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党政办发【2010】20号
兴国镇南市和七里岗村防汛避险疏散安置应急预案
南市村、七里岗村、各驻村镇干部、各驻点镇直机关单位:
由于近期长江水位居高不下,我县防汛形势仍然严峻。目前富河水位涨至21.5m,已到设防水位,对富河南岸县水产局东西湖闸堤已造成严重威胁。如若堤坝继续遭受长时间高水位浸泡,或水位继续上涨,则可能出现堤坝溃口的重大险情。一旦险情发生,必然会危及到我镇南市和七里岗两个村部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险情,镇政府根据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联系汛情村情实际,特制发人员疏散转移应急预案,望南市村、七里岗村和有关驻点干部认真贯彻实施。
一、指导思想和应急原则。
防汛疏散转移安置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在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努力提高防汛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的,力争将危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疏散安置工作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就近便利,快捷安全的原则;二是分片划块,多点安置的原则;三是线路清楚,疏散有序的原则;四是责任明确,队伍齐全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机构。
镇政府成立南市、七里岗防洪疏散安置指挥部。由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江桂珍任指挥长,副镇长(人武部长)吴平龙、党委委员王定学为副指挥长,曹政、周佐根、何秀勇、吴光明、朱丰佳、胡文金等同志为指挥部成员。
三、任务责任区分。
南市村有7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湾,189户,1100多人。其中临湖地势低洼的组有5个,需要转移安置的农户和人口分别是:四门袁组(5户26人)、胡竹巷组(14户53人)、樟树咀组(10户41人)、易家垅组(10户37人)、王其和组(6户26人)。
七里岗村有8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湾,205户,940多人。其中临湖地势低洼的组有5个,需要转移安置的农户和人口分别是:一组(6户31人)、二组(15户72人)、三组(8户29人)、四组(9户45人)、五组(17户74人)、六组(15户57人)、八组(7户33人)。
根据“低往高处疏散、亲戚邻居安置、分片划块包干、任务责任到人”的原则,按照指定线路,组织需要转移的群众快速有序撤离。
1、南市村具体划分成五个片进行疏散安置。
1)四门袁组片区:片区内地势低洼住户安置到地势较高的农户家中,由胡文金、袁知信负责疏散工作。
2)胡竹巷组片区:
3)樟树咀组片区:
4)易家垅组片区:
5)王其和组片区:
2、七里岗村具体划分成七个片进行疏散安置。
1)
2)
3)
4)
5)
6)
7)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各片区在镇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下,对责任范围内的疏散安置工作负全面责任;对本片区转移对象的居住状况、居住地点、人口数量等情况要进行调查摸底;对疏散对象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和说服教育工作;对片区内的临时安置和接收协调工作要制订具体有效的计划安排。
2、险情警报规定。疏散转移行动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命令为第一信号,镇指挥部根据命令立即启动疏散安置应急预案,在规定时间内组织需要转移的群众有序撤离。
3、各片区必须及时调集船只、车辆等运输工具用于疏散安置灾民,并按责任要求做好物资准备,以满足疏散安置工作需要。
4、应急分队调用。疏散应急预案一旦启动,镇人武部必须迅速组织一支由30名基干民兵
组成的应急分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勇挑重担,重点对老弱病残人员和各种重要物资进行安全转移,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
五、有关纪律要求。
1、对于疏散转移工作,南市和七里岗两村要高度重视,充分准备,认真组织,确保疏散行动有条不紊,临危不乱;
2、指挥长外出时由副指挥长行使指挥长职责,各片区责任人外出时由驻组村干部主持工作,行使职权。
3、各片区要服从指挥,听众命令,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各种命令和规定,不得各行其事;
4、对于不听指挥,不服领导,违反防汛纪律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对于不按照本《预案》要求采取有关措施、履行有关义务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从严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六、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兴国镇党政办公室
2010年07月18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