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书

来源:尚车旅游网
. .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萨班斯法案〞是美国自20世纪3 0年代公布财务规那么以来,最为严厉的财务法那么。事实证明,一旦触犯“萨班斯法案〞,企业高管就有可能身陷囹圄,同时公司也将遭遇声誉下跌、投资人失去信心和企业失去再融资能力等风险,企业的开展无疑将受到严重影响。根据该法案,从2006年起,我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承受“萨班斯法案〞的严格审核,亟需按照“萨班斯法案〞的要求构建内控体系、I T内部控制及评审系统,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满足404条款的要求,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涉及到所有者对经营者实施的监控、经营者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以及整个组织之间各个层面的沟通和运作的监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本钱、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起到维护企业财务平安、降低本钱、防止资产损失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方面之一,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成功的关键。一直以来,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就受到各主要兴旺国家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国内外一些著名公司的财务数据造假事件曝光,使得内部控制问题更是引起全球性的关注和重视。

上市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的不断开展以及近年来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发生的恶性管理舞弊,都要求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和开展。构建有

- . word资料.

. . -.

效运作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构造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建立、健全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开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既是企业“家和万事兴〞之所需,更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开展之所求。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意义来自于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企业自身开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开展的转型阶段,各种法制标准还不完备,也缺乏理论和实践经历,因此,与美国等兴旺国家相比,在涉及内部控制方面问题时,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试图从新COSO报告中吸取有益的经历,比照分析国内外内部控制监管环境和标准的差距,并对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优化和改良意见,提出了“构建表达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的几点设想,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内部控制建立的现状,结合国际内部控制理论开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提出来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新框架〞的观点。

- . word资料.

. . -.

二、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COSO风险管理整体框架〔2004〕,内部控制包括八要素:控制环境、目标设定、时间识别、评估风险、应对风险、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视。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Jean C. Bedard ,Rani Hoitash 和 Udi Hoitash〔2006〕对后萨班斯时代内部控制建立的执行情况作了研究,发现存在公司治理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金融专家等问题。Hollis Ashbaugh-Skaife , Daniel Collins ,William Kinney〔2005〕以及Jean.C.Bedard 和 Lynford Graham 〔2008〕认为内控建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有关负面影响的财务信息的披露。Maitland Ave.Altamonte Springs〔2003〕强调,COSO将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并做了阐述。Trish W. Harris, tharris〔2005〕提出,将内控付诸实践,成功进展企业内控构建最有效的途径,是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整个组织文化。Christine Petrovits , Catherine Shakespeare和Aimee Shih〔2009〕通过调查分析了非盈利机构的内控建立所存在的财务体制

- . word资料.

. . -.

不健全、内控信息披露本钱高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Michael Ramos〔2004〕认为,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内控建立的关键在于适应萨班斯法案的各项规那么。根据SOX法案〔2002〕404号、406号以及407号有关规定,强化公司治理构造并明确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大幅增强了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加重了对公司管理层XX行为的处分措施;并强化了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及审计监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于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上,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张智〔2007〕,周高鹏〔2009〕以及张士强、张暖暖〔2008〕分别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做了深刻的研究及分析。边建辉〔2009〕探讨了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观念落后、风险意识冷淡、公司治理构造不健全、信息沟通不畅、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等问题,并提出构建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框架的建议。曲庆营〔2008〕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的主要问题有:内部控制环境缺乏,缺乏较强的风险意识和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控制活动不能有效贯彻,内部控制执行力缺乏,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失真,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乔彦军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立足以和为贵的精神阐述了内控建立的作用。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从控制论原理出发,提出COSO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表达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展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视;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那么或指南,为企业内

- . word资料.

. . -.

部控制建立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X静、李竹梅〔2005〕借鉴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环境的界定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在这方面存在的缺陷,认为当前我国企业界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是运用先进的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管理水平。王建峰〔2009〕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现状研究的根底上,从规划和根底方面、内控制度建立方面探讨了上市公司内控整改的思路。李假设山、杨芳〔2009〕分析了在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要求的新形势下, 上市公司企业进展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流程:梳理企业现有治理构造、完善组织设计及部门设置,同时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并且对外披露,内控自我评估及内控鉴证。陈志斌、何忠莲〔2007〕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依据这一分析框架探讨我国内控标准中的执行机制。赵子璐〔2009〕认为,要保持审计独立性需要进一步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构造,加强上市公司内控制度建立。祖吉来〔2009〕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达为“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标准〞,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措施之一即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杨博和张仁健〔2010〕认为,中国企业成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因素有:力求管理层高度重视,并将高管的重视制度化;构建严密的组织保障,落实内部控制职责;整章建制,构建体系化的制度保障。吕洪涵,吕廷杰〔2007〕对萨班斯法案下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我认为,企业管理需要标准化,要使企业的经营效益、财务报告真实可靠,法律法规有章可循,必须建立一个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用以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标准管理程序。本文根据如何构建有效适用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的现状进展

- . word资料.

. . -.

了认真剖析,借鉴COSO模式,结合我国企业具体情况,运用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审计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对内部控制进展研究,为构建企业有效内部控制体系问题提出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 . word资料.

. . -.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1、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写作思路 2、内控建立的根底理论 2.1内部控制理论 2.2风险管理理论

2.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

3、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存在的问题

3.2上市公司内控建立问题的原因分析 4、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对策建议

4.1确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结合

- . word资料.

. . -.

4.2完善内部环境 4.3落实控制活动 4.4优化信息与沟通体系 4.5加强自我及外部有效监视

4.6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道德标准与行为准那么 5、结论

〔二〕、研究方法

主要借鉴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参照国外SOX法案及COSO报告中关于内控的有关规定,通过内部控制根本框架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采用标准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哲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理论,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内控建立存在的问题;2〕分析比拟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比拟,借鉴外国的经历,研究我国内控建立开展现状及其原因与改革措施;3〕通过网络查询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内控建立必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今后开展的重要方向,而进一步与国际趋同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将会大大减少企业的财务本钱。

四、

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前期准备,确定题目 2014年12月 —2015年1月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5年1月10日前开题报告

2015年1月10—2015年3月初撰写论文呢

- . word资料.

. . -.

2015年3月—2015年4月下旬提交论文初稿 2015年5月—2015年5月底定稿,准备辩论 五、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等五部委制定.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M].:中国财政经济,2008. [2] 李三喜,X荣才.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的超越与应用[M].经济科学 (2008) [3] 胡为名.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M].电子工业〔2009〕

[4]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开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5〕:2-8

[5] X静,李竹梅.内部控制环境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5〔2〕:73-77 [6] 张士强,张暖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

[7] 杨博,张仁健.浅议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J].会计之友2010.(1) [8] 周高鹏.从萨奥法案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J] 会计师2009.(04) [9] 李连华.公司治理构造与内部控制的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

[10]张智.我国企业控制环境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生论文2007(5) [11] 李假设山,杨芳.如何应对?企业内部控制根本标准——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J].审计与理财2009(05)

[12] 陈志斌,何忠莲.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07(10) [13] 王晶.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模式国际比拟及启示 [J].财会通讯2008(1) [14] 曲庆营.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立的启示 [J].金融经济2008(2)

[15] 吕洪涵,吕廷杰.萨班斯法案下公司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及评审探讨 [J].会计

- . word资料.

. . -.

之友2008(3)

[16]吉祖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金融纵横2009(4)

[17]赵爱玲.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面临的困惑及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8(3)

[18] 缪艳娟“英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差异探缘及其启示〞 [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2)

[19]赵子璐.程序与责任:审计独立性再思考[J].会计之友 2009(5) [20] 边建辉.关于国企内部控制问题的探讨[J].中国市场 2008(4)

[21] 王建锋.对加强和完善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8(3) [22] 李坤.基于新COSO报告下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中国XX省委党校优秀硕士论文,2007年4月

[23]乔彦军.内控之用以和为贵 [J].会计学习2009(4)

[24] The 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missio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Executive Summary Framework,2004

[25] Jean.C.Bedard & Lynford Graham, Archival Evidence on Processes and Outes of Internal Control A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April 4, 2008 [26] Michael Ramos.How to ply with Sarbanes-Oxley Section 404,John Wiley& Sons,Inc. 2004

[27] Proposed rule: disclosure required by sections 404, 406 and 407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SEC release No. 33-8138, October22, 2002

[28」Hollis Ashbaugh-Skaife & Daniel Collins & William Kinney ,The Discovery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udits

- . word资料.

. . -.

February 28, 2005

[29]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Short Title).H.R.3763. :// sec.gov [30]Christine Petrovits & Catherine Shakespeare & Aimee Shih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pril 2009

[31] Jean C. Bedard & Lynford Graham Archival Evidence on Processes and Outes of Internal Control Assessment under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Oxley Act April 4, 2008

[32] Managing Risk from the Mailroom to the Boardroom , TONE at the TOP Issue 28 June 2003

[33] Jean C. Bedard & Rani Hoitash & Udi Hoitash ,Regulatory Intent and Political Reality: Evidence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s in the Post-SOX World December 11, 2006

[34]Putting COSO’s Theory into Practice,TONE at the TOP Issue 28 November 2005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 . word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