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杨梦露
新校长说: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创造不能成为过眼烟云,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记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要克服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弊端,就必须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可以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也是学校的财富。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教师是一个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性质是教育,工作对象是人,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的工种与其他的职业有着区分,比较突出的方面就是教师工作绩效的评定,因此工作绩效评定的不稳定也是造成现今教师岗位人才稀缺、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的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
教师的劳动不能能像工人那样量化计酬,也不能像农民那样个体承包,担任教师工作的人是具有立体知识结构的知识分子,虽然作为人生存在这个社会上,但在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等方面的在意程度相较薪酬支付方面应该略胜一筹。因而教育管理者如果需要对教师们进行人性方面的剖析,进而针对他们制定激励的制度,那么我认为管理者应该选定的是由马斯洛等人提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
在现实中,我们都经历过,我们每个阶段的老师将我们这个年段的学生培养了一批有一批,我们学生作为教师的“劳动产品”除了最后经过考试的“检验”,就没有再次针对我们的学业成绩进行评判的方式了,而考试这种检验手段,其不稳定的因素又太多,虽然也会成为评判教师工作绩效的一项标准,但也不是绝对的,所以,教师的工作绩效实在是不好反应,最后难免会造成教师“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局面。
针对这样的问题,新教育管理者“把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业务档案具有权威性”,并且以业务档案“为今后教师晋升、提工资、奖励提供详实客观的依据,”,将其视为“学校的财富。”
新教育管理者看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的真正需要,即实现自我的真正价值,教师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肯定,被大家接受,不被忽视的,将教师的功绩记录在案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生成,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相应的“自我实现人”假设的管理原则就是:管理者为教师创造了一个适宜工作的环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潜能与才能,可以充分展
示教师的特长和创造力,重视了人的因素,更注重教师的价值和尊严。起到了激励教师创造工作绩效以实现其价值,展示其才能的作用。
“业务档案只记功不记过。建立业务档案后,出现了教师自发向上,大家比贡献的局面,老教师焕发了青春;想改行的年轻教师当年就发表多篇论文。”
这里表明,新教育管理者在实施了Y理论的管理方针后,教师们从中得到了“内在奖励”的环境,他们通过发表论文、创造新的教育绩效以形成了自尊、自主、创造等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们之间争相比拼。
PS:组长,这个是个人的分析,反正你就汇总一下大家的观点认识就OK了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