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有感
有机会接触和阅读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似有茅塞顿开之感。
书中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的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实际上,让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们的同事和下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要身体力行的,如果管理者不懂得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到卓有成效,就会给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管理者,养成好的管理习惯呢?所以,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养成五个好习惯:
(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他们应该系统地工作,善用这些有限的可控制的时间。时间管理非常重要,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很重要,决定了个人的成效。
(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永远强调的应该是责任。以前我们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对于重视对外界贡献的人来说,他们能为适应新职位而变,能适应不同的价值观承诺而变。重视贡献的人,因为都有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心理动力,会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也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理解了什么,因此会重视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以及培养他人,从而达到组织的真正目的。
(三)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上司、同事、下属的长处。这就要求个人要知己知彼,古人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充分沟通,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善于利用不同的人的优点,共同完成任务。
(四) 有效的管理要集中精力致于最重要的工作。在这少数重要的工作中,产生优秀的绩效即可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专心一志,第一项原则是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所以有效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他们和同事的工作计划,要经常问:“如果我们还没有进行这项工作,现在我该不该开始这项工作?”如果不是非办不可,就需要放弃这项工作,或者将它搁置起来。至少大家不会再将资源投入到不再产生价值的过去。而对于已经投入的最佳资源,尤其是非常匮乏的人力资源,则应立即抽调出来,转而投入未来的新机会。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决定真正该做和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他们的奴隶。
(五)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决策是一种判断,是若干方案中的选择。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例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决策应该透彻的思考该决定的是什么,然后研究制定决定的原则。决策过程是一个十分难受的过程,那么不容易。到了这一步,不但需要判断,更需要勇气。到了这一步,有效管理者绝不会说:“让我们再研究研究。”否则,只证明该管理者缺乏胆识。没有胆识的人可能失败一千次,有胆识的人则只失败一次。不要让自己优柔寡断再去浪费别人的时间。
大师的智慧需要反复体味,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值得我们认真去读、不断去读,必定会有新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