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定义
1、 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2、 用产出水平表示 (二) AD函数
1、 IS:𝑟=
a+e𝑑
−
1ℎ
1−𝛽𝑑𝑀𝑝
𝑦(两部门)
𝑘
2、 LM:r=−∙3、 联立后得Y=
+ℎ𝑦
+𝑝[ℎ 1−𝛽 +𝑑𝑘] 𝑀𝑑
ℎ(𝑎+𝑒)[ℎ 1−𝛽 +𝑑𝑘]
(三) 总需求AD曲线
1、 总收入(总产出)Y与总价格水平反向变化
2、 原理——价格变化通过产品/货币市场影响总需求
1) 财富效应物价↑→消费水平↓→消费支出↓→总需求↓ 2) 利率效应物价↑→利率↑→投资支出↓→总需求↓
物价上升,用于交易的货币增多,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水平下降
3) 进出口效应物价↑→净出口↓→总需求↓
物价上升,本国商品在外国人看来贵了,该国出口减少,本国人认为外国商品看来便宜
了,该国进口增加
3、 图形推导
1) 价格从P1降到P2,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m增加
根据LM曲线函数r=ky/h—m/h,曲线右移,形成新的均衡点
价格不断波动,无数个均横点形成了AD曲线,反应了P与Y的对应关系
(四) 总需求AD曲线的移动
1、 财政政策——LM曲线不变、IS曲线移动
1) 税收减少、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增加总需求
r P Y 2)
Y
3) 蓝线LM曲线价格水平为P0
扩张性财政政策→橙线右移
2、 货币政策
1) 蓝线LM曲线价格水平为P0
2) 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经济中货币总量→蓝线右移 3) 原理
A. 货币总量增加→人们会拿出其中一部分消费→总需求增加 B. 货币总量增加→利率下降→企业增加投资→总需求增加
r Y
3、 预期
1) 预期收入 2) ? 3) ? 4) ?
二、 总供给AS曲线
(一) 宏观生产函数
1、 劳动力
2、 技术——难以计量
3、 资本存量——往年累积,固定值 (二) 劳动市场
1、 W = MPL * P
名义货币工资率=劳动边际产量*物价水平 2、 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负相关 3、 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正相关
4、 劳动需求=劳动供给时,劳动市场均衡 (三) 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学派
1、 长期来看,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市场会迅速调整且有足够时间调整劳
动市场达到均衡
2、 长期总供给曲线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经济产量始终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
量vb
(四) 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学派
1、 货币幻觉:劳动力只注重货币的面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此他们反
对名义工资下降,但不反对实际工资下降。
(五)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社会不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1、 前提假设
1) 刚性货币工资下,价格货币不发生变化 2) 社会处于未充分就业状态
(六) 常规总供给曲线
1、 认为价格和货币工资会缓慢调整
(七)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 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1) 当资本存量、技术水平不断增长,曲线会不断右移 2、 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
1) 成本(工资、原材料价格)上升→短期总供给减少
三、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一) (此处缺图) (二) AD与AS短期均衡
1、 未必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2、 一般以常规曲线为准,总供给曲线为斜线 3、 极端情况会出现凯恩斯的水平线 (三) 宏观经济短期均衡的波动
1、 AD曲线右移→通货膨胀
1) (投资和需求增大;扩张政策) 2、 AD曲线左移→通货紧缩→经济衰退
1) 投资、需求萎缩 2) 紧缩政策 3、 AS曲线右移
1) 源自创新
2) 供给曲线垂直阶段意味着国家现有资源条件下的生产最大值,然而创
新增加了潜在生产能力
4、 AS曲线左移
1) 滞胀:价格上涨,经济衰退 2) 源自:生产要素价格上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