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与评价

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与评价

来源:尚车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OO6年4月 第4期 April.2006 N0.4 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与评价 赵梦笔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四平136000) [摘要]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 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与评价,不仅有利于教育技术本专业课程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 和探究性学习。而且,微观上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宏观上有利于高素质教育技术专门人才 的培养。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习资源;运用;评价 (Abstrac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f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印plieation,manage— ment and appraisal of study resources and study process.The research of the印plieation and appraisal of study瑚nl1rces about hte information of educaitonal technology subject benefits not only hte modemization and information fo educational technology’s major coul' ̄,but learners’study wiht the initiative.Also,it will provide a good demonstration for Su-t dents from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and it benefits developing qualified tchniecians about educational tchnoleogy from macrocosm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educational tchenoloy;sgtudy resoul'ce¥;application;appraisal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6)04—0195—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 重要课题,已经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但是往往强调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身如何 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里,学生的学习是~种 积极主动的活动,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 的主题。学生借助Intemet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 应用教育技术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 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基于 ntemet的资源型学习过程中,并不排斥其他学习资源的综 们的足够重视。研究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与 I评价,不仅有利于教育技术本专业课程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合利用。Interaet向学生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 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而且,微观上 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宏观上有 利于高素质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 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各种信息 搜索工具获得相关的信息,然后加以分析、提炼、加工、 综合,得出自己的结论,再利用E—mail、BBS,或面对面 情 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通过网上工具把自己的结果加 报 1关于选题概念的阐释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 以发布。上述整个过程的进行,有利于拓展学生个性发展 教 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资源,可资学习之 义上包括一切可以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人、财、物。也有人 认为是设计的资源和利用的资源,也有提出包括教学材料、 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其中包括获取、识另Ⅱ信息资 维,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 学 源,是指含支持教学过程的各类软件资料和硬件系统。广 源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 2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 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主要考虑如下方 面。 教学环境、教学支持系统。资源是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 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还包括人员、预算、设施和 有助于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教育技术与学习 2.1确定选题.明确目标 要帮助学生确定一个恰当的选题,该选题应该有如下 “四性”特色:其一,有价值性,围绕教学重点,达到教学 效果;其二。有挑战性,突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 资源二者关系可以认为,学习资源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 发展,对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又必 须借助教育技术的力量才能确保学习的高效能。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这是一种利用多种媒体资源 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早在1962年由Suchman提出, 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与体验。随着以Intemet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 展,出现了基于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 Interact的资源型学习模式,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hatemet信 欲;其三,具有多维性,强化创新精神,选题的答案要具 有多层面、多维度,并非一句定论;其四,具有现实性, 选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使他们在现有知识基础 更上一层楼。 2.2设计教学方案 其一,教师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包括课程简介、选修 收稿日期:2oo6—Ol一09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师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的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梦笔,现任吉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副教授。 一l95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4月 第4期 April.2006 No.4 条件、学习要求、有关本课程的重要信息等等,让学生在 选修这门课程之前,对此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二, 知识领域,拓宽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途径。 教师提供教学计划,使学生大致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 3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评价 教育技术学科信息化学习资源运用的有效实施,体现 了以下特点: 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的深刻变革。 在教育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构建基于信息化资源的学 做好选课准备。其三,教师发布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传 到服务器:其四,设定评价指标;其五,网上作业;其六, 教师组织学生网上论坛,及时反馈并作出评语;其七,网 上考试,发布试题,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通过e —习环境,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开展基于资源的 自主学习活动,使得教育技术课的教学模式有了重大突破。 mail方式传回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及考试情 况给出综合评价。 2.3指导学生驾驭现代信息技术 驾驭现代信息技术是在教育技术课信息化学习资源运 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检索能力 是信息应用能力的基础,这是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 要环节。 近年来,Intemet发展迅速,其中汇集了大量信息..但 是由于web具有无结构、动态、组织复杂的特点,给学生 搜索数据造成了很大困难。信息检索是解决网络信息无序 和混乱的一个基本方法,同时也使得在因特网下搜索变得 十分关键。目前的网上检索主要采取搜索引擎与浏览器相 结合的方式,这两种信息检索机制都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检 索信息相关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为了从大量半结构化数据 中发现可用的模式,web挖掘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 定研究成果。 Web数据挖掘(Web Data Mining),简称Web挖掘,是 数据挖掘技术在Web环境下的应用,是从数据挖掘发展过 来的集web技术、数据挖掘、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等多 个领域的一项综合技术。它是指从大量的Web文档集合中 发现蕴涵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平凡的模式 (Pattern)。它所处理的对象包括:静态网页(文字、多媒体 信息等)、web数据库、web页面的内部结构、Web结构、 情 用户使用记录等信息。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挖掘,可以 报 教 得到仅通过文字检索所不能得到的信息。 学 Web挖掘大致分为3类:Web内容挖掘(web Content Mi ̄ting)、web结构挖掘(w幽Structure Miinng)、Web用户使 用记录挖掘(web ttsage Mining)。Web内容挖掘是指从web 上的文件内容及其描述信息中获取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 或模式的过程;Web结构挖掘是从WWW的组织结构和链 接关系中推导知识。主要是通过对Web站点的结构进行分 析、变形和归纳,将web页面进行分类,以利于信息的搜 索;Web访问信息挖掘就是对用户访问Web时在服务器留 下的访问记录进行挖掘,挖掘的对象是在服务器上的日志 信息,也称为Web日志挖掘。 2.4构建基于信息化学习资源课程结构设计原则 教育技术学科基于信息化学习资源结构设计原则要围 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来组 织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教学策略制定、学习资源组织两方 面对教育技术课程结构进行设计。一方面要结合教育技术 课的特点以及教学原则,制定教学策略,注重教育技术新 课与基础知识课的学习衔接;另一方面,组织信息化学习 资源,构建教育技术课教学资源库,提供与教育技术课相 关的知识,强调教育技术专业与相关课程知识学习的结合 点,提供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源的支持,拓宽 ・--——196--—— 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教师 不再是讲解的辅助工具,而是变成帮助学生探索、发现、 学习的认知工具。教学活动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来展开。 网上论坛、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但培养了学生个 性化的思维能力,而且提高了对学生阅读思考的要求,学 生必须学会在教师所提供的网络氛围里多感官积极参与学 习过程。双向多重交流,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中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课程的教学与考核、考试系统实现了ACCESS数据库 管理,教学进程从报名确认至成绩公布全部进入网络运行, 尤其是网络考试系统的设立,确保了考试情况的记录。 在这种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中,网络仅是一个外 在的形式,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才是学习过程的中心环 节,包括教师对资源的组织、开发、建设,学生对资源的 探索、研究。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组织要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 映一定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充分体现教与学个性化的 整合。在一个完全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并没 有淡化,教师主要通过构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 学习环境、精心组织学习进程,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 的帮助者、促进者;从课堂授课转变为教学课件制作、提 供学习资源、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 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参与讨论、浏览 相关课外资源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使不同的学习 者在相应的学习条件下以不同的进度进行学习。学习者的 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改变了学习内容。互联网上的远程教育为教 育机构创造了广阔市场,既可以向学生提供1门课程,也 乐意提供多门课程;也改变了学习方式,学习者可以利用 技术获得更多的增进知识的机会,改变了学习的内容和手 段的性质。 改变了学习情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途径。 学生自己通过检索数据库、向世界各所学校调阅资料、检 索专家教学系统自测自学;IT还可以用来模拟真实环境, 提供相互作用的能使学习者看得到的结果,并且,不仅节 省时间、才力和物力,学生还可身临其境与环境相互作用, 构建适合环境和过去实验的心智模式。 能够以一种信息技术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 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技 术。是与学习者个人的学习和发展相关的实践和智力的所 有物。 教师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成为一个指导者,不仅 仅是一个内容专家,教师着重教给学生如(下转第198页)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4月 第4期 April.2006 No.4 可行性。笔者大胆设想了二者合并教学的框架,以供广大 担负起编写新课程教材的任务,新教材质量的高低取决于 同仁商榷。 教师学识水平、教学水平的高低。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2.1松散式合并教学 要精选优秀的教师联合编写,并且要广泛征求这两门课程 这种合并教学模式在形式上还是每门课程各司其职, 的专家,以编写出简单实用、易学易懂的规范性教材。 两门课程在课时、学分、任课教师及考核等方面还是分开 2.2.3多媒体教学课件合二为一 的,但授课对象是相同的,授课内容上有先后,先由文献 合并后的新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利用Pow— 检索课的教师讲授文献检索知识,然后由科技写作课教师 erpoint、Aurthorware等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也要 讲授科技论文的撰写等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的合并之处体 合二为一,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并通过动画超级 现在两门课程教学内容上的合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 链接等方法,真实再现数据库检索界面,这样既方便教师 中必须将两门课程融会贯通,文献信息检索要针对科技写 讲解,又给学生以视听感官的刺激,变抽象为形象,激发 作的相关专题,科技写作要充分利用信息检索过程中收集 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收到满意 到的相关信息。这样,在对两门课程的考核时,两门课程 的教学效果。 的教师可联合命题,以便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 2.2.4选修课变为必修课 信息的能力以及创新知识的能力,这样的合并教学分别克 两门课程合并后,课时几乎翻了一番,课程内容也更 服了每门课程学无所用的弊病,使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能 为密集,应将原来的选修课变为必修课,以便更加详尽系 有的放矢,学习科技写作课能有米下锅。 统地讲授相关知识以及合理地安排上机实习等实践课,从 2.2完全式合并教学 而更好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分析评价信息的能力以及科研 这种教学模式的设想更为大胆,即将二门课程实质性 创新能力。通过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最终让学生学会搜 的合二为一,可以变成类似“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写作” 集信息、辨别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分析 课,真正做到从形式到内容上的完全合并。这一模式的产 整理与借鉴,并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 生也是由第一种模式不断发展演化过来的,它将克服第一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课和科技写作课 种模式的诸多不利,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 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顺应学科的发展趋势。笔者大胆提 性,并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逐渐成为一门集理论性与实 出文献检索课与科技写作课合并教学的构想,旨在改进传 践性于一体的新兴实用学科。 统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供灵活 2.2.1教师合二为一 多样的教学学习方法。 课程完全合并后,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 参考文献 文献检索课的知识,又要熟悉科技写作课的内容。因此合 [1]岳风芝.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的变革与创新[J]. 并后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只有精通两门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4,(6). 课程或具有两门课程的双学位才能具备上岗资格,并且在 [2]穆莹.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刍议[J]. 上岗时择优聘用。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4,(3). 情 报 2.2.2教材合二为一 [3]黄永松.科技写作的形势与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 数 合并后的新课程必须有相应的教材,因此教师还必须 学报,2004,(5). 学 (上接第196页) [3]张剑平,吴小红.基于Intemet的资源型学习与深层信 何学、如何查找、收集、分析和交流资源学习策略能促进 息搜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D2.2, 自学能力,不仅有益于学习,而且有助于实现个别化教学 25,(1):73. 目标,更好地协调由于学习方式、能力、需要的个别差异。 【4]Srivastava J,Cooley R,Deshpande M,et a1.Web Usage 通过教育技术课使学生会查找信息、确定信息、提取信息、 Mining:Discovery and Appllcations of Usage Patterns from Web 处理信息、记录信息、进而使用信息,实现知识的重组创 Data【JJ.Sigkdd Explorations,2000,1,(2):12—23. 新。 【5j BrewerEA.Wl圯nEverythingis Searclmble【J].Comaltmi— 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运用,有利于 cation of die ACM,2oo1,44,(3):53—55. 本专业课程实施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有利于学习者的自主 [6]赵升群.数据挖掘:原理、方法厦其应用[J].现代 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在课程实施实践中,也为教 图书情报技术,2O00,(6):4l一44. 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些都有利于 [7]罗伯特・克里斯蒂.2l世纪的学习:技术将带来人类 高素质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 学习的变革[EB/OL].http://WWW.bimba.org/Chinese/fo. rum/index.php.2ool/l0/16 参考文献 [8]钟启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一走进教育信息化[M].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 [9]http//www.abersyehan.demon.CO.uk/pblearning.htm[EB/ 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M].北京:中央广 OL] 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4_35. ・--——1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