出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倾向。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修正,将会给自己和家庭以及社会带来 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生存环 明教育的主旨所在。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要求人类在改造 持生态平衡,进而形成良性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秩序,促使 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21。但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生态文 自然的时候要遵从自然生态法则,以科学的态度和行为维 不相符的消费习惯。例如,热衷于网购不能自拔、过度注 明意识并不像所宣传的那样乐观。 经过改革开放二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走出了贫 穷落后国家行列,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制 造”遍布世界各地。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 国家富裕和在世界上的排名,其“副产品”如资源浪费、 能源紧张、空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现象,成为 制约今天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负面因素。造成这种现 象的主要原凶之一就是人们生态意识淡薄,这种情况在大 学生中也普遍存在。作为大学生,其实从各个方面早就知 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重要性。但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也是生态文明 建设“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更有些大学生甚 至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知识要求和应遵从的法则缺乏常识性 的了解,更不用说内化为具体的行动了。校园内随处可见 一次性餐盒、方便筷,随地乱扔的果皮、食品袋、烟头 等,都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的表现,这种状况令人 堪忧。 (:)生态文明行为失范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通过需求得到满足来实现 的,满足需求则通过消费来保证,而消费最终由生产所决 定。需求、消费与生产之间关系的处理就涉及到了生态问 题。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需求变 得越来越多,向自然索取的也就越来越多。过多和盲目的 索取给人类带来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令人担忧的后果。今 天的人们,不得不在自己“制造”的消极环境中生存。过 度消费自然、人为破坏自然,势必导致生态危机四伏。 消费应陔与生产成正相关关系,与资源供给、环境承 受力相适应。然而,当今社会,消费异化现象却层出不 穷。例如,为了追求政绩而“满城挖”,肓目兴建大量住 宅楼,结果是街道无人,楼房空置几乎成了“鬼城”;超 前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的“土豪”置金、富二代 “飙车”、 “某美美”炫富等;吏有令人愤怒的野蛮消费是 一些围家珍稀动物成了盘中餐、身上衣,这类新闻经常见 诸于各类媒体 这种异化的消费风气加剧了环境的破坏、 资源的浪费,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在社会消费群体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对自然和社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自身成长和 成才的需要,大学生要消费大量的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期,消费理念还未 完全成熟,加之他们思维活跃,崇尚新异,很容易接受外 来消费观念 【大J此,西方享乐观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很有 境恶化,进而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教育大学生形成 正确的消费观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现 状,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教育效果。教育 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主要抓好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和制度 教育。 (一)思想教育一一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后天教育才能逐 渐培养起来。意识支配行为,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的培养和提高,就是使大学生具有健康的生态文明行为, 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必须抓 好思想教育。 1.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教育主渠道即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的教育作用 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 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都含有生态文明教育的内 容。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结合当前沙尘暴 频繁肆虐、雾霾经常光顾等各种污染等造成人类生存空间 质量下降的现实生态环境状况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 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 任感,明确大学生应承担的生态义务,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的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概论课教学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论述中挖掘阐发有 关生态文明的思想。例如,恩格斯曾有预见性地指出:人 类“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 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 却有了完全不同的、 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 又取消了”【3]。从这些理论中探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意义,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 明意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尤其是改革开放阶段的讲授 中,以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发展与环境破坏、 能源与资源浪费以及重复建设的具体实例,阐述生态文明 现状,明确“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理念转变的现实 依据就是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强化大学生关于建设 2014年第6期 Work Research 第16卷第6期 No.6 辽宁高职学报 。 Vo1.16, “美丽中国”的理念,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形势与 的垃圾量,总计整个学院一天的垃圾处理量,教育大学生 政策课程在生态环境方面涉及的内容更加多样,从 都 提高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促使大学生消费 与家情、国情相适应,消费内容和消费形式与环境承载能 力和社会良陛发展相适应。 (三)制度教育——建立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系统 1匕年。常态1匕机杀 议定书》到碳排放,从PM2.5到限制车辆出行等,以生活 中具体的事例教育大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眼,自觉 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到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结合时代特点,运用媒体新闻影响力突出生态文 明主旋律正能量教育作用 大学生了解生态问题的渠道很多,如报刊杂志、广播 大学生是现代媒体最积极的使用者和受众,媒体新闻 有关生态文明的报道连篇累牍,选取有针对性的新闻供学 电视、网络等媒体,但这种了解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 面上,没有触及灵魂深处。要达到强化思想认识的目的, 生阅读,引导大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分析造成生态问 题的原因以及我国和国际上有关生态问题的态度措施,重 视生态文明建设。媒体新闻可以直观现实地帮助大学生树 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使大学生明确怎样生活更符合生态 文明的要求,从而强化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 (:)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组织 及其活动的教育作用。 1.充分发挥高校实践教育职能 大学都有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社团是大学生展示自身 才能、发挥与提高自身特长的兴趣组织,对大学生具有强 烈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学校可以凭借相应的社团组织生态 主题鲜明的活动。例如,去自然保护区感受生态环境的美 丽;组织志愿者上街宣传环保知识,捡拾白色塑料垃圾, 清理街道卫生,回收废旧物品;还可以到绿色环保企业实 地考察废气污水的处理;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让 大学生亲身体验维护生态环境的乐趣,使大学生在具体实 践中受到教育启发。 2.充分利用校外有利因素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养成 “创建卫生城市”是打造生态城市的目标之一,抓住 大学所在城市开展生态文明活动的契机,组织相应的活动 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例如,开展创建卫生校园的活 动,号召所有大学生清理校园卫生死角,从教室到宿舍, 从教学楼到操场,不见一片废纸、没有一支烟头,垃圾分 类放置,教室窗明几净。 3.养成大学生绿色消费的行为习惯 孚生是位 牵着家庭,一面连 确的消费观,养成 过讲座、展示、实 实消费观念,理性 前消费。例如,展 惜粮食,树立节 教育大学生花好父 开展大学生走街肆 用之有度、用之有 2014年第6期 I 固 皇 需要一些具有指引导向、预测评价、强制和教育作用的法 律及规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作为高校,把有关生态 文明建设的制度融入学生管理中,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 意识,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41。同时,整合相关生态文 明建设信息,编制校本教材,形成教育资源,以讲座或特 设课程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专题讲授,使大学生系统地了解 掌握当前生态问题及可能面临的生态危机,让大学生时刻 警醒自己的行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利害关系,自觉并积极 促进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没有国家的未来,没有民族的未来,就没有大学生的 未来。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国家和民族 强大,关乎大学生未来的长远大计。当前经济建设中出现 的一些生态问题给国人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 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生态文明建设高度『5_。因此,作为未 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需要 认清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强化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本 着对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精神,以实际行 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做生态文明建 设的积极践行者嘲。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9. 【2】路琳,付明明.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审视[J】.河南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65—16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中共中 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1:519. f4】陈玉玉.生态文明视角下关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研究 [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0(6):179。180. [5】格根塔娜,侯彦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及趋 势[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73—76. [6]itB晓红.'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 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113一l14. [责任编辑,盘锦职院:王德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