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J,Feb.2007,Vol 1 6 No.2 质及年龄和耐受程度,在排除特殊情况下,逐渐增加活动量, 无1例出现不能耐受的情况,说明镇痛泵的应用减轻了因疼 痛造成的活动受限,对于术后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讨 论 激反应,减少发生血栓和 t7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所应用的镇 痛药物不影响下肢活动和呼吸肌的运动,在身体状态允许 时,患者完全可以随意下床活动,加速肠蠕动的恢复,早期恢 复饮食,利于术后身体早日康复 ]。目前我院术后镇痛工作 已积极开展,由被动变为主动,越来越受到术者和患者的欢 迎,同时也减轻了家属的心理负担。 参考文献: [1] 闫育敏.自控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观 察EJ].临床医药实践,2004,13(2):125. [2] 赵存凤.患者自控镇痛的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EJ].中 华护理杂志,2003,38(3):222. 收稿日期:2006—10—20 研究表明,持续的中度至重度的术后疼痛本身可引起并 发症,如增加血栓形成,加重原有缺血性心脏病病情。腹上区 及剖胸手术的疼痛可限制患者的主动呼吸、排痰,导致低氧 血症和肺部并发症的增加,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本身可引起肠 麻痹。现代科技的发展已能够做到让患者无需忍受疼痛,但 有关术后镇痛的知识与观念在患者中的普及和推广还远远 不够_1]。通过对术后患者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发现,积极的术 后镇痛可明显加速术后恢复过程,还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应 作者简介:高哲慧(1 971一),女,山西省太原市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 常润娥,周 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脑血管意外约80%的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 碍,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口]。在我国康复工作起 从大关节开始,后顺序到小关节,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 动5~7次,若患者出现痛楚表情时即停止活动。预防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拍背以利于痰液咳出,必要时给与辅 助吸引。留置尿管者,膀胱冲洗每周2~3次 。制定心理康 复措施。 2结 果(见表1、表2) ±S 表1 两组年龄、病情、病程的比较 步较晚,卒中后的康复未能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足 够重视,多数患者由于忽视早期或较早期的功能锻炼而导致 永久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无法重返社会 ]。但近年来研究 显示,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远期康复非常重要。为此,对脑血 管意外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现将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脑卒中患者9 4例,其中男6 5例,女2 9例,年龄3 7~ 82岁。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者34例,缺血性脑梗死者 48例,脑梗死合并出血者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7例,两组年龄、病情、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O.05)。 1.2方法 病情诊断,按格拉斯哥(Glasgow)昏迷评分法。 表2两组并发症的比较例( )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均在一般护理常规的 基础上,在发病48 h后,病情不再继续发展时,根据临床表 现、CT扫描,确定神经系统损害的性质、部位以及病变程度, 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护理评估,制定不同时期的康复计划, 心理康复与神经功能康复同时进行,互相促进。方案:针对急 性期,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废用性肌萎缩:随时保持各关节 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每2 h翻身1次,更换体位,应尽量 3讨 论 脑卒中发病后数日内,通常以临床抢救为主,早期康复 治疗是脑卒中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什么时候开 始才为“早期”,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较为一致的认识 多用患侧卧位,减少仰卧位;床上被动活动,每日3~4次,先 是:脑血管病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稳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7年2月第16卷第2期 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后48 h即应开始康复 治疗。 被动运动,应先健侧后患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进行。既 要注意各方向活动到位,又要注意动作强度,切忌粗暴。对 而急性期的康复,是抑制异常反射活动,重建正常运动 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对意识障碍明显的重型脑卒中发作患者,因病情易变, 护理人员要密切注意发病后症状进展,尤其脑出血患者更应 慎重。此期因患者卧床、不能活动,易发生关节挛缩变形、褥 疮、呼吸道感染、肌力下降、心肺功能低下、精神衰退等并发 止脑疝形成的药物治疗外,康复的重点应放在减少后遗症的 发生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上。此期康复措施主要是监测及维 持生命体征稳定,注重基础护理,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肢体 位置及卧位姿势,帮助及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卧床期运动。 由于每例患者存在的障碍不同,所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也就 有所不同。但是,从早期康复的目的出发,早期康复治疗至少 肘、指、踝关节要特别注意活动。 4.4按摩 给患侧上下肢轻柔而有节律的按摩使其放松,按摩胸大 肌,以减轻其痉挛性收缩,以免防碍肩关节运动。 4.5预防感染 预防呼吸道感染。除每2 h更换体位拍背外,要注意患 腔唾液顺流而出或以吸痰器吸出防止吸人性肺炎。 预防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按护理常识处 理。 预防深部静脉炎。将患肢抬高,按摩患侧肢体,避免患侧 下肢输液,如发生静脉炎可做理疗,亦可使用弹力裤或弹力 绷带。 症。护理人员除积极配合医生完成调整血压、减轻脑水肿、防 者的口腔清洁,使患者头侧卧,口角处偏低,枕部稍高,使口 应该包括下述主要内容: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变换;关 节的被动运动或辅助主动运动;床上移动训练和动作训练; 预防皮肤感染,预防褥疮。 4.6做好心理护理 起坐训练;坐位平稳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移动训 练;预防吸人性肺炎等各种并发症。 4护理干预 4.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变形及废用性肌 萎缩:肩关节屈42。,外展60。;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 稍屈曲,髋关节伸直防止外旋,膝关节屈曲20。~30。等。在脑 水肿控制后可帮助患者做患肢主动及被动运动。首先从简单 使患者理解并配合康复计划的实施。偏瘫患者大都存在 恐惧、悲观失望、性格改变、情绪低落等情况,对生活失去信 心、依赖性强,对运动锻炼反感,稍一疼痛就大骂大叫。对患 者应耐心解释、开导,同情关心他们,帮其解除精神负担,讲 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因素,稍有进步就加以鼓 励,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运动的实施。 患者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 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疾病的恢复,相反心理状态不佳则起反 的屈伸动作开始,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幅度从小到大,用力要 适宜,并指导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自行练习,每个关节活动 10~20次,每日3次,目的是防止肩、肘、手、髋、膝等关节发 生硬化。同时教会患者床上移动,自行翻身和改变姿势,为下 一作用,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型,并针对性进行护理, 调整了患者的心理因素,使其有正确认识,从而形成良性循 环,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这里还必须强调,成功的康复不仅取决于正确的 康复治疗方 法,也取决于患者如何渡过治疗以外的全部时间,甚至睡眠 步步行运动打下基础。 4.2定时翻身更换体位 意识丧失的脑卒中昏睡患者,病情是否平稳,侧卧时必 须将偏瘫的上下肢置于体上,以免受压。平卧位为各种反射 的姿势对功能恢复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对脑卒中患 者来说,康复应认为是每天24 h都存在的管理和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早期康复治疗也必须包括在病室内如何进行康复 最活跃的一种体位,它能维持患者体位的对称性,但无论何 种体位均要注意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翻身时要注意头部侧、 仰位置的协调,以防呕吐物逆流气管和舌后坠。 床上被动活动 主要防止肌萎缩及足膝关节变形。脑梗死患者若无意识 障碍,则在发病后次日即开始,脑出血患者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夹板固定的肢体可因时间过长引起疼痛,可适当取下, 给患者放一个舒适位置,并做被动活动,按关节活动阂进行 护理,需要医生、护士、家属或看护人员、患者自己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 王志,何威・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其控制[J]・中国康复 02,8( 2):69一70’c,20P,DEsMs,vAN GI JN,。 a1. Stroke:a p a tical g ide toma ageme t[M].2nd edi一 tion.Maladen,Mass:Blackwell Science,2001:420. [3] 周蓉,姚文芳・长期留置尿管时的膀胱冲洗间隔时间 B):1664’的探讨[J]・护理研究, 0o ¨(收稿日期:2()()6—12—25 作者简介:常润娥(1957一),女,山西省太原市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康复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