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车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课后习题

来源:尚车旅游网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1-1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A (d)

(e)

O W B O W A B BOWA

OWAF

OAB

(

(

W(

1-2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杆的受力图。

(d)

C B (e) (a) A F A C W B (b) (c)

A E C W D B W C D B C W B A A

1-3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梁的受力图。

F A C W (a) A D C B (b)

q B A q C D F B A C W D (c)

B F

A W 1-4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B (a) 拱ABCD;(b) 半拱AB部分;(c) 踏板AB;(d) 杠杆AB;(e) 方板ABCD;(f) 节点B。

A’ D’ B’ (d)

(e)

0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d)

D B (a) A F C D F B A W C F B A D A F D D B D’ (b)

A (c)

A B W C (e)

B C (f)

W

1-5 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a) 结点A,结点B;(b) 圆柱A和B及整体;(c) 半拱AB,半拱BC及整体;(d) 杠杆AB,切刀CEF及整体;(e) 秤杆AB,秤盘架BCD及整体。

B A A

P W B

P

(a) (b)

A F D F O B A B

D

G W2 W1 C’ C F C E A B C W (d)

(c)

2-2 杆AC、BC在C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1和F2作

2=535N,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 用在销钉C上,F1=445N,F

3 B C2-3 水平力F作用在刚架的B点,如图所示。如不计刚架重量,试求支座A和D 处的约束力。 F2 2a

a 4 (e)

A 30o F1

B C A D 1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2-4 在简支梁AB的中点C作用一个倾斜45o的力F,力的大小等于20KN, 如图所示。若梁的自重不计,试求两支座的约束力。

2-6 如图所示结构由两弯杆ABC和DE构成。构件重量不计,图中的 长度单位为cm。已知F=200N,试求支座A和E的约束力。

2-7 在四连杆机构ABCD的铰链B和C上分别作用有力F1和 F2,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试求平衡时力F1和F2的大小之间 的关系。

2-9 三根不计重量的杆AB,AC,AD在A点用铰链连接,各杆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450,450和600,如图所示。试求在与 OD平行的力F作用下,各杆所受的力。已知F=0.6kN。

FAB B A D 6 4 A F 45o B 45o

C F C 8 B 6 D A E C B 45o 90o F1 30o 60o F2 z A F 45o O 45o 60o FAD D C FAC x y 3-1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a,b,c三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力

M M M l/2 l/3 l/2

A B B A A B θ l l l

(a) (b)

(c)

a

3-2在题图所示结构中二曲杆自重不计,曲杆AB上作用有主动 力偶,其力偶矩为M,试求A和C点处的约束力。

B a 2d

C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3-3 齿轮箱的两个轴上作用的力偶如题图所示,它们的力偶矩的 大小分别为M1=500Nm,M2 =125Nm。求两螺栓处的铅垂约束 力。图中长度单位为cm。

3-5 四连杆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60cm,BC=40cm,作用 BC上的力偶的力偶矩大小为M2=1N.m,试求作用在OA上力偶的力 偶矩大小M1和AB所受的力FAB所受的力。各杆重量不计。

3-7O1和O2圆盘与水平轴AB固连,O1盘垂直z轴,O2盘 垂直x轴,盘面上分别作用力偶(F1,F’1),(F2,F’2)如 题图所示。如两半径为r=20cm, F1 =3N, F2 =5N,AB=80cm, 不计构件自重,试计算轴承A和B的约束力。

O A C M1 A FA M1 M2 B 50 FB 30o B

M2 z F’1 FAz A FAx x F2 O O2 F’2 FBx F1 O1 FBz B y

3-8 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都不计,在构件BC上作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各尺寸如图。求支座A的约束力。

MD

C l

B A

l l l 2

A B D 4-1 试求题4-1图所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力。设力的单位为kN,力偶 C 0.7 0.5 矩的单位为kNm,长度单位为m,分布载荷集度为kN/m。(提示: 0.4 计算非均布载荷的投影和与力矩和时需应用积分)。

q =2 A 3d

0.8 0.8 0.4 (b)

M=3 C B 30o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4-5 AB梁一端砌在墙内,在自由端装有滑轮用以匀速吊起重物D, 设重物的重量为G,又AB长为b,斜绳与铅垂线成角,求固定端 的约束力。

4-7 练钢炉的送料机由跑车A和可移动的桥B组成。跑车可沿桥上的轨道运动,两轮间距离为2 m,跑车与操作

架、平臂OC以及料斗C相连,料斗每次装载物料重W=15 kN,平臂长OC=5 m。设跑车A,操作架D和所有附件总重为P。作用于操作架的轴线,问P至少应多大才能使料斗在满载时跑车不致翻倒?

4-13 活动梯子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并在铅垂面内,梯子两部分AC和 AB各重为Q,重心在A点,彼此用铰链A和绳子DE连接。一人重为 P立于F处,试求绳子DE的拉力和B、C两点的约束力。 4-15 在齿条送料机构中杠杆AB=500 mm,AC=100 mm,齿条受到 水平阻力FQ的作用。已知Q=5000 N,各零件自重不计,试求移动 齿条时在点B的作用力F是多少?

4-16 由AC和CD构成的复合梁通过铰链C连接,它的支承和受 力如题4-16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集度q=10 kN/m,力偶 M=40 kNm,a=2 m,不计梁重,试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 铰链C所受的力。

a A B a C a a q M D 15o 1m 1m b A B D E D P A F B C O 5m W A h A l D P a E l B D 45o C FQ C F B 4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4-17 刚架ABC和刚架CD通过铰链C连接,并与地面通过铰链A、B、D连接,如题4-17图所示,载荷如图,试求刚架的支座约束力(尺寸单位为m,力的单位为 kN,载荷集度单位为 kN/m)。

q=10 F=100

A 1 4 3 q=10 C 3 C 3 F=50

3 B 1 3 D A 6 B 3 D (a)

(b)

C 2m 2m 1.5m 4-18 由杆AB、BC和CE组成的支架和滑轮E支持着物体。物体 重12 kN。D处亦为铰链连接,尺寸如题4-18图所示。试求固定 A 铰链支座A和滚动铰链支座B的约束力以及杆BC所受的力。

4-19 起重构架如题4-19图所示,尺寸单位为mm。滑轮直径 d=200 mm,钢丝绳的倾斜部分平行于杆BE。吊起的载荷 W=10 kN,其它重量不计,求固定铰链支座A、B的约束力。

600 B D 1.5m E W 800 300 E A C D W

4-20 AB、AC、DE三杆连接如题4-20图所示。DE杆上有一插销F套在ACB 杆的导槽内。求在水平杆DE的E端

有一铅垂力F作用时,AB杆上所受的力。设AD=DB,DF=FE,BC=DE,所有杆重均不计。

B 45o A F F E D C 5-4 一重量W=1000 N的匀质薄板用止推轴承A、径向轴承B和绳索CE支持在水平面上,可以绕水平轴AB转动,

今在板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为M,并设薄板平衡。已知a=3 m,b=4 m,h=5 m,M=2000 Nm,试求绳子的拉力和轴承A、B约束力。

h D A M 5d b z E y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5-5 作用于半径为120 mm的齿轮上的啮合力F推动皮带绕水平轴AB作匀速转动。已知皮带紧边拉力为200 N,

松边拉力为100 N,尺寸如题5-5图所示。试求力F的大小以及轴承A、B的约束力。(尺寸单位mm)。

100 F 20o 100N 160 200N B D C 100 A 150 5-6 某传动轴以A、B两轴承支承,圆柱直齿轮的节圆直径d=17.3 cm,压力角=20o。在法兰盘上作用一力偶矩

M=1030 Nm的力偶,如轮轴自重和摩擦不计,求传动轴匀速转动时的啮合力F及A、B轴承的约束力(图中尺寸单位为cm)。

x E M z z A 22 11.2 C B M y E d x o20 D F F oo6-9 已知物体重W=100 N,斜面倾角为30(题6-9图tan30o=0.577),物块与斜面间摩擦因数为fs=0.38,f’s=0.37,20a ,求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并问物体在斜面上是静止、下滑还是上滑?如果使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求施加于物块并与斜面平行的力F至少应为多大?

F  W (a)

 W (b)

6-10 重500 N的物体A置于重400 N的物体B上,B又置于水平面C上如题图所示。已知fAB=0.3,fBC=0.2,今

在A上作用一与水平面成30o的力F。问当F力逐渐加大时,是A先动呢?还是A、B一起滑动?如果B物体重为200 N,情况又如何?

F 30o A

B C 6-11 均质梯长为l,重为P,B端靠在光滑铅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梯与地面的静摩擦因数fsA,求平衡时=?

B C P l 6d B FB C P D f l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6-13 如图所示,欲转动一置于V槽型中的棒料,需作用一力偶, 力偶矩M=1500 Ncm,已知棒料重G=400 N,直径D=25 cm。试 求棒料与V型槽之间的摩擦因数fs。

6-15 砖夹的宽度为25 cm,曲杆AGB与GCED在G点铰接。砖的重量为W,提砖的合力F作用在砖对称中心线上,尺寸如图所示。如砖夹与砖之间的摩擦因数fs=0.5,试问b应为多大才能把砖夹起(b是G点到砖块上所受正压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 W b G F D

3cm 45o 45o M E 3cm B 25cm 6-18 试求图示两平面图形形心C的位置。图中尺寸单位为mm。

150 y 50 10 y

120 200 10 50 x 80 x (a) (b)

6-19试求图示平面图形形心位置。尺寸单位为mm。

40 y 160 y

200 100 C O x C 60 20 30 100 30 x

(a)

(b)

8-1 试求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轴力的最大值。

F F F (a)

7d 2F (b)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3kN 2kN 2kN 3kN 1kN 2kN

(d) (c)

8-2 试画出8-1所示各杆的轴力图。

8-5 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承受轴向载荷F1=50kN与F2作用,AB与BC段的直径分别为d1=20mm和d2=30mm ,

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F2之值。 2 1 F2 F1 A B 1 C 2

8-6 题8-5图所示圆截面杆,已知载荷F1=200kN,F2=100kN,AB段的直径d1=40mm,如欲使AB与BC段横截

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段的直径。

8-7 图示木杆,承受轴向载荷F=10kN作用,杆的横截面面积A=1000mm2,粘接面的方位角θ=450,试计算该截

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并画出应力的方向。 n

F θ F 8-14 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直径分别为d1=30mm与d2=20mm,两杆材料相同,许用应力

[σ]=160MPa。该桁架在节点A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80kN作用,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粘接面 C B

2 1 300 450

A

F

8-15 图示桁架,杆1为圆截面钢杆,杆2为方截面木杆,在节点A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作用,试确定钢杆

的直径d与木杆截面的边宽b。已知载荷F=50kN,钢的许用应力[σS] =160MPa,木的许用应力[σW] =10MPa。 F

l

1 A B

2 045 C

8-16 题8-14所述桁架,试定载荷F的许用值[F]。

8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8-18图示阶梯形杆AC,F=10kN,l1= l2=400mm,A1=2A2=100mm2,E=200GPa,试计算杆AC的轴向变形△l。 l2 l1

F F 2F

A B C

8-22 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面积与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处承受载荷F作用。从试验中测得杆1与杆2

的纵向正应变分别为ε1=4.0×10-4与ε2=2.0×10-4,试确定载荷F及其方位角θ之值。已知:A1=A2=200mm2,E1=E2=200GPa。

B C

2 1 ε2 ε1 300 300

A

8-23 题8-15所述桁架,若杆AB与AC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1=400mm2与A2=8000mm2,杆AB的长度l=1.5m,θ F 。试计算节点A的水平与铅直位移。 钢与木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S=200GPa、EW=10GPa

8-26 图示两端固定等截面直杆,横截面的面积为A,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试计算杆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与

最大压应力。 A B D C F F (b)

l/3 l/3 l/3

8-27 图示结构,梁BD为刚体,杆1与杆2用同一种材料制成,横截面面积均为A=300mm2,许用应力[σ]=160MPa,

载荷F=50kN,试校核杆的强度。

l 2 1 a a

B C D

F

8-30 图示桁架,杆1、杆2与个杆3分别用铸铁、铜与钢制成, 许用应力分别为[σ1] =80MPa,[σ2] =60MPa,[σ3] =120MPa, 弹性模量分别为E1=160GPa,E2=100GPa,E3=200GPa。若载 荷F=160kN,A1=A2 =2A3,试确定各杆的横截面面积。

8-31 图示木榫接头,F=50kN,试求接头的剪切与挤压应力。

40 100 F F

100 100 2 3 1 1000 300 C F 9d 100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8-32 图示摇臂,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试确定轴销B的直径d。已知载荷F1=50kN,F2=35.4kN,许用切应力[τ]

=10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 =240MPa。 A F1 FB D-D 40 80

D d 045 0 B C 45

8-33 图示接头,承受轴向载荷F作用,试校核接头的强度。已知:载荷F=80kN6 10 6 ,板宽b=80mm,板厚δ=10mm,F2

D 铆钉直径d=16mm,许用应力[σ]=160MPa,许用切应力[τ] =120MPa,许用挤压应力[σbs] =340MPa。板件与铆钉的材料相等。

b

F F

δ

δ

F

F d

9-1 试求图示各轴的扭矩,并指出最大扭矩值。

a a a a

300 300 300 500 500 500

M 2M M M

(b) (a) 1kNm 2kNm 2kNm 3kNm 1kNm 1kNm 2kNm

(d) (c)

9-2 试画题9-1所示各轴的扭矩图。 解:

9-4 某传动轴,转速n=300r/min(转/分),轮1为主动轮,输入的功率P1=50kW,轮2、轮3与轮4为从动轮,输

出功率分别为P2=10kW,P3=P4=20kW。 (1) 试画轴的扭矩图,并求轴的最大扭矩。

(2) 若将轮1与论3的位置对调,轴的最大扭矩变为何值,对轴的受力是否有利。 P3 P4

P1 P2 1 2 4 3

800 800 800

10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9-8 图示空心圆截面轴,外径D=40mm,内径d=20mm,扭矩T=1kNm,试计算A点处(ρA=15mm)的扭转切应力τA,以及横截面上的最大与最小扭转切应力。 A ρA

9-18 题9-16所述轴,若扭力偶矩M=1kNm,许用切应力[τ] =80MPa,单位长度的许用扭转角[θ]=0.50/m,切变模

量G=80GPa,试确定轴径。

9-19 图示两端固定的圆截面轴,直径为d,材料的切变模量为G,

M 截面B的转角为φB,试求所加扭力偶矩M之值。

C A B 2a a

10-1试计算图示各梁指定截面(标有细线者)的剪力与弯矩。

F Me

C C B B A A

l/2 l/2 l/2 l/2 q F (b) (a) C B C A B A b a l/2 l/2

(c) (d)

10-2.试建立图示各梁的剪力与弯矩方程,并画剪力与弯矩图。

q

F

C B A B A l l/2 l/2 ql/4

(d) (c)

10-3图示简支梁,载荷F可按四种方式作用于梁上,试分别画弯矩图,并从强度方面考虑,指出何种加载方式最

好。

F/2 F F/2

A B B A

A l/4 l/4 l/4 l/4 l/2 l/2 l/3 l/3 l/3 (a) F/3 F/3 F/3 B A 11d (b) F/4 F/4 l/5 F/4 F/4 B l/5 l/5 l/5 l/5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10-5图示各梁,试利用剪力、弯矩与载荷集度的关系画剪力与弯矩图。

q Fl F A B A

l/2 l/2

l/2 ql

(a) (b)

q q

q B A A

l/2 l/2 l/2 l/2

(d) (c)

q A l/4 l/2 (e)

l/4 q A l/3 l/3 (f)

B

l/2

ql2 B B B l/3

11-6图示悬臂梁,横截面为矩形,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且F1=2F2=5 kN,试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及

该应力所在截面上K点处的弯曲正应力。

40

F2 F1

80 C z

1m 1m 30 K y 11-7图示梁,由No22槽钢制成,弯矩M=80N.m,并位于纵向对称面(即x-y平面)内。试求梁内的最大弯曲拉

应力与最大弯曲压应力。

M M y0 z b C

y

11-8图示简支梁,由No28工字钢制成,在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下,测得横截面C底边的纵向正应变ε=3.0×10-4,

试计算梁内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00Gpa,a=1m。

q

C B A ε a a RB RA 12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11-14图示槽形截面悬臂梁,F=10 kN,Me=70 kNm,许用拉应力[σ+]=35MPa,许用压应力[σ-]=120MPa,试校核梁

的强度。 25 100 25 F Me A 50 zC

3m 3m C 200

y

可见梁内最大拉应力超过许用拉应力,梁不安全。

11-15图示矩形截面钢梁,承受集中载荷F与集度为q的均布载荷作用,试确定截面尺寸b。已知载荷F=10 kN,

q=5N/mm,许用应力[σ] =160Mpa。

b F q

A B

2b 1m 1m 1m RA RB

11-17图示外伸梁,承受载荷F作用。已知载荷F=20KN,许用应力[σ]=160Mpa,试选择工字钢型号。

F

A

B

1m 4m RA RB

11-20当载荷F直接作用在简支梁AB的跨度中点时,梁内最大弯曲正应力超过许用应力30%。为了消除此种过载,

配置一辅助梁CD,试求辅助梁的最小长度a。

F

a/2 a/2

D C A B

3m 3m RB RA

11-22图示悬臂梁,承受载荷F1与F2作用,已知F1=800N,F2=1.6 kN,l=1m,许用应力[σ] =160MPa,试分别在下列

两种情况下确定截面尺寸。 (1) 截面为矩形,h=2b; (2) 截面为圆形。

z b F2

h l l y x d F1

13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11-25 图示矩形截面钢杆,用应变片测得其上、下表面的轴向正应变分别为εa=1.0×10-3与εb=0.4×10-3,材料的弹

性模量E=210Gpa。试绘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图。并求拉力F及偏心距e的数值。

5 εa F F 25 e

εb

11-27图示板件,载荷F=12 kN,许用应力[σ] =100MPa,试求板边切口的允许深度x。(δ=5mm)

δ

F 20 F e 2x 0

15-3 图示两端球形铰支细长压杆,弹性模量E=200Gpa,试用欧拉公式计算其临界载荷。

(1) 圆形截面,d=25mm,l=1.0m;

F (2) 矩形截面,h=2b=40mm,l=1.0m; (3) No16工字钢,l=2.0m。 b y d y l z h z

15-8 图示桁架,由两根弯曲刚度EI相同的等截面细长压杆组 成。,设载荷F与杆AB的轴线的夹角为,且0<</2,试求 载荷F的极限值。

1 F θ B 2 60o A C a 15-9 图示矩形截面压杆,有三种支持方式。杆长l=300mm,截面宽度b=20mm,高度h=12mm,弹性模量E=70GPa,λp=50,λ0=30,中柔度杆的临界应力公式为

σcr=382MPa – (2.18 MPa)λ 试计算它们的临界载荷,并进行比较。 F

A-A

h

l A A l F F b y

z

l 15-10 图示压杆,截面有四种形式。但其面积均为A=3.2×10mm2, 试计算它们的临界载荷,并进行比较。材料

(c) (a) (b)

的力学性质见上题。

14d

1.1 附件1:ace与GBT19011-2008标准主要差异性分析

F 2b

b a z a y (b) 0.7D z

y (a)

3m

d D (c)

(d)

15-12 图示压杆,横截面为bh的矩形, 试从稳定性方面考虑,确定h/b的最佳值。当压杆在x–z平面内失稳时,

可取μy=0.7。

l h x

y

b

x

z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15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ceh.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