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语语用学

汉语语用学

来源:尚车旅游网


《汉语语用学》结业考查

序号:21 班级: 中文11101班 姓名:翟桃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不抄题)(20分):

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答:排比

2、电线杆子说他成了富翁,搞了半天是那个负翁。

答:拟人

3、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三种)。

答:比喻、夸张、借代

4、祖国啊我的母亲!

答:拟人

5、铁窗和镣铐,坚壁和重门,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

答:拈连

6、他的话说得水都点得燃灯。

答:夸张

7、滔滔延河水,巍巍宝塔山。

答:对偶

8、我跟太行山有个约会。

答:拟人

9、假若当时我已经能够记事儿,我必会把联军的罪行写得更具体、更“伟大”、更“文明”。

答:排比

10、黑夜,寂静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三种)

答:比喻、夸张、排比

二、发挥想象,写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每句至少写两种)(10分)

1、都三个月了。

答:1.认为时间很长

2.蕴含着失望的感情

2、妈妈,今天星期天呢。

答:1.只是提醒妈妈这个今天是星期天这个时间

2.提醒妈妈在星期天答应要做的事情

3、下雨啦!

答:1.很高兴期盼雨的来临

2.很惊讶雨的到来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预设义。(10分)

1、老李早就不在我们学校了。

答:老李以前在我们学校,但是已经辞职很久了

2、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

答:以前上过当,现在不上当了

3、你住100平米的房子还小?

答:现在住100平米的房子,屋主认为房子小,说话人认为房子大

4、这件事暂且放一放。

答:有一件事并且想要解决,但是说话人不想现在解决,让要求人放一放

5、非手术一次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答: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不用手术就能一次性治疗

6、我哥哥因偷盗被判了5年徒刑。

答:我有哥哥,我哥哥还盗窃,并且被判了5年

7、这雨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答:现在还一直在下雨,说话人希望雨能够挺下来,但不知道多久可以停

8、小李再也不是科长了。

答:小李以前是科长,但是现在不是了

9、他不但能演电影,还能唱歌呢!

答:他演电影、唱歌都行

10、部队停止前进!

答:部队开始一直在前进,现在命令部队停止前进

四、你对“炙手可热”(名气大)、“七月流火”(天气热)、“差强人意”(差劲)、“一网打尽”(全部到位)、“呼之欲出”(新事物即将出现)等成语的新潮用法持何看法?(20分)

答: 这些成语新潮用法都属于汉语语用学上的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点:1.收缩成语整体意义的范围,或把成语的整体意义割裂作为部分理解。2.改变原来成语的语气。3.改变原成语的语义关系。4.语义泛化。5.既改变成语的意义又改变其他感情色彩。6.赋予成语的另一个深层含义。7.把成语意义作反向理解。8.仅仅使用成语的字面意义。这些都是成语意义的内容偏移,除了内容偏移还有形式偏移。

“炙手可热”原指形容权势很大,现在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偏移就有名气大、影响大的含义。“差强人意”原指形容还过得去,是褒义词。现在则是很差劲,就成贬义词。“七月流火”原指天气渐渐转凉,现在则是指天气很热。“呼之欲出”原指形象塑造的成功,现在则是指新事物即将产生,这就是赋予了它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意义。

对于这些成语的新潮用法的探究,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1.由于人的思想解

放,思维也变得逐渐活跃,所以,慢慢就出现了这个用法。2.与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有关。3.同时也跟人们“标新立异”,典雅、形象化的语用追求有关。这些因素都可能产生人们对成语的新潮化理解。

我们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应该对这种成语偏移的现象做到宽容地对待,不要吹毛求疵;同时还应该多查阅字典和汉语语用工具书;遇见这种用法我们更应该多分析,以理服人,切勿强词夺理。不要静止的眼光来看待成语偏移这一现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做到与时俱进

五、试论对话语交际原则有意识地违反。(20分)

答:交际原则包括以下几种:1.合作原则2.礼貌原则3.接话原则三种原则。

合作原则包括: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真实准则;信息明白准则。违反合作原则的表现有: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B交谈者公开宣称不愿合作,不遵守准则;C交谈者顾此失彼地违反合作原则;D交谈者故意明显地违反合作原则。交谈者在不让受话人觉察的情况下悄悄违反合作原则;违反合作原则会产生如下几种结果:1.会话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中断。2.误解甚至受骗。3.言外之意。

礼貌原则包括:损益准则;褒贬准则;一致准则。礼貌原则的运用关键在于得体要切合语境,选择恰如其分的话语形式。第一,要根据谈话的对象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二,要根据谈话的场合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第三,要根据谈话的内容来选择最恰当的话语。

不管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应该遵守话语交际原则,减少我们与他人交流的障碍。

六、试论“遭”的反传统用法(20分)

答: “遭”字式在上古时期开始萌芽,进入中古时期继续成长,到近古时期以后趋于成熟。现代汉语中,“遭”字常常用作一个表示“遭受”义的动词,“遭”字式所表感情色彩十分单一,又具有更为浓厚的书面色彩,使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可能就会有人对“遭”字式的被动式性质提出怀疑。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被动式,主要不是看哪个可以作为被动标记的词是不是可以用作动词。“遭”有时候可以用作动词,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语法化程度不高,认为其不可以用作语法标记,认为其所在句式不可能成为被动式。另外,从语法结构上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虽然一般还比较简单,但是也已经出现了少量带结果补语等附加成分的用例,如:“社稷遭王莽废绝”;“后株城遭石季龙攻陷”等。从语法功能来看,中古时期的“遭”字式一般独立成句,但是也已经出现了一些充任宾语和定语的用例,如:“遭虎搏噬之时”等。从感情色彩来看,基本是用于消极场合。近古时期,“遭”字有很大的发展,从施式成分看,近古以前一般为名词,近古以后,名词性短语方面的用例大量增加。其中有偏正短语,也有同位语和并列短语。如“遭章二郎妻子妒忌”;“遭尔小物欺”。从语法功能上看,近古时期被动式也有重要发展,充任句子宾语和定语的用例有所增加。从语义构成看,主语只是谓语动词的对象。

“遭”字式从上古时期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下面就举一些例子来更详细地说明:1.遇见,碰到之意:遭遇、遭难;2.周、圈之意:周遭;3.作为名词。际遇,人生中的好运或坏运:遭随;4.作为量词,回、次:虚绕千万遭;

以上就是“遭“字的反传统用法,我们应该多留意这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对汉语

言进行合理的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