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卷(3) 高二生物 2014.11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6题,每题2分,共计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鼠类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物种 D.生态系统 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种类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 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C.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D.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4.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有机汞浓度(ppm) A 0.05 B 7 C 0.51 D 68 E 0.39 这五个种群形成的食物链最可能是:
5.右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a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物b同化的能量大约有50%传递给生物f C.生物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 D.生物c与e、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6.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另一类是非密度制约因素,即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下列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
A.捕食关系 B.竞争关系
C.种内斗争 D.气候、季节、降水等的变化
1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B.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C.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 D.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 8.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右图所示模型,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a-1 B.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9.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的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鸟感受到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D.雌鸟体内的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10.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每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均为20%,且下一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各种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等。虎要获得1KJ能量,则需要消耗草的能量为
A.150KJ B.125 KJ C.100 KJ D.75 KJ
11.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N1~N4表示能量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B、C、D、E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B.图乙中的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C.图乙中能量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次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N4/N2×100%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12.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树种单一,树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 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 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
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
2
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14.下图分别为农村(左图)和城市生态系统(右图)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1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人工生态林中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所有的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D.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16.将水生植物和小鱼放入盛有水的玻璃缸中,密闭后置于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要使生物生存较长的时间,可以在玻璃缸中加入一定的河泥 B.水生植物的数量和比例应该相对较高
C.能量流动可以从植物到鱼,也可以由鱼到植物 D.若该玻璃缸长期置于黑暗中,鱼和植物将会死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7.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A 、B 、C 、D 、E 、F 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如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
B.图中B、C、F 共同同化的能量占A 种群同化的能量的l0%‐20% C.若D 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 种群密度将会增大 D.C 种群和D 种群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
18.右图是特定条件下不同概念的关系模型,则模型及其中的X、Y、Z可代表
A.碳循环过程,大气CO2、生产者、消费者 B.内环境中物质交换,血浆、组织液、淋巴 C.激素分泌调节,垂体、 睾丸、 下丘脑 D.遗传信息传递,DNA、mRNA、 蛋白质
19.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能够实现对秸秆中的能量有效利用的措施是
A.就地燃烧秸秆 B.秸秆用作饲料 C.发酵秸秆产生沼气 D.秸秆用于造纸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
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4
江苏省溧阳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卷(3) 高二生物 2014.11
一、二:选择题(32+12): 题号 答案 题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6分。
21.(12分)某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为如下的甲、乙、丙、丁四幅图,请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丁
(1)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乙图中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的激素名称为 。
(2)图丙中促进葡萄糖合成肝糖原的激素是 ,维持血糖平衡的激素还有 。
(3)图丁中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的物质是 ,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的物质是 。
22.(9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2分) 。 (3)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2分) 。
(4)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 产生过量CO2,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的发生。 (5)碳在图中④⑤⑥中流动形式为 (2分) 。
5
23.(13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 。(2分)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 (2分)。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 食物关
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 (2分)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容易受到破坏。 24.(10分)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模型,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具有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2分) 。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大量减少,生产者的数量将 。
(2)图中揭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还需要不断获得 。
22
(3)已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600j/(cm·a), 在面积100cm 的范围内,每年输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数值为 j(2分),次级消费者增加50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 千克(2分)。
6
25.(12分)昆虫利用体内的碱性磷酸酯酶和过氧化物酶等防御性酶进行解毒和排毒,是其适应植物防御的重要方式。研究人员探究不同光照强度下兴安落叶松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及其体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为采取适当的营林措施提高落叶松的自主抗虫能力提供依据。其研究过程及结果如下,分析回答:
步骤1 植物材料处理 选用健康、长势一致的落叶松苗,随机分为3组,每组50株幼苗。然后,分别进行全自然光照、50%和25%的自然光照处理。
步骤2 动物材料处理 选择新蜕皮的、个体大小发育一致、健康的舞毒蛾2龄幼虫,饥饿24 h后移至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落叶松苗枝条上,每株4只。每日观察记录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状况,并用适当方法测量舞毒蛾幼虫的有关生理指标。 实验结果:
结果1 取食不同光照强度下落叶松针叶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结果2 取食不同光照强度下落叶松针叶对舞毒蛾幼虫体内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1)在生态系统中,舞毒蛾幼虫属于 (成分),其同化的碳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还有的去向是 、 。 (2)在步骤1“植物材料处理”中,对照组是 (2分),每组处理50株幼苗的目的是 。
(3)分析结果1、2,与对照组相比,取食遮阴处理的落叶松对舞毒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具有 (2分)作用,对舞毒蛾幼虫体内防御酶的活性有 (2分)作用。
(4)根据研究成果,在林业生产中针对阳坡光照比较充足的林地,可以通过
7
(2分)等措施,提高林木自身的抗性。
江苏省溧阳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卷(3) 高二生物 2014.11
一、二:选择题(32+1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A 18 ABC
9 C 19 BC
10 D 20 ABD
答案 B C C C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C C D A C C BC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6分。 21.(12分) 每空2分
(1)甲、乙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3)氧气和有机物 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矿质离子、无机盐) 22.(9分) (1)④ (2)50 (2分) (3)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2分) (4)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 温室效应 (5)有机物 (2分) 23.(13分)
(1)细菌(2分) (2)藻类、大米草 食草虫、线虫、海螺 沼蟹、蜘蛛 (3)一龄幼虫(2分)
(4)减少 细菌→线虫→沼蟹(言之有理即给分)藻类→线虫→沼蟹(2分) (5)下降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 24 . (10分)
(1) 保持或恢复 负反馈(2分) 减少(或先减少后趋于平衡)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或能量的输入、太阳能) (3) 20000(2分) 4000(2分)
25.(12分)
(1)(初级)消费者 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被分解者利用
(2)全自然光照(2分) 减少实验结果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抑制(2分) 抑制(2分)
(4)适当增加树木的密度(树木的相互遮挡程度,合理即给分)(2分)
8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