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7届长宁嘉定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2017届长宁嘉定高三一模语文作文范文

来源:尚车旅游网
2017届长宁、嘉定高三一模作文:

“ 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

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嘉定区范文】

未有牛顿之前

嘉定二中 高三(3)班 王郁

白岩松曾言道:“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的原因一是当今中国人闲暇时间过少,二是中国人在被苹果砸到之后的反应却是抱怨与吞食。”相似的共通感从鲁迅先生的言语中与白岩松先生的话中连起了一条线。鲁迅写道:未有天才之前。而如今我却想提:未有牛顿之前。(引入话题,结合鲁迅名言,提出论题)

“现今的中国社会很难出一个牛顿。”一句话却足以使心灵受到震动。鲁迅先生指出是环境扼杀了天才的出现,而如今看似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不也正面临着如此的窘境吗?有时也会令我感慨,历史历史,以史鉴今,不无道理。(阐述中国人才成长现状,有忧思有感叹,情感投入)

现今的中国人在时间与价值观上较之以往发生了改变。人们忙碌于各种闹市喧嚣之中,很难再有闲情逸致去静心思索一个问题,人们总忙于奔波看似各种的高价值事物,却忽略了其实最有价值的是人类自身的思想。若都如《变形记》中机械可怕的社会一般,那么人们确实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被麻木所操控着,而民族思想与精神文明便会走向泯灭,更别提是否会出现第二个牛顿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而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挤,去质疑与发现。(中国人无价值的忙碌,缺乏思考精神,扣住材料)

于是在当今社会之中,“工匠精神”成了治愈浮躁的一味良方。“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这句话多么触目惊心,在浮躁之中徒添抱怨只会使负能量积累,而对于创新、发展毫无用途。近期热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使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那一份可贵的专注与细致,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反响。亦如日本众人皆知的“煮饭爷爷”与“寿司之神”,是他们愿意静心于自己所专注的事务并为之奉献,在浮躁的社会中注入一剂强心剂。我想,如果人们都醉心于自我事业,甘于深究与奉献,那么现今中国再出一个牛顿并非难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工匠精神)

白岩松的第三句话是极富讽喻意味的,“中国人把苹果吃了!”人们在一笑而过之后却从心底感受到了人们的漠然与从众心理。货车在高速倾覆却遭邻近村民哄抢之事已屡见不鲜,人心善意的淡薄化、自私化与从众化又如何激发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如何造就中国的牛顿?(进一步批判人们的漠然心态)

未有牛顿之前,让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创新素质能与发展速度相匹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宽容对待这些现象,坚信在时间的淘洗下,中华民族会有价值观、时间观、工匠精神与社会正能量,如此而来,千万牛顿必会孕育而生!(总结全文,扣住材料,发出号召)

( 思路清晰,说理有个性)

1 / 2

【长宁区范文】

拒绝浮躁,静心生活

仍记得几年前季羡林先生去世,中国人无不扼腕叹息,说中国再无大师。但是这种扼腕叹息之后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再无大师的结果呢?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话一语中的,现在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一是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而是即使有苹果砸下来,也不会去思考原因,或是抱怨,或是干脆把它吃掉,这真是可怜的结果。然而面对着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该有哪些反思呢?

(以自己的思考引入材料,并非直接照抄) 改革开放数十载,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但是幸福指数却是缓慢爬行。在北上广拥挤的人潮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匆忙,大家都在奔走,都在赶时间,但是最终我们的时间都用到了什么地方呢?地铁里放眼望去,大家都是捧着手机或是ipad,放着的是搞笑的电视节目,或是冗长的电视连续剧。据统计,德国人平均每周的阅读一本书,每月的全国读书量数以万计,但是中国几乎每天都会有新书出来,中国每个人的读书量呢?据统计每人每年不足三本,真是少的可怜,难道不是吗?所以,我们需要向浮躁的生活说“不!”,学着拒绝,然后给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 以阅读少有力说明国人浮躁的心态)

回头想一想,为什么当苹果砸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或是抱怨,或是干脆吃了呢?对于自我舒适的追求方面,人们是永远不会满足的。相信生活中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嫌弃生活过于舒适,食物太过好吃,高铁的速度太快,生活过于方便,我们一直奔走在这条不断满足于自己的路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金钱来让自己住上大一点的房子,开上好一点的车子,让自己过更舒适的生活,但是对物质方面的无限追求让我们忘记了我们的精神仍旧出于饥饿的状态,并且它已经饥饿了很久很久了。(进一步点出国人追求物质,缺乏精神追求的心态实质)

当苹果砸中我们的脑袋时,果断吃掉是对“食物的尊重”,毕竟“吃货”这样一个词也渐渐的成为人们标榜自己个性的词语了。但也有可能我们在追求舒适度的同时已经渐渐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不是没有静下心去思考,而是静下心之后发现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思考,从何思考!这对我们来说更是可悲的!(感叹国人的可悲)

固然一个大师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们每个人自己都应该在不断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多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拒绝浮躁,真正静下心来感受生活,将来的某一天,当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时,希望我们中能够有人能够成为下一个“牛顿”。(扣住材料,突出论点)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