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表内乘法的知识经验
基础上进行的,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今后理解除法的意义打下基础。通过森林里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平均分。首先,通过分6个竹笋,借助同样多,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接着是通过动手分实物,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本课设计了一个森林聚会的童话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物聚会课件,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通过帮小熊猫分竹笋,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到分竹笋的方法有好几种,为分几份和怎样分做铺垫。经过老师的引导与提炼,总结出平均分的定义。
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又设计了帮小猴分桃子、帮小兔分萝卜这两个环节,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同时,运用自主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和升华。
本课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感受平均分的过程,从而对平均分有深刻的理解,通过练习也发现孩子对平均分理解比较到位,掌握得挺好。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比较多,课堂内容丰富,信息量比较大,所以时间比较紧,学生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如果能适当减少一些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外学生动手操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动手能力有待培养提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