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全 册 教 材 分 析 教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 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科书以空间、时间和结构三个维度组织探究内容,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教科书结构体系。《人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微观认识生命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切入,让学生明确生命体是由细 胞构成的,知道人类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体会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通过搜集、 整理自己生长发育过程的照片资料,分析、归纳、推理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的特点,知道遗传和变异石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以人体内部的能量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之间的相互变化,密切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了由部分到综合的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地球的面纱》单元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通过大气层的研究、风的模拟实验、降落伞的秘密、风与帆的关系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大气层对地球及地球 生物的意义、风的成因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制作、搜集整理 信息的能力。 《信息与生活》单元主要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复杂的信息 传递方式,知道动植物的一些行为特征以及人类社会的主要交流方式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系 统研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丰富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相互联 系的观点及辩证法,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生物的生理和行为特性。 《探索宇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的结构特点、地表的变化、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及 太阳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整 个宇宙,拓展学生认识的空间,形成对宇宙的宏观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欲 望。 《研究与实践》单元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几个科学之谜,让学生像科学家达尔文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形成尊重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能够面对大量的事实资料提出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伪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通过对伪科学学习历程进行自我反思, 培养学生的科学感悟能力、 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信 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学 球的面纱”内 容 知 识 内 在 联 系
教 材 编 排 特 点 教 学 总 目 标 1.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进行构建,使整套教科书形成综合化、立体化的结构体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点,精心筛选典型生活案例的基础上,构建起小学生生活经验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为“切入点”,“生长基”,选择让学生有探究兴趣和欲望的内容,循序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更具整体性、结构性和研究性。结构模块化是指每课的结构基本上分四大模块,即:“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能带着问题搜集、准备材料,课上围绕主要问题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自由发挥的空间,课后能将活动延伸到生活中来。 3.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目标弹性化是指有些教学目标在完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学生学习与发展需求;内容综合化是指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知识体系将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综合设计;评价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多元化。 4.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落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教科书成为“学材”。把教科书的表现主体和使用主体都落实在学生身上力求使教科书成为“学材,即学生能够自主使用教科书、自主开展探究活动。 5.突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教科书在目标构建、材料选择、活动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都着力体现这一理念。 6.背景和空间广阔。教科书更具开放性和发展性。 7.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教科书更具人文化。 第一单元 人的一生 1.科学探究:能针对生命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 息,表达与交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指导科学是不 断发展的。 3.科学知识:知道生命体的基本特征:由细胞构成,能够生长,繁殖,遗传和变异,有一 定的生命周期等。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 1.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 进行定量观察, 采集数据, 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并做实验记录;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 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科学知识: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雌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知道任何物体工作 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
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 互相转化;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单元 地球的面纱 1.科学探究: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科学知识: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层产生的不良影响,意识到保护大气层的重要性;探究风的成因;体验风对生活的影响。 第四单元 信息与生活 1.科学探究: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能运用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迁移思维方法提出研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并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较熟练地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会制作资料卡。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3.科学知识:了解一些动植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了解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各种信息;了解人类信息发展的历史,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第五单元 探索宇宙 1.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科学知识: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意识到人类对太空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重点: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 学 重 难 点
落 实 目 标 的 主 要 措 施 1、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2、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放手让学生实践,对学生的发现不轻易地否定学生的发现,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 3、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5、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对感兴趣的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尝试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6、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做好组内分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热情,提高合作能力。在学生参加科学学习和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和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 7、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施教。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教 学 内 容 1、细胞 2、我从哪里来 2课时 3、人的一生 4、我像谁 2课时 整理复习第一单元 2课时 5、让身体热起 6、摆的秘密 2课时 7、钻木取火 8、通电线圈(一) 2课时 9、通电线圈(二)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2课时 11、开发新能源 整理复习第二单元 2课时 12、地球的面纱 13、风从哪里来 2课时 14、降落伞 15、小帆船 2课时 整理复习第三单元 2课时 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2课时 18、电脑与网络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2课时 整理复习第四单元 2课时 20、太阳家族 21、神秘星空 2课时 22、探索宇宙 23、未来家园 2课时 整理复习第五单元 2课时 期终素质检测 2课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