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资源学论文

中药资源学论文

来源:尚车旅游网
乌梢蛇的系统研究

韩婷婷 中药091

摘要 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国外未见报道。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 关键词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生活习性;药用价值;采收加工;性味归经 1 外形特征

体全长可达2.5m以上。体背绿褐或棕黑色及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少在前段明显(成年个体),至体后部消失(有的个体是通身墨绿色的,有的前半身看上去是黄色,后半身是黑色)。次成体通身纵纹明显。头颈区别显著;吻鳞自头背可见,宽大于高;鼻间鳞为前额鳞长的2/3;顶鳞后有两枚稍大的鳞片;上唇鳞8,第七枚最大;下唇鳞8~10;背鳞鳞行成偶数16-16-14,中央2~4行起强棱,腹鳞雄192~204,雌191~205;肛鳞二分;尾下鳞雄95~137对,雌98~131对。 2 分布范围

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国外未见报道。

3 生活习性

生活在我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范围:海拔50~1570 m。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目前野外生存数量大减(栖息地破坏、大量捕杀),应予保护。 估计数量:该蛇是我国蛇类中一广布种,其数量因地而异,向为中药药材,收购数量颇大。 根据统计,乌梢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占51%,受精卵占产卵数的91.4%,自然孵化率64.6%,自然成活率30%。

4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头在中央,盘成圆盘状,干燥。

5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6 功能主治

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证。本品特点性缓无毒,能内通经络,外达皮肤,以除内外风湿之邪,凡风湿为患,不管内侵筋脉关节之痹痛,或外致皮肤之顽癣及肝风内动之中风等症均可应用,但较白花蛇力逊,用量宜重。

现代临床上还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牛皮癣,肺脓肿,烧伤等。

7 食疗价值

1) 乌蛇酒:乌梢蛇适量,白酒适量,以能淹过蛇体为度,浸泡10~15日。

每日服10ml,一日2次。 据《朝野佥》载:“商州有人患大麻风,家人恶之。山中为起茅屋,有乌蛇堕酒器中,病人不知,饮酒渐瘥。罂底见有蛇骨,始知其由。”今以乌蛇制成蛇酒服,防治麻风病,取其祛风湿,通经络,解毒;酒还可起到行血脉、行药势的作用。本方也可用来治疗风湿痹痛。 2) 三蛇酒:乌梢蛇、眼镜蛇、蝮蛇各等分。白酒适量,浸泡10~15日。每次服25~50ml,

每日2次。 眼镜蛇、蝮蛇均为有毒蛇,祛风湿、通经络作用较强,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其效尤佳。用于风湿痹痛或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等。 3) 乌蛇汤:乌梢蛇1条,切片煮汤。加猪脂、盐、姜少许调味,饮汤吃肉。

乌梢蛇有祛风除湿和解毒作用,对于荨麻疹、湿疹脓疮也有一定预防或治疗效果。本方和以煮作汤羹,尤宜于食用。

4) 定命散:乌梢蛇、白花蛇各60g,蜈蚣2条。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0g,温酒

调服。

源于《圣济总录》,花蛇和蜈蚣均有较强的祛风定惊、攻毒的作用,乌梢蛇与二者同用可协同奏效。温酒调服,可增强辛散祛风的力量。用于破伤风,风毒内浸,项强直,身体强直。 8乌梢蛇养殖技术

乌梢蛇是典型的食、药两用蛇类。它不仅肉质鲜美,好于其他众多的无毒蛇,而且还具备许多毒蛇所没有的药用价值。传统中药中的乌蛇便是本种处理后的干品,这是其他无毒蛇所无法比拟的。除此之外,乌梢蛇皮还是制作乐器、皮革制

品的上好原料。食、药兼备的乌梢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现市面上热销的纯蛇粉,大都以乌梢蛇为主要入选原材料。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乌梢蛇主要以蛙类为主,小杂鱼、泥鳅、黄鳝为辅。因黄鳝的市价有时稍高,规模养殖时则很少投喂。乌梢蛇生性胆小,行动极为敏捷,善攀爬,爱活动,但少具缠绕能力,大多白天活动。久不投食后会发现乌梢蛇有追逐捕食的习性,主要以捕食活食为主,对死的动物通常不太感兴趣。但在食物缺乏时,也食部分死食,必须是刚刚死亡的。乌梢蛇对腐败变质之物根本不感兴趣。它能吞食大于头部数倍的小动物,如大蟾蜍等,只是吞食速度明显减慢,有时长达15~25分钟。乌梢蛇的食量不是很大,一次连吞几只蛙类的情况很少见。它的消化能力很强,需4~6天投饲一次。

参考文献:

[1] 王义权,蛇类药材的系统研究,南京师范大学,1995

[2] 王义权,周开亚,蛇类药品的调查及鉴定,南京师范大学,1996 [3] 王义权,周开亚,蛇类药材的性状鉴别,《基层中药杂志》 1998 第2期 [4] 王义权,周开亚,蛇类药材的本草考证,《基层中药杂志》 1995第3 期 [5] 张含藻,乌梢蛇养殖技术,《中药材》 1997

[6] 叶红, 詹松鹤,用配合饲料饲喂乌梢蛇的试验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年07期 [7] 黄接棠, 黄松, 乌梢蛇幼蛇的人工饲养,《蛇志》 2001年01期 [8] 吴代全 ,乌梢蛇宜麸炒酒炙,《四川中医》 1991年06期 [9] 王培潮 ,乌梢蛇某些器官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铁道师院学报》 1993年S4期 [10] 张含藻 , 乌梢蛇养殖的观察, 《中药材》 1989年0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