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知识付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分析
作者:李越 景瑾
来源:《现代营销·信息版》2018年第11期
摘 要: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家的不断正确引导,知识付费将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目前知识付费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版权保护问题、内容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等,通过分析发现必须加强并完善知识付费平台的制度、 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出台关于知识付费的法律法规,从而奠定知识付费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知识付费;版权保护;知识共享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共享经济的热潮下,时间的碎片化与信息的海量化催生出了人们对知识筛选的需求。一方面随着大众消费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以及对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 知识付费逐渐成为主流。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新商业模式——知识付费。
知识付费,顾名思义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付费获取知识来满足对自身认知提升的行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涌现了大批的知识付费平台, 如得到、喜马拉雅等平台, 付费制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内容。知识付费实际上是知识共享3.0阶段的迭代形态, 共享仍是其核心, 而付费是其外在形态。具体而言, 知识付费是一种依托于开放型社群, 在付费的基础上由个人面向网络大众提供在线问答、网络课程、信息共享等内容服务的传播模式。 一、知识付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知识付费不仅借力于互联网发展和知识社群的演进、支付方式的便捷,也得益于人們对知识需求的增长,焦虑的蔓延以及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的共同作用。然而目前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促使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 (一)版权保护问题
版权保护不力是知识付费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付费知识经济风生水起但盗版现象仍屡禁不绝。知识产权的模糊不清的界限使得很多侵权行为难以判定,不仅创作者的利益受不到保护、打击创作者的积极性还会大大降低用户的消费欲望,最终导致行业发展进入困境。 (二)内容泛娱乐化与同质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众多知识共享平台上的作品和问题其娱乐性大于知识性, 使用户关注焦点过度放在娱乐性话题上, 而忽视产品的严肃性和知识领域的贡献,这不仅背离了知识分享的初衷,同时也打击了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
在现有的知识共享平台中,复杂深奥的内容往往只通过短短几分钟的音频或视频来表达,知识被简化成通俗易懂的内容,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牺牲的是知识的深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 用户付费得到的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具备他人观点和具有内容娱乐特征的知识 (三)内容众多碎片化
内容众多碎片化这点既是优势,却也是缺点。虽然利用的是用户碎片化的时间,为用户节约了大量时间,但是也产生了碎片化内容与完整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使得学习效率低下。短时间摄入过多的碎片知识,导致了自身思考的减少和退化。如果用户仅仅是去阅读而不去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学习过程和结果都是大打折扣的。 (四)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知识付费热潮持续不断,对于这种基于互联网创新出的新模式目前国家尚未出台相关的规定,这可能会导致大量不良知识进入平台,破坏知识的稳定性。 二、对于知识付费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加强并完善知识付费平台的制度
目前大多知识付费平台里对创作者进入平台的门槛较低,所以进入平台的内容会鱼目混珠。未来,随着知识付费平台中内容的增多,如何完善筛选、评价及推荐机制将会成为平台提高用户体验的基本问题。加强并完善这些问题既可以保证知识的专业性和精准性,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鱼目混珠的现象,还可以适当的提高用户黏性。 (二)大数据应用, 提供定制化增值服务
目前,人们处于信息智能化的时代,只有智能化的信息才能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也只有智能化的信息才能实现大规模知识变现,进而解决知识变现平台和创作者的盈利模式问题。知识付费平台不仅将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向用户推送定制化信息,满足用户对知识的精细化需求。知识付费平台还会利用大数据将为付费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增值服务如为用户制订学习计划等。 (三)出台关于知识付费的法律法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加大对知识版权的保护, 维护知识创造者的合法权益,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为知识变现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使平台得以安心地将知识共享, 促进全国知识变现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知识型付费既具有广阔的前景,也存在困境。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家的不断正确引导,知识付费将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知识付费将会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未来一定会有更多创新的交互方式接踵而至,来保证获取知识效率的提高和知识学习的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孟晔.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之思[J].互联网经济,2016(07):12-15.
[2]段滟姝.中国知识变现模式分析——以喜马拉雅为例[J].现代商业,2017(35):173-174. [3]郭全中,郭凤娟.大数据时代下的媒体机遇[J].新闻界,2013(17):56-59. [4].知识付费的春天来了吗[J].中国报业,2017(11):14-15. 作者简介:
李越(1996-)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学生,单位: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