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支架的安装
3.3.1支架零部件的检查校正
支架安装前应按材料进场检验要求进行全检,并根据图纸检查支架零部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是否变形,出现变形应及时校正。不允许有倒刺和毛边现象。所有零部件均应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表面防腐处理,保证不生锈,不腐蚀。
3.3.2标准螺栓的要求和质量检验
电池支架联接紧固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采用镀锌件,达到保证其寿命和防腐紧固的目的。螺栓、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数量、规格型号和品种应齐全,符合设计要求。每个螺栓紧固之后,螺栓露出部位长度应为螺栓直径的2/3。
3.3.3工具要求
套筒扳手、开口扳手、梅花扳手、水准仪、指北针、钢卷尺等必须符合工程施工需要及质量检测要求。
3.3.4支架安装工艺
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由立柱、电池板固定件、支撑杆件等组成。
作业准备→支架基础复测→立柱安装→支撑杆的安装→电池板固定杆安装→检查调整。
固定支架安装:
1)立柱安装: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加应力的离心成型的混凝土环形截面桩,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PHC)。该桩按其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或管桩的抗弯性能分为A型、AB型、B型、C型,其施工方法一般采用静压法和锤击法。
(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桩机就位→首节桩起吊就位→复核调整桩位→桩端入土初步加压→检查校正桩身垂直度→正式沉桩→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压至桩顶距地面0.5~1.0m时,→继续沉桩→做好压力值记录→成桩→移机到下一根桩位。
(a)测量放线: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基点,经复核无误后放出建筑物轴线,根据桩基平面图中桩中心点到建筑物轴线的距离放出桩位中心线,并对桩纵横中心线相交的桩圆心点进行标识。桩位测量放线后需报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复核。
(b)管桩进场堆放:管桩混凝土设计强度须达到100%后方可运输进场,堆放时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压桩顺序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即用即送”的组织方法进行供桩。
(c)管桩起吊:管桩应起吊固定在桩机上,起吊时捆绑应牢固,起吊点须符合力学原理要求,在距桩顶端0.2m处设置吊点,吊索与桩之间应加衬垫,吊绳与管桩夹角应大于45°。
(d)管桩就位及初步加压:通常利用附设在桩机上的起重臂和吊钩将桩吊运到桩机中部
的竖向圆形夹具中,用夹具的液压系统和与桩径相符的弧形夹片将桩嵌固在桩架上。对于首节桩可采用移动桩机,使桩中心点对准地面桩位的标识点的方法就位,在桩端入土初压至桩身基本稳定后,校正垂直度进行正式沉桩。
(e)沉桩记录及成桩:沉桩过程中的记录包括管桩就位记录、垂直度、入土深度、每节桩长度、截桩长度或最终的桩顶标高及相应的压力值、贯入度等。在正式沉桩之前,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试沉桩,确定成桩的桩长、终压力、持荷时间、贯入度等参数,而后即可成桩。当需要用送桩器成桩时,应对准桩中心点,并保持垂直进行施压达到成桩参数为止;当未采用送桩器成桩时,高于地面的桩身应截除后,才能移机至下一根桩位。
(2)静压管桩的施工要点
(a)施工场地必须符合静压管桩的施工条件,施工前应先清除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良好,地面应符合沉桩时的承载能力。当地面较松软时,应采取铺道渣或较好的砂石土压实,确保地面承载力不小于80kN/m²。
(b)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并预先检修完好,静压桩机的机架和配重总重量应大于沉桩终压力的1.1倍。
(c)沉桩顺序应按“先中间后四周、先密集桩后稀疏桩、先长桩后短桩、先大直径桩后小直径桩、先大承台桩后小承台桩”的原则,同时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与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关系,兼顾施工方便综合考虑,确定更为合理的沉桩顺序。
(d)采用压力蒸汽养护的管桩,在沉桩时,除养护期不少于1d、强度不低于设计值外,桩身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不宜高于气温的20℃。
(e桩机移动就位后,应将桩机调整平稳并垂直于地面后,才能起吊就位管桩。
(f)采用抱压式桩机沉桩时,应避开桩身两侧的合缝位置,同时应防止抱压力过大造成桩身横向压坏。
(g)当桩端进入硬土层且发生倾斜时,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纠偏,应尽可能拔出桩身,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沉桩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
(h)应采用平稳、缓慢而连续的沉桩方法,当发现难以沉桩或桩身倾斜时,应暂停沉桩,排查原因,采取可靠措施后才能继续沉桩。
(3)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a)管桩质量检查和验收:进入施工现场的管桩应有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说明书和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对设计有桩头的管桩、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值、管桩的外观质量等应组织检查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责令更换。
(b)底桩的定点:应在测量放线与定桩位的基础上,在每根桩的圆心处插入上端固定有红布条的短钢筋进行标识,短钢筋上端与地面平,使成桩的偏位尽可能减小。
(c)桩身垂直度控制:通常用两台经纬仪,在相互成90°的两个方向进行过程监测。当第一节桩就位插入地面时,应利用经纬仪配合静压桩机将桩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偏差校正到不大于0.5%的桩长,然后正式沉桩。当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1%时,应找出原因设法纠正;当桩尖穿过软土土层后,严禁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进行纠偏。
(d)沉桩过程:沉桩过程遇到硬土层时不能用力过大,否则管桩会因其抗弯能力不强而
容易折断;抬架时也要轻抬轻放,否则也容易造成桩身开裂或发生桩架倾斜倒塌事故。同时,为了便于控制终止沉桩,必须详细记录沉桩过程的压力值与桩入土深度,了解桩端持力层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桩穿过各土层时的压力值。
(e)终压力的确定:当桩的压力值已达到设计的终压力时,而桩端尚未达到设计的持力层时,可适当加大压桩力,但压桩力不宜大于管桩桩身竖向极限承载力设计值的1.6倍,以避免压桩力太大发生桩身破裂或倾斜的质量问题。
2)电池板固定杆、支撑杆
用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将支撑杆、固定杆安装在前、后柱上,用扳手轻轻扳紧螺母,从侧面看成人字型,固定杆,支撑杆分别排成一条直线。然后用螺栓、平垫圈、弹簧垫圈、螺母将横拉杆安装在支撑杆上,用扳手轻轻扳紧螺母。安装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