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5O・ 2002年9月第4卷第3期 September.2002,Vo1.4,No.3 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TCM 中药大剂量应用治验.- 李成年 湖北中医学院各家学说医史教研室(430061) 关键词:麻黄;廷胡索;临床治疗;戒毒;大叶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259 1麻黄、石膏的大剂量运用 麻黄主要有辛温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在五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87x(2002)03—0050—01 毒。自诉烫吸海洛因三年半,曾多次戒毒失败。其中包括两 次强戒,三次自戒,每次戒断时,都伴有肢体酸胀疼痛,寒颤, 周身蚁行感,失眠,焦虑等症状。查体:面色蜡黄,精神萎靡, 反映迟钝,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两脉迟无力。因阿片辛温性 燥,味苦助火,可灼伤津液,使吸食者出现津液虚损甚至枯 竭。如果阿片久积体内,则会耗损肾阴,久之损阴及阳…。 故其治则应以行气止痛、滋阴安神、温阳补肾为法。方用六 味地黄丸合小麦甘草大枣汤加味:延胡索30g,熟地、山茱萸、 丹皮、泽泻、肉苁蓉、巴戟天、甘草各9g,山药、朱茯苓各15g, 小麦、大枣各12g。5剂。一剂药服三次,第一天每--I1,时服 一版《中药学》教材上明确写出常用剂量为1.5~10g,或者说是 10g以下。然而在临床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中,我们使用麻 杏石甘汤给予治疗时,麻黄的剂量用到了30g,而石膏的用量 用到了120g。用石膏凉性有效地牵制了麻黄的温热之性,充 分发挥了麻黄宣肺平喘之功效,对小儿大叶性肺炎中的喘息 症状的控制效果十分显著。另外,大剂量的使用石膏也充分 利用了其凉性降温的作用,配合麻黄的辛散之力,共奏清散 内热、宣肺平喘之功。临床用之平喘迅速,降温平稳,屡试屡 效。 次,第二天每四小时一次,第三至五天每六小时服一次,第 曾自行去某戒毒所戒毒,但因身体的蚁行感难以忍受,遂又 转求服中药。于是上方加凌霄花9g,连服七剂后,再守原方 十四剂。唯失眠外,诸症明显改善或消失,患者诉此次戒毒 案1:朱某,女,五岁半,1987年4月12日初诊。其母代 六至十天每八小时服一次。中途因患者对中药戒毒有怀疑, 诉:一周前不慎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昏头痛,鼻塞流涕,偶 尔咳嗽。遂口服VC银翘片及止咳糖浆,无效。三天后高烧, 体温高达39 ̄C~39.8。C。当地卫生院以抗生素治疗收效不 显,转黄梅县中医院治疗。入院时症见:形寒、壮热、精神萎 靡、微喘。查体:体温39.6。C,双下肺有明显的湿性罗音,其 它未见异常,舌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风寒束表,内郁积 热,热郁于肺,肺不得宣,肺气上逆所致。笔者在黄梅县芦凯 院长的指导下,治以宣肺泄热,方用麻杏石甘汤投之.处方: 麻黄30g,杏仁9g,石膏120g,甘草9g。3剂,取水1500ml,中 煎取汁1000ml,乘温热少量频服。1剂后,小儿体温降至 38.4 ̄C,中间没有体温的反弹。第二天再服第2剂,服药后体 温降37.8 ̄C。3剂后,小儿体温恢复如常,诸症皆失,观察一 天出院。后追访无反弹现象发生。 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舒服。 延胡索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五版《中药学》教材中 明确规定使用剂量在5~10g之间。而在江明性主编的第三 版《药理学》教材中又将其纳入了镇痛药的范畴,并较详尽阐 述了其镇痛的作用原理。在治疗药物依赖患者的过程中,此 药作为中药戒毒的常用药物大量使用,一般常用剂量在 30g~60g间,临床疗效明显,没有任何副作用。 用中药戒毒,笔者曾多次在临床中重用延胡索,配合辨 证论治治疗戒断症状和稽延性症状,均获良好效果。 此后工作中,笔者也曾多次使用此方治疗风寒束表、内郁 积热型的高热(相当于大叶性肺炎之类的高热),均获痊愈。 参考文献 1宋树立,高学敏.中医辨证戒毒理论[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O00,9(3):170~171. (收稿日期.'2002—06—07编辑:任桂华) 2大剂量延胡索戒毒 案2:周某,男,24岁,2001年1月12日经介绍用中药戒 王清任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 蒋桂希王咏初 湖北省罗田县万密斋医院(438600) 关键词:王清任;活血化瘀法;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87X(2002)03一IX)50—01 道指正。 清代著名医学家王清任运用活血通络逐瘀法治疗许多 疑难顽症,开创了祖国医学活血化瘀法之先河,为提高临床 治疗疑难、危重病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遵崇王氏活血 化瘀法,治疗许多疑难杂症,颇有收获,今摘录数例,敬请同 1癫狂案(精神失常症): 吴某,女,22岁,学生,1998年8月20日初诊。因失恋而 致心烦易怒,言语甚多,夜不能寐,不思饮食,行为不能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