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招考真题: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六)

教师招考真题: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六)

来源:尚车旅游网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

2019教师招考复习资料——历年真题

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学者是(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赫尔巴特 D.康德 2.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是( )

A.课程标准 B.教材 C.课程计划 D.课程设计

3.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一般来讲动机的最佳水平为( ) A.低强度的动机 B.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超强水平动机 4.场依存型兼沉思型认知方式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数学 D.社会学 5.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6.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 )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孟子·尽心上》 B.《孟子·尽心下》 C.《学记》 D.《大教学论》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 )的教育信条。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陈鹤琴

8.朗读《沁园春·雪》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一幅北国风光图画,这种想象属于(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幻想 D.无意想象

1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

9.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10.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现代教育论 B.活动课程论 C.学科课程论 D.实质教育论 11.对于人身心的发展,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孟子和洛克 B.霍尔和华生 C.孟子和弗洛伊德 D.洛克和华生

12.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13.在解应用题时,老师总是一再强调要读懂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 )

A.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心理表征 B.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C.熟练使用计算技能 D.牢记题目内容 14.现代查阅文献资料的最快捷的方法是( ) A.网络检索 B.索引目录 C.报纸 D.图书 15.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B.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教育三结合 C.校长、教师、家长三结合 D.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三结合

16.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托尔曼

17.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 )的通知,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

2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

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机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B.《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8.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1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来的,下列选项中对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20.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

A.罗杰斯 B.考夫卡 C.苛勒 D.斯金纳

2.杜威提出“从做中学”,是一种通过主动作业、在经验的情境中思维的方法,从而达到( )

A.经验与思维的统一 B.思维与教学的统一 C.课程与作业的统一 D.教材与教法的统一 3.课程管理的目标是使学生能( )

A.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B.进行自我管理 C.安静和驯服 D.投入到学习中去

3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

4.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

A.物质财富 B.非物质财富 C.行为 D.动机 5.按学习的内容,我国学者一般把学习分为( ) A.知识的学习 B.技能的学习 C.品德的学习 D.行为规范的学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2._________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他起作用。 3.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_________。 4.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_________。

5.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比两性各自内部的差异更_________。 6.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_。

7.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属于_________阶段,大于15%小于50%为_________阶段,大于50%为__________阶段。

8.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_________教育现象和_________教育现象。

9.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古希腊的_________。

10.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阐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3.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4.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5.简述思维的品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

2.试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含义。

4

教师招考复习资料

六、案例分析题(共15分)

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 伤仲永 (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