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
摘要:如果想要有效实现家庭教育,那么首先就应该让学生的家长在教育观念上能够
做到一定的转变,以此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和家庭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应该让老师和家长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家长和学校之间应该时刻保持交流沟通,与此同时也应该多关注家长以及社会对于家庭教育的最新动态,还有国家对于教育方针的政策。从而能够对于家庭教育不断优化创新,因此,能够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小学;家庭教育;新时代;策略探究 引言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教师,而家庭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业。新时代,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某些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教育不再单纯依赖于学校,而是要与父母紧密合作,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为其发展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石。
1小学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观念存在问题
现在很多父母都对自己的子女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只有读书就一定要成功,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而学生又担心因为自己学习较差,因此而受到父母的惩罚,从而对自己的学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而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只把期望寄托在了学校、教师等方面,而忽视了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和价值。他们将自己的子女视为自己的财产,可以为所欲为,无视了他们的独立性。将自己的理想强行施加在学生的头上,忽略了他们的个人意志。在没有满足父母期望的情况下,父母就会将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造成一个怪圈,对儿童的发展不利。
1.2教育内容存在问题
一些父母在家庭中仅仅关注孩子们所学到的知识,而忽视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花费巨资将小学生们送入各类补习班、培训班、安排家庭作业,而没有认识到知识要与实践相融合,只有将课本里的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融入到现实中,方能真正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很多父母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让孩子们在上课之前就开始学,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的教学是根据孩子的知识来安排的,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而且,当父母教导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同,或者有冲突时,学生们就会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听从哪一方。还有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没有一定之规,导致孩子们在学习上出现了困惑,导致孩子们出现了“无人倾听”的现象,这对他们的发展是不利的。
2针对小学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而作为对孩子最好的老师,最能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对他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在家长会、家访、专题班会、校园活动中,老师都是重要的角色。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教学理念等,对父母起到了很大的启发。班主任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引导,有助于父母改变不良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教师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可以对父母产生积极的作用,从而促进父母对子女其他素质的培养。家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像蜻蜓点水那样虎头蛇尾,一步到位。一次或两次的家长会或家访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每个父母的文化程度、个性特点、道德素质等各方面的不同,对老师的工作态度、配合程度、认知水平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作为一名老师,要从长期的观点来看,要坚持下去,才能保证其效果。教师应与父母保持密切的联络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家长会等家庭教育方式的滞后性。另外,要增进父母和老师的相互理解,还要对每位父母的工作情况、教育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例如,老师们可以在假期、寒假的时候,请父母陪同自己的子女参观展览、公园散步、观看孩子戏剧、木偶剧等等,来全面的理解父母与子女的感情,这些都是很有创意的。
2.2学校应加强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发挥指导作用
完善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家校共育,需要学校加强对家校共育的重视,发挥学校的指导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学校要努力向家长宣传当下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与家长分享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座谈会或专门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场所,定期组织关于家长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的培训,家长在培训中能够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使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其次,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可以在各个班级挑选家庭教育方式和理念较为科学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共同帮助教师和学校有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发放家长问卷的方式了解家庭教育情况。比如,学校可以发放家校共育学习型家庭的调查问卷,了解当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方法及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以便根据调查问卷及时改进家校共育方式。最后,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定期沟通,了解双方在家校共育中出现的问题或情况,交换彼此的想法和建议,以此达到有效的家校共育的目的。
2.3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
在家庭教育中,学校的教育目标应该和家庭的教育目标能够做到统一,必须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够密切合作,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同,所以就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能够多一些沟通,从而在教育方面能够做到有效地互补和促进。这样,家长就能够及时了解到学校在教育方面的动态,同时学校也能够实时了解家庭教育的需求,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有着一颗善良的心,有的学生在成人以后还能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但是有的学生却在成人以后丢失了那颗原本善良的心。这方面存在的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的教育和受到的影响所导致的。例如,《伊索寓言》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就是有一对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过于溺爱,从而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因为做了一些偷盗的事情正要接受刑罚的时候,他的母亲走到他的身边,但是这个时候,少年竟然将自己母亲的一只耳朵咬掉了,母亲责怪孩子,犯了错误就应该知道改正。但是没想到少年却说,在我
小的时候偷取了同学的东西,你并没有责怪我,如果那个时候你对我做出相应的惩罚,那么现在的我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这样的结果肯定也不是少年的母亲想要看到的,但是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母亲就能够给予较好的家庭教育,那么现在的少年也会是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这样的故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能够给孩子一些相应的惩罚,那么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结束语
因此,在我国,如何进行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正视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阐释与完善,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推动他们的健康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其教学效果,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娜.浅谈家庭教育促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2020,17(23):38.
[2]李俊俊.刍议中小学生家庭闲暇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20,(2):92-96.
[3]庞可彬.浅谈小学生的家庭教育[J].师道·教研,2020,(6):31-32. [4]杨智军.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9(2).
[5]郭志英.走出家庭教育误区之我见[J].宁波高等教育专科学报,200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