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译文
站在骊山上环望四周,雄伟瑰丽的阿房宫已被付之一炬,当年奢侈的场面现在到哪里去了呢?呈现在眼前的只有稀疏寥落的草木,回旋迂曲的水流。到现在那些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想想周、齐、秦、汉、楚等国多少帝王为了天下,征战杀伐,赢的如何?输的如何?不都变做了土!
2.主旨、情感
全曲揭示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进行残酷厮杀和夺取政权后的奢侈行为,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慨。
3.请赏析“骊山四顾,阿房一炬”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了典故,引用《阿房宫赋》,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表达了诗人怀古伤今之情。
4.请赏析“当时奢侈今何处”的表达作用。
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5.请赏析“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表达效果。
1
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两句是说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 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6.请赏析“至今遗恨迷烟树”的表达作用。
答:借古讽今,讽刺了元朝统治者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
7.请赏析“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的表达效果。
答:运用对比手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都变做了土“,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8. 结尾说赢、输“都变做了土”,指什么而言?诗人的议论又是针对什么而发?
答:打输了的(项羽)把输掉了的(秦王朝)的一切,都付之一炬;而赢了的到头来也变成了泥土,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诗人谴责讽刺的就是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权利而进行的残酷厮杀与夺得政权后的荒淫奢侈。
9.这首小令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什么样的主旨?
答:这首小令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 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10.理解性默写
2
①曲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荒凉景象语句是: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②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现诗人感时伤怀的情绪,慨叹历史更迭的无情和必然)的语句是:赢,都变做了土;输, 都变做了土。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