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高考名校联考信息优化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u-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知识的合理利用可以治理污染,改善人类的生存环 境。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溴,制备材料、药品 B.为提高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 C.焚烧秸秆,使秸秆灰烬还田
D.工业提取时,用有机溶剂代替水溶剂 2.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说法中正确的是 A.K+与Ar的结构示意图相同 B.Na,O的电子式是:
C.通常状况下,1.5 mol氧气与0.5 mol氮气的混合气体 的体积为44.8 L
D.乙烷、乙烯和苯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3 CH3、 CH2=CH2、
3.溴元素有79 Br和81Br两种稳定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79 Br和81Br核外电子排布式相同 B.79 Br2和81 Br2是同素异形体 C.79 Br和81Br的中子数相同 D.79 Br和81Br的质量数相同
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烷、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前者发生了 取代反应,后者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蒸馏(分馏)可以得到焦炉气、煤焦油和焦炭 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乙烯、聚氯乙烯的分子结构中都含有C=C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Na2O2,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B.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生成可溶的Ca( HCO3)2 C.在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制备Fe( OH)3胶体 D.向乙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可制备乙酸
6.下列有关分子式为C2H4Cl2的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C2H4 Cl2没有同分异构体
B.C2 H4 Cl2能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与氯单质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制得纯净的C2H4 Cl2 D.标准状况下,C2H4 Cl2为液态
7.常温下,在c(OH -)=1×10-13的溶液中,下列粒子组能 够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NO3-、HCO3- B.NH4+、Al3+、Cl-、I-
C. K+、Mg2+、ClO -、CH3CH2OH D.Na+、K+、SiO32-、Cl-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NA B.28 g C16O与28 g C1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NA C.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2NA个原子 9.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实验室制备氯气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C.高温煅烧石灰石
D.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10.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A. 评价 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正确 Fe3++Cu=Fe2++ Cu2+ B. Na2O2与H2O反应:错误,氧元素不守恒 Na2O2+H2O=2Na++2OH- +O2↑ C. 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错误,产物应该 Al2O3+2OH-=2AlO2-+H2O 是Al( OH)3 D. 向Fe( OH)2中加入足量稀硝正确 酸:Fe( OH)2 +2H+=Fe2++ 2H2O 11.下列实验方法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检验Na2SO3溶液是否变质
B.乙酸乙酯和乙酸钠溶液可以用萃取的方法分离
C.除去酸性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的双 氧水后放置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硫酸钡的碳酸钡 12.石灰石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下列关于石灰石浸 泡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溶,溶液中不可能有Ca2+及CO32- B.2c( Ca2+)+c( H+)= 2c( CO32-)+c( HCO3-) +c( OH -)
C.c(Ca2+) =c(CO32-)+c( HCO3-)
D.c(Ca2+)>c(CO32-)>c(HCO3-)>c(OH-)>c(H+) 13.下面是四个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 △H1
②2H2(g) +O2(g) =2H2O(l) △H2
③CH3COOH(l) +2O2(g)=2CO2(g)+2H2O(l) △H3 ④2C(s)+2H2(g)+O2(g)=CH3COOH(l) △H4 下列焓变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H1=△H2 - △H3+△H4 B.△H2= 2△H1-△H3+△H4 C.△H3=2△H1 +△H2 +△H4 D.△H4= 2△H1+△H2 - △H3 14.右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 部分,下列关于X、Y、Z、W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Y>Z>W
B.原子半径:Y>Z>W>X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 D.X、W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共价化合物 15.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
A.将SO2通入到 少量氯水中
B.将氨水滴入到少 量硫酸铝溶液中
C.在少量浓中 加入铜粉
D.在少量氯化铁溶液中 加入铁粉
16.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含有硫酸、Fe2( SO4)3杂质的CuSO4 溶液,通过电解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通直流 电后,一个电极增重mg,另一个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 气体V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上述杂质的CuSO4溶液不经提纯即可进行实验 B.若用铜和石墨作电极,铜电极应接电源的正极
C.若用铜和石墨作电极,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4OH- -4e-=O2↑+2H2O
D.实验测得的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必做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1分)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氧化物,具有特殊的性质。 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性质的验证实验。 (1)实验用品:分液漏斗、___(玻璃仪器名称)、试
管、具支试管、玻璃导管、乳胶管;亚硫酸钠晶体、硫 酸( 75%~90%)、NaOH稀溶液、NaOH浓溶液、酸 性’KMnO4溶液、Na2S稀溶液、酚酞试剂。 (2)实验装置
装置图中分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写化学式)。 (3)实验步骤
①按照图示装置连接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查方法是____。
②在具支试管Ⅱ、Ⅲ、Ⅳ中分别加入2 mL NaOH稀 溶液(溶液中滴有酚酞试剂)、2 mL酸性KMnO4溶 液、2 mL Na2S稀溶液。其中Ⅱ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Ⅲ中现象说明SO2具有___
性;Ⅳ中若持续通入SO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
(4)如果将具支试管Ⅲ内的酸性KMnO4溶液换为氯水, 那么具支试管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5)试管V中加入的是NaOH浓溶液,其作用是___。
18.(10分)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想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 周期的某些元素探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 序数变化的规律。
该兴趣小组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烧杯、试管、酒精 灯、蒸馏水、稀盐酸、酚酞溶液等。
(1)根据上述实验仪器和试剂,该兴趣小组要进行实验 探究的元素是____。
(2)在探究上述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时,为了保证实验 的安全性,应该在___(填“试管”或“烧杯”) 中进行反应,为了切实保证不出危险,还需进行的操 作有____。
(3)在水中滴入1 mL酚酞试剂,但实验时(包括实验 后),发现只有钠与水反应的溶液显红色,于是有位 同学得出结论:钠、镁、铝中只有钠能与水反应。你 觉得这个结论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如果不正确,请你还利用水这种“试剂”来设计实验 探究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你的实验设计是 ____。并预测实验现象:___。
(4)小组中的另外一位同学设计实验用酸来探究这些金 属的金属性,但老师删掉了该同学设计的酸与钠反 应的实验,你觉得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该同学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 mL
稀盐酸,然后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片镁片,另外 一支试管中加入2片铝片,反应开始的时候现象是 ____。不过该同学操作时在第
二支试管中加入了两块质量较大的铝条,他观察到 随着反应的进行,铝与酸的反应越来越快,直至最后 反应几乎呈沸腾状态,请你推测铝与盐酸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是____。
(5)最后该小组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 19.(12分)X、Y、D、E、F„„都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这些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未列 出),根据框图及提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下面是解题有关的信息: ①Y是单质,X是化合物;
②溶液E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1)Y和X的浓溶液反应的条件是___, 该反应在常温下很难发生,其原因是___ (2)写出F转化为G+X的化学方程式:___。 (3)L转化成I的现象是___,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实验室在试管中制备L,为了能观察到L的颜色,需 要进行特殊的操作。该特殊的操作是___。 20.(10分)已知下列两个反应: 反应I:CO2(g)+H2(g) CO( g) +H2O( g) △H1 反应Ⅱ:CO(g)+H2O(g) CO2 ( g) +H2 ( g) △H2
(l)相同温度下,若上述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Ⅱ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2.那么K1.K2=____ (2)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1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表一: 表一
则△H1___0(选填“>”、“=”或“<”)。 (3)如果上述反应I以CO和 H2O(g)为起始反应物,在 T℃时CO和H2O浓度变 化如图所示,且密闭容器的 容积为1L。那么0-4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CO2)=____mol/(L' min),对照“表一”可知T=___ ℃。
(4)某温度下,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25。在该温 度下,向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 和H2(g),这两种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下表二: 表二
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填“甲”、“乙”或 “丙”),平衡时,H2转化率最大的是___(填 “甲”、“乙”或“丙”),丙中H2的转化率为___ 21.(9分)2010年8月24日15时 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
功将“天绘一号”卫星送入预定 轨道。如图是火箭点火发射升空图。
请回答下列有关试题:
(1)“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一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 氮作为氧化剂,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 C2H8N2),火 箭起飞时的反应产物都是无毒的气体;请你写出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请你解释火箭上升过程中尾巴是红棕色的原因:____。 (2)某些运载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 H4)和过氧化氢, 当二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N2H4 (l)+2H2O2 (l) =N2(g)+4H2O(g) △H= -1.6 kJ.mol-1
H2O(l)=H2O(g) △H=+44 kJ. mol-1
若用6.4 g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 液态水,则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总物质的量为 ,放出的热量为___。
(3)未来我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届时空间站需要再 生性的燃料电池。这种电池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有太 阳光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电能并将水电解,没 有太阳光时利用燃料H2、氧化剂O2构成原电池,提 供电能。若用KOH浓溶液作为该原电池电解液,写 出负极反应式:___。
(4)飞船或空间站中的宇航员新陈代谢的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水蒸气,而呼吸需要的则是氧气。请你利用 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能够循环处理飞船或 空间站内气体的方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
附加题:请考生根据本省考试情况选择作答,分值不计入 总分。 l.(3分)下图是一种降血脂的药物的结构简式: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2.5 g/mol
B.1 mol该物质最多能够与3 mol NaOH发生水解反应 C.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显碱性
D.分子结构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2.(10分)【有机化学基础】
2-甲基-2 -丁烯酸()可以制备
2-甲基-2 -丁烯酸甲酯,这种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 料,其价格昂贵,每升在4万元左右。下面是该物质的一 种合成路线:
已知:R-CNR-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 (2)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
(3)B的结构简式是___,C的名称是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标注反应条件)。
(5)①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含有甲基;③主链含有 4个碳原子。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 还有____种。 3.(10分)【物质结构与性质】
卤族元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包括F、Cl、Br、I等。请 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大小存在一定的规律,卤族元素 F、Cl、Br、I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2)不同卤素原子之间可形成卤素互化物,如IBr,BrI3, BrF5,IF7等。其中卤素互化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BeCl2的构型为___, BF3分子中B-F键的键角为___。
(4) CCl4分子中的C原子和NF3分子中的N原子杂化方
式是否相同?____。如果杂化相同,则其杂化方 式为____,如果杂化不同,则CCl4分子的C原子 杂化方式为___,NF3分子中N原子杂化方式为___ (5)F、Mg、K三种元素形成的晶体晶 胞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晶胞中Mg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
4.(10分)【化学与技术】
钢铁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请解答下列各题: (1)选矿是炼铁的重要环节,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废 水,且废水中多含有高浓度悬浮物,为了防止这些废 水对环境造成污染,需要进行废水处理,然后再利用 或排放。对这种废水的处理方法有:___ (写出两种方法)。
(2)炼铁的原料是铁矿石,其中有效成分为铁的氧化物, 要使其变为单质铁,需要还原剂,工业上一般采用 作炼铁的还原剂,该物质是将煤经过___
(填工艺操作名称)而制得的,该过程还会生成液体 产物___。
(3)目前为了缓解钢铁冶炼造成的用水紧张,很多钢铁厂 迁至沿海地区,目的是利用取之不尽的海水,但冶炼 钢铁时,需要的是淡水。写出两种海水淡化的方法:___ (4)人们在大炼钢铁的同时,钢铁制品却在被腐蚀着,造 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减缓或防止钢铁腐蚀显得 比钢铁炼制更加重要。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很多,有 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请写出两种防止钢铁腐蚀的 物理方法:____,写出两种防止钢铁腐蚀的化学 方法:____。 1.A 2.D 3.A 4.C 5.c 6.D 7.B 8.A 9.D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C 17.【答案】(1)圆底烧瓶(答“蒸馏烧瓶”错)(1分) (2)H2SO4(1分)
(3)①关闭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分液漏斗中缓缓 注入水,若开始时分液漏斗中的水慢慢滴入圆底烧瓶中,随着 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的量增加,漏斗中的水反而不往下滴,则说 明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2分)
②红色逐渐褪去(1分) 还原(1分)5SO2+2Na2S+2H2O =3S↓+4NaHSO3(2分)
(4)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1分)Cl2 +SO2+2H2O=4H+ +2Cl-+SO42-(1分)
(5)吸收SO2尾气,防止造成污染和毒害(1分) 18.【答案】(每空1分)(1)钠、镁、铝 (2)烧杯 在烧杯上放一块玻璃片
(3)不正确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再在其中 分别滴人2~3滴酚酞试剂,然后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片镁片, 另外一支试管中加入2片铝片,最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试管 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镁片在热水中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变为浅 红色
(4)因为钠与酸反应非常剧烈,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镁与盐酸 反应剧烈,而铝与盐酸能够反应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 应的进行,反应液的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快
(5)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同 周期元素随着元素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或非 金属性逐渐增强) 19.【答案】(每空2分)(1)加热 Fe表面被浓钝化,生成 致密的氧化膜
(2)3NO2+H2O=2HNO3 +NO
(3)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Fe(OH)2 +2H2O+O2=4Fe(OH)3
(4)用胶头滴管吸取FeSO4溶液缓缓插入盛有稀NaOH溶液的 试管中,慢慢挤出FeSO4溶液 20.【答案】(1)1(1分) (2)>(1分) (3)0.03(2分)850 (2分)(4)丙(1分)乙(1分)60%(2分)
21.【答案】 (1) C2 H8 N2 +2N2O4=2CO2 +4H2O +3N2(1分) 四氧化二氮分解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1分) (2)0.8 mol(2分) 163.5 kJ(2分) (3)H2+ 2OH- -2e-=2H2O(1分)
(4)2Na2O2+ 2CO2=2Na2CO3 +O2(1分)、2Na2O2+2H2O
=4NaOH +O2(1分) 附加题: 1.B 2.【答案】(1)加成反应(1分)(2)羟基、羧基
甲醇
(5)3 3.【答案】(1)I
(4)相同(1分)sp3(2分,答“不相同”该问不得分) (5)20%(2分) 4.【答案】 (1)加碱中和法、沉淀法(或过滤法)(2分) (2)焦炭(1分)干馏(2分)煤焦油(1分)
(3)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等(2分,写出任两种即可) (4)涂刷油漆、干燥保存等(1分)
电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等(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